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福建厦门:除治互花米草 修复滨海湿地生态

时间:2024-05-25

互花米草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了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维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厦门制定了《厦门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对翔安区现有1800 亩互花米草的除治、修复、提升及后期管护进行统筹安排,开展除治攻坚行动。到2022 年底,全市互花米草基本得到除治;到2023 年9 月底,及时除治新增的互花米草;到2024年底,除治后的滩涂基本得到科学修复(其中20%采取种植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除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生态功能持续恢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厦门市在10 月24 日已全部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互花米草除治任务,完成率100%,除治工期26 天,比预定时间提前两个月。

互花米草其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入侵破坏原有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易引发赤潮,造成水质恶化。20 世纪80 年代前后,我国从美国引入互花米草,现已遍及沿海滩涂,滨海湿地生态与环境面临重大挑战。

厦门根据互花米草的分布区域、面积大小、危害程度、扩散趋势等,细化落实辖区内除治年度任务,制定除治攻坚行动实施措施和路线图,将辖区内互花米草现状图斑落地上图,逐一明确除治斑块的具体位置、范围、面积、除治措施、完成时限和相关责任人,实行清单化管理。根据本地互花米草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海洋洋流流向和沿海季风风向,准确把握除治时机,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顺序,提高除治效率。对成片分布的互花米草,鼓励采取刈割+旋耕、刈割+翻挖根部、深翻等方式进行除治;对零星分布或红树林内散生的互花米草,鼓励采取人工挖(拔)除。

清除互花米草后,厦门将根据潮间带基质特点,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滩则滩”的原则,确定除治后滩涂的修复方式。通过多种秋茄、桐花树、芦苇、短叶茳芏、南方碱蓬等乡土植物,构建以红树植物或盐沼植物为主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形成海岸复合植被防护体系;对不宜开展植被修复的除治区,保留光滩进行自然恢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