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

时间:2024-05-25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发生区域涉及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华北、西北玉米区,并有迁入东北春玉米区的可能,发生区域占玉米种植区面积的80%以上,南方省份发生代次多、危害重,预计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为做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防控处置率总体达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坚持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开展大区联合监测,推行分区治理,突出主要作物和关键季节,落实防控指导任务。利用理化诱杀控制成虫种群数量,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注重区域联防和统防统治。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西南和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设立重点监测点,结合高空测报灯和黑光灯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以玉米为重点,兼顾小麦、甘蔗、高粱等寄主植物,害虫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二)分区防控重点

华南及西南周年发生区防控境外迁入虫源,遏制当地滋生繁殖,加强成虫诱杀,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重点扑杀迁入种群,诱杀成虫,扑杀本地幼虫,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地区以保护玉米生产为重点,加强迁飞成虫监测,主攻低龄幼虫防治。

(三)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以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区和境外虫源早期迁入区为重点,强化生物生态预防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促进可持续治理。

2.种子处理技术: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3.成虫诱杀技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4.卵期和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关注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多杀霉素、印楝素、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或者释放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和东亚小花蝽、益蝽等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2)应急防治:针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可选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治用药,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虱螨脲等,及时开展科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用药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