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农民成为谋求发展的主体

时间:2024-04-24

马丽文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长助理、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第二次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他表示,“扶贫,首先要找准扶贫对象,扶到‘点子上,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和方式,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成为谋求发展的主体。”

基础靠财政 发展靠金融

《中国扶贫》:去年一年,庆阳市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如何?

夏红民:2012年,我们庆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262元,分别低于全国3655元、甘肃省233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全国、甘肃省平均水平更低。贫困人口在庆阳7县1区均有分布,相对集中在三个贫困片带和深度插花贫困村。去年,我们改变了以往“救济式”的扶贫方式,在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宁县湘乐镇樊湾村等地实行农民“参与式”扶贫,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庆阳市减少贫困人口14万,贫困发生率由36%下降到26%。

《中国扶贫》:庆阳市从去年开始试点“参与式扶贫”,效果如何?

夏红民:“参与式扶贫”的成效非常明显,我们去年专门在全市组织了扶贫大调研大讨论,召开了全市扶贫攻坚大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八个实施方案。

我们把全市的扶贫攻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扎实的推进,主要解决两大攻坚:一个是基础设施的攻坚,改善水、电、路、房、田这五大基础设施的条件;另一个是产业的扶贫攻坚,主要是发展优质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把这项工作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进村入户,以村为单位,围绕一个产业链,组织培训能人、明星户和明白人。这种培训是持续的,我们给每户都印了一个培训册,学不会继续学,一般情况下要有6-8次的巩固和强化才能真正掌握一个产业链下的技能。

同时,我们仍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用金融资金、银行贷款来发展产业,财政性的扶贫款用于搞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扶贫》:在效果明显的情况下,如何让“参与式扶贫”形成机制?

夏红民:目前已经形成了机制。我们探索建立了村级“两议一监督”民主议事管理机制,采取“资金上民生靠财政,发展上扶贫靠金融”的创新举措,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都纳入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评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程序决策实施。现在,“参与式扶贫”在全市已经推广到了277个村。

《中国扶贫》:以后会全面推广吗?

夏红民:全面推广,要形成一定规模,这是庆阳市在扶贫攻坚方面的成功实践。

干部转作风 农民转观念

《中国扶贫》:庆阳在贯彻落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方面有何创新的举措?

夏红民:仍然是刚才讲到的基础攻坚与产业攻坚,还有就是扶贫的培训到户。我们现在把过去用于贴息贷款的扶贫资金拿来搞培训,而农民自己发展产业就用贷款。这样一来就做到了送技术到户,起到的作用就更大。另外,在机制上就是刚才讲的“参与式扶贫”,把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改成现在的“主动参与、我要干”;把过去老百姓向政府要帮助,转变成现在的干什么都是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同时,政府还要帮助他们干,他们想干什么,自己先干,然后政府再支持他们干,把农民与干部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中国扶贫》:您刚才提到了金融扶贫,金融扶贫在庆阳起到了怎样的撬动作用?

夏红民:金融扶贫就是用国家开发银行的钱,我们与他们合作,开展用金融贷款扶持产业发展。从2012年开始,庆阳采取市场化运作,协调金融机构贷款、引导民资注入、建立互助基金作为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庆阳已经在137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地方财政共注入担保基金2.33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2亿元,实现了扶贫开发资金的扩量增效,变一次性帮扶为长效性帮扶。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做大做强妇女小额贷款等金融扶贫项目。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