时间:2024-05-25
本刊记者 魏星
人物简介
粟海燕,1984年生,黔江区濯水蚕桑种养技术协会会长、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濯水镇人大代表、黔江区“蚕桑状元”,重庆市农村科普带头人。
蚕桑产业拥有4 000 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支柱。蚕桑文化更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起点”。
地处武陵山腹地,被纳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黔江,生态环境绝佳,是蚕桑产业发展的一方沃土。双龙村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西向半坡上,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石多土少,全村桑园面积1 500余亩。
粟海燕在还未出阁时就是家里的种养能手,结婚后与丈夫周文中一起种植烤烟,养殖生猪,烤烟面积由5 亩增加到15 亩,买了10 头仔猪喂养,当年收入达到8万元。
第二年,粟海燕将卖烤烟和肥猪的收入,除用于扩建猪圈外,还买了一台拖拉机。粟海燕与周文中分工明确,粟海燕负责种烟和养猪,发展大小生猪到70 头,周文中负责烘烤烟叶和经营拖拉机。“以前,这条路是机耕道,只有拖拉机才派得上用场。雨天一般的农用车都进不来,要拉肥料、煤炭进村,还要等天气好几天后农用车才上得来。”周文中说。
“那些年因为缺少技术,只能慢慢摸索。”粟海燕回忆道。
2005年前后,黔江蚕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粟海燕考虑到生猪产业价格波动大、收益低,烤烟耗费劳力,决定转向发展蚕桑。
刚开始那几年,蚕桑种养技术不到位,加之当时的收购价偏低,一年下来生产蚕茧才几担,辛苦一年收益数千元。“那时候能有四五千元的纯收益还是知足了,毕竟事业刚起步,没亏就很不错了。”粟海燕说。
为掌握一门过硬的蚕桑种养技术,粟海燕不畏路途遥远,经常去镇上蚕茧站、镇科协向技术人员咨询。经过不懈努力,粟海燕掌握了桑园管理到蚕儿饲养的全套流程,从桑园的刷白、剪枝到蚕房的消毒、上蔟,她样样都学得会、学得精,成了全区1.7万名蚕农中的佼佼者。
随着蚕桑补助政策的日臻完善,黔江区掀起了发展蚕桑的高潮,粟海燕信心满满,决定扩大种养规模,开始大规模流转村民的撂荒桑园,蚕桑基地规模越做越大。
桑园面积从最初的14亩发展到现在的300亩,粟海燕用了12年时间,种下了20万余棵桑树,让双龙的“荒山”变成了“桑海”。
2013 年,为了壮大当地的蚕桑产业,为乡亲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培训技术的平台,把栽桑养蚕技术传授给当地更多的蚕农,带领周边蚕农积极探索桑园综合开发利用途径,粟海燕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创办了濯水蚕桑种养技术协会,探索出“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粟海燕每年除了固定为附近的养蚕户提供小蚕,还要为全镇蚕桑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喂养技术指导。喂养秋蚕结束后,不让桑园地空着,粟海燕还指导养蚕户种植萝卜、白菜,这不仅让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部分乡民外出务工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从2020年起,黔江区还在濯水镇依托蚕桑专业合作社试点推广桑叶茶采制,春管间歇期的桑农们摇身一变,成为采茶工人。
“以前我们疏的芽是完全扔了,现在芽疏了还能卖5块钱一斤,增加了桑叶的利用价值。”粟海燕笑着说。
采摘桑叶嫩芽期间,每天可解决15至3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采收的鲜叶也将统一进行收购,用于桑叶茶深加工。接下来,粟海燕还将依托蚕桑产业,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K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