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威县玉米种子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5-25

李树强

(威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威县 054700)

威县是传统农业种植大县,共有耕地114 万亩,年种植玉米达40 万亩,每年对玉米种子的需求量为160 万公斤左右。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了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方式,但仍然产生了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现象。

1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按照《种子法》的相关要求,威县已建立基层种子管理站,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这为高效开展种子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多方因素影响,种子市场管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1 准入门槛低、种子质量不过关。威县是种植大县,玉米长期以来被大面积种植。威县有1 个种子公司,百余个个体种子经营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种子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出现种子经营由一些蔬菜店、粮油店兼职售卖的情况。另外,被委托者二次委托经营现象存在,导致乡镇一级种子市场乱象存在,新旧种子混合、高性能与低性能种子混合。

1.2 经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威县有16 个乡镇,522个村,乡镇众多,从事种子经营的人员多为当地农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部门人只具备初中文凭,缺乏种子法律知识和相关农作物种子常识,种子质量的甄别和农作物种植经验知识欠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品种的普及与推广。此外,种子经营人员对《种子法》一问三不知,对其业务不熟悉,无法准确帮助农民选择最适合其种植的品种及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1.3 玉米种子经营缺乏品牌效应。在走访和调查种子市场时发现,目前,威县销售的玉米种子品牌多达30余种,众多品种中同名不同种或同种不同名的现象,使得农民挑的眼花缭乱、无法做出选择。市场上品种越多,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就越多,但不能凸显主体种子品牌,适宜区域、种植方法不明确。而种子销售者缺乏专业指导知识,农户比较保守,偏向种植之前种过的品牌,这又致使好品种得不到推广,不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品种造成减产,而优势品种难以在增产增收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给生产上品种合理布局和技术指导造成很大困难。

2 完善玉米种子市场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制度。面对当前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要完成源头监管。首先,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玉米品种的检测、监测,规范玉米品种准入市场制度,使得玉米种子的质量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以科技为支撑逐步提高对玉米种子的检测水平。杜绝套牌销售和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销售,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另外,要依法打击和查处违法违规现象。种子销售旺季,执法队全面开展种子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核查种子经营者备案书、备案登记、种子经营档案的内容。

2.2 规范玉米种子市场经营行为及主体。规范玉米种子市场的经营活动行为以及主体,严格打击无证经营、非法经营主体,对正常经营的主体进行保护。制定玉米种子经营行为规范及准则,提高对种子市场管理人员的专业及素养的培训工作,使得工作人员掌握有关知识,提高玉米种子市场的规范性。

2.3 注重自身素质,建设种子管理队伍。针对农作物种子经营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加强对合法经营、合理经营的宣传教育,每年定期组织种子经营人员集中强化学习《种子法》,提高经营者诚信经营度,增强其法律意识,促使玉米种子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2.4 推出主打品牌。推出主打品牌,我们建议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种子企业要大力推广优势品种并选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市场销售工作。二是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品种推荐制度。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的质量优劣很难从表面进行鉴别,所以政府部门要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每年12月底,以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宣传,方便农民次年播种时选择。

2.5 鼓励创建玉米种子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鼓励玉米种子行业协会的创建,鼓励农户及农业企业通力合作,创建玉米种子行业协会,促进农户同种子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农户购买玉米种子、了解玉米种子信息提供平台,使得农户对品种的选择、对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有所掌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