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巨人倒地

时间:2024-04-23

刘婉媛 梁 晶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今年的12月8日,《莫斯科时报》刊登了一则小小的报道,题目是“终结一个时代的协议”,说的是15年前的这一天,前苏联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首脑——俄罗斯的叶利钦、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的苏士克维奇,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郊区的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签署了一份协议,宣布退出苏联,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报道说,如今很多俄罗斯人仍然责怪,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导致了苏联解体。但接着该文引述独联体国家研究会副会长扎里金的话说:“最近都在说那三个男人签署协议,就把苏联给搞垮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主流的看法是,体制的僵化、经济的崩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也有学者认为,苏联的体制虽然存在问题,但仍能通过改革进行完善,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政治精英集团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最终葬送了苏联;还有人认为苏联败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势,或是被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搞垮……

中国社科院学者张盛发在论述苏联解体问题时,曾将它比喻为一杯仍然混沌不清的水,因为“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解体事件未必已经完全尘埃落定。许多史实尚未澄清,众多谜团有待解开。”

但毋庸置疑,苏联的灭顶之灾虽源于各种矛盾的交织与爆发,但经济崩盘的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因素。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985年邓小平曾这样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所接管的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

为了刺激经济恢复,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存,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合作社、甚至是资本主义——国家保留了矿山、铁路和重工业等大企业,而小工厂和商店绝大部分留在私人资本家手中。列宁认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必须走经过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道路。

不幸的是,“新经济政策”尚未来得及造福苏联人民,就随着列宁的离去而湮没在政治风暴之中。

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共产党内各派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展开激烈的论战。政治斗争中逐渐上位的斯大林在批判“左倾”的托洛茨基派之后,接着又在1928年掀起打击“右倾机会主义”布哈林派的狂潮。在斯大林给布哈林罗列的种种罪名中,包括“鼓吹国民经济‘平衡论,反对优先发展重工业,企图使俄罗斯成为永远只能‘生产印花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此外还有“企图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作用”等等。后来,布哈林被斥为叛徒、黑帮分子和帝国主义间谍,在1938年被处决。

在批评“右倾机会主义”的过程中,斯大林将“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方针路线。他不顾一切地制定高指标的经济计划,采取紧急状态下的全民动员手段进行“高速工业化”,甚至不惜剥夺农民的利益,用强制手段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到1932年,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增加到70%。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严重的危机中,而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蒸蒸日上的面貌让人耳目一新。直至今日,人们仍在啧啧赞叹苏联当时所制造的经济奇迹——它只用了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走了一百多年的工业化道路。美国学者大卫•科茨甚至这样说:“要把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已为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实。”

然而,在另一方面,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其中违背经济规律的主观行为和消极现象也为日后的忧患埋下伏笔。

由中国社科院多名学者联合撰写的论著《超级大国的崩溃》指出,斯大林的模式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和目标。此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是苏联工业化进程的特点,这决定了苏联粗放性增长方式的经济模式,并造成经济军事化和重轻结构失衡。

“用两大步跨过一个大峡谷是做不到的”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尼基塔•赫鲁晓夫亲手安葬了斯大林,却在3年后将他“焚尸扬灰”。

在当政的第三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一次大会上发表了长达4个小时的讲话,严厉指责斯大林的种种“罪行”。随后他下令将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上的陵墓中挖出来,将他的塑像砸碎,还将斯大林的名字从苏联数千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和街道中抹掉。

赫鲁晓夫在政治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经济上也曾试图突破斯大林定下的模式。他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工业和建筑业方面进行改组,将部门管理体制改为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然而这种改革只是以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取代另一种行政管理体制,高度计划性的经济模式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动摇。

赫鲁晓夫还设法促进农业生产,但他主观独断、急于求成。不知何故赫鲁晓夫对玉米特别情有独钟,于是苏联各地不管是什么土壤什么气候,统统都改种了玉米,所有研究玉米的专家都升了官,苏联农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1957年,赫鲁晓夫突然头脑发热,要求苏联的肉类生产在三年内赶超美国,他还将梁赞州党委第一书记拉里奥诺夫树立为全国学习榜样——因为拉里奥诺夫承诺将在一年内使梁赞州地区肉类生产增长5倍。最后,拉里奥诺夫因为害怕完不成任务而自杀了。

连丘吉尔在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都对他进言:“赫鲁晓夫先生,您发起改革,确实很好,但我想劝您不要太草率了,想用两大步就跨过一个大峡谷是做不到的,你们会摔下去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冷战双方实际上已到了箭拔弩张的程度。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更是让赫鲁晓夫不遗余力地推行核优势战略,与美国展开核竞赛。这使本已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更为严重。

赫鲁晓夫的各种“另类”举动,终于引发了“地震”。1964年10月11日,当赫鲁晓夫在黑海边的中央别墅中度假时,苏共召开会议将其废黜。也许是受够了赫氏的张扬,苏共选定了谨慎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出任领导人。

“依靠‘强大的苏联 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

在上任之初,勃列日涅夫出台了“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经济刺激。这一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苏联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顺利完成,制止了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下滑的趋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达到了鼎盛。

勃列日涅夫刚上台的时候,外界用“机遇爱上了没准备的头脑”来形容他在仕途上的一步登天。但当这位人们口中“平庸”“行事小心翼翼”的领导人在权位上站稳脚跟之后,改革的步伐就放慢了。60年代末,他提出“发达社会主义”之说,认为“苏联现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规律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发挥。”

正是被暂时的繁华表象所迷惑,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半途而废了。不仅如此,他还将东欧对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讨论视为洪水猛兽。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建设符合本国国情、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为此要进行建立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深感不安,于是,他在1968年8月出兵武装占领捷克,镇压了“布拉格之春”。

到70年代末,世界兴起新技术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这个时候,苏联的经济颓势开始显现。

工业生产出现了负增长,消费品短缺。苏联枉有一流的科技人员,但科技发展与生产严重脱节。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上海师范大学的苏联史专家叶书宗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新经济体制已被旧经济体制吞噬。但与斯大林时期不同的是,新经济体制被勃列日涅夫实施了“安乐死”。

在经济倒退时,争霸的野心却继续膨胀。1979年,勃列日涅夫发动了武装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这场历时近10年的战争以苏联被迫撤军告终,苏联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莫斯科大学扬吉耶夫教授对本刊回忆说,“那段日子非常糟糕。商店里没有食品,没有衣服,没有日用品,这种情况延续了10年。虽然生活艰难,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大部分人认为,物质生活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需求。直到有一天,强大的意志终于抵挡不了各种矛盾的猛烈冲击。”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被推到前台。这两位年迈多病的老人分别在执政15个月和13个月后相继病故。这时,一个年轻的面孔浮出水面。1985年3月11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席,接着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时年54岁的他成为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接手的苏联已病入膏肓,政治官僚腐败,经济大幅滑坡,社会矛盾尖锐,苏联人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感到极其茫然。

经济的衰退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当时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人徐克告诉记者,“在学校附近的商店里偶尔有鸡出售,但商店规定,每人每次只许买一只。如果想买第二只,你可以回头继续排队,但是一般轮到你了,鸡已经出售完毕。”

1985年4月25日,酿成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惨重灾难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这一事故不仅暴露了苏联技术设备的陈旧、管理的混乱,更让人们看到病榻上的苏联已经奄奄一息。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对原有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1985年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上,他提出了“加速战略”——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经济体制等,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但是,未等经济改革见成效,戈尔巴乔夫便转而实施更为大胆的政治改革。

1987年底,他提出了“新思维”;不久又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当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有两种声音。1990年5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提出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方案,意思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保留国家对经济的必要调节。

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则提出一个“500天计划”,主张采取“休克性”的方式,建立以私有化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

1990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由总统委员会成员沙塔林院士领导的专家小组,在俄联邦的“500天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全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9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上,两种意见争持不下。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表示,他本人“更欣赏沙塔林的计划”。一个月后,戈尔巴乔夫采取“折中”的方式,出台了一个“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方案”,即“总统方案”。但这一方案仍然无法执行。叶利钦强烈反对这一方案,并决定俄罗斯独自执行“500天计划”。

一个庞大的国家在500天的时间里实现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结果可想而知。

l990年,苏联出现战后第一次衰退性经济危机。经济负增长、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严重,由于卢布信誉下降,人们急着把卢布换成了实物或金银制品;消费品市场供应则由严重失衡发展到全面短缺。1991年底,苏联外债总值达702亿美元。

此时,戈尔巴乔夫采纳了前俄罗斯副总理亚夫林斯基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制定的拯救苏联经济的“哈佛计划”。这一计划主张立即放弃国家经济干预,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靠西方援助解救当前的经济危机;该计划还把民主改革放在了中心位置,促使苏联变成西方民主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社科院学者张盛发在《苏联解体原因再探》一文中这样写道:“他(戈尔巴乔夫)深信由斯大林体制所产生的苏联社会的一切畸形状态和不正常现象,经过治理是能够得到纠正和克服的。他先是提出加速战略,并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后,又发起了迅猛的政治改革。而正是政治改革开始时对制度的改善,最后变成了对制度本身的否定和改变。”

苏联最后的日子

随着苏联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联盟的凝聚力进一步削弱。而此时,东欧已发生巨变。内外因素的交织,加剧了各加盟共和国对苏联的离心力。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也紧随其后。

1990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建立“主权国家联盟”来代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他与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商定,在8月20日正式签署新联盟条约。就在条约签署前一天的8月19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一些苏联党政领导人发动了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夺取国家权力。事件发生后,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首的各加盟共和国领袖抵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军队最后转向支持叶利钦。21日晚,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被一一逮捕。

莫斯科大学的扬吉耶夫教授对本刊记者回忆说,8月政变发生后,他开始预感到“苏联将要有重大的改变”。

果然,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随后,叶利钦到克里姆林宫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谈判,要求他交权。戈尔巴乔夫当时曾向叶利钦提出:免除他的一切法律责任。叶利钦这样回答说:“您什么坏事也没做,为什么要求免除法律责任呢?”

12月25日,圣诞节。晚上7点整,戈尔巴乔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他辞去总统的职务。讲话结束后,戈尔巴乔夫把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钮”交给了叶利钦。19点38分,印有镰刀和锤子的苏联国旗在暮色中从克里姆林宫上缓缓降下。13分钟后,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徐徐升上旗杆。

一个由列宁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与西方抗衡了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这一天,距离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立69周年只差5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