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王 珅 范保杰 王 彦 刘长友 张志肖 苏秋竹 时会影 沈颖超 田 静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试验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我国是世界上绿豆主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2 位[1],总产量约100 万t,出口量居世界首位[2]。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并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作物、棉花、薯类及幼龄果树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其籽粒具有清热解毒、保肝明目等功能,在我国农产品出口、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及提高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5]。绿豆是河北省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40 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张家口阳原、蔚县,邯郸武安、馆陶,邢台巨鹿、广宗、南宫、隆尧,衡水故城等市县[6~7]。种植方式主要有燕山、太行山等西北部山区丘陵地的春播平作,冀中南春播与棉花套种、夏播与玉米复种,以及部分地区的麦茬夏播复种等。
目前绿豆生产中缺乏科学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导致绿豆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下降,绿豆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可提升河北省绿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参考,适用于河北省绿豆产区,以期实现绿豆产业向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1.1 环境条件。选择无污染地区,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 标准。
1.2 气候条件。绿豆生长季节无霜期120 d 以上,≥10 ℃以上的有效积温在1 000 ℃以上,年降雨量>400 mm,生育期日照时数不少于800 h。
1.3 土壤条件。绿豆抗旱耐瘠性和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排水良好、保水力强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前茬作物不宜为豆科作物,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倒茬。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 标准要求。
选择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虫,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宜一次性机械化收获等特性的品种,通过国家、省鉴(认)定或经多点试验确定适宜当地种植的绿豆品种有冀绿13 号、保绿942、冀绿19 号、冀绿20 号等。
春播绿豆区,播种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要灌溉造墒,墒情合适后深翻或旋耕,耕翻深度为18~20 cm,耕后耙细整平,使耕层上松下实,利于蓄水保墒。绿豆不耐涝、怕水淹,整地时要留有排水沟,如遇较大雨水及时排涝,以免发生涝害。夏播绿豆区在冬小麦等上茬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合适时,可不整地直接贴茬播种。
4.1 种子处理。播种前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机器清选,剔除病斑粒、破碎粒、杂质及异类作物种子,选择晴天将种子翻晒1~2 d。播种前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防治苗期病害。
4.2 适期播种。春播绿豆在5~10 cm 地温稳定通过12 ℃时即可播种;冀中南地区在4月20日~5月10日,地膜覆盖可以提前至4月10日播种;冀北春播区为5月中下旬。夏播区适宜播期为6月15~25日,早熟品种最迟不晚于7月10日。
4.3 合理密植。绿豆可以穴播也可以条播。穴播穴距15~20 cm,每穴播2~3 粒种子;条播开沟后把种子均匀撒在沟里。大面积种植可采用绿豆专用播种机或谷物播种机足墒播种。采用等行距种植或大小行种植,等行距种植行距为50 cm 左右;大小行种植行距为60 cm/40 cm。播种深度3~5 cm,株距10~20 cm。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为1.0~1.5 kg/667 m2。
绿豆播种后3~4 d 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去除病苗、弱苗。一般在第2 片三出复叶展开后定苗。穴播每穴留苗1~2 株,条播株距10~15 cm。留苗密度以10 000~15 000 株/667 m2为宜。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补种或移栽。绿豆从出苗到花期进行1~2 次中耕除草,第1 次浅耕,结合间定苗进行,第2 次在开花前进行。
6.1 施肥。绿豆可固氮养地,高肥力地块一般不施肥,中低产田可在播前结合整地底施有机肥或复合肥,绿豆施肥原则是:足施基肥、巧施苗肥、重施花荚肥。①北方春播地区,结合整地底施磷酸二铵10~15 kg/667m2或尿素5 kg/667 m2,较瘠薄的地块,在开花前期追施尿素5 kg/667 m2,结荚期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含有镁、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微肥水溶液40~ 60 g/667 m2,增产效果明显。②麦后复播地区,播种小麦时底肥施用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块,绿豆苗期一般不追肥,但土壤瘠薄、肥力不足的地块,可以轻追1 次苗肥,苗肥一般追施尿素2.5 kg/667 m2,并配以适量磷、钾肥。为促花增荚,在分枝期追施尿素5 kg/667 m2,在结花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6.2 浇水。绿豆幼苗期抗旱性较强,需水较少,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土壤墒情差或盐碱地,在干旱年份酌情浇水。麦茬绿豆贴茬播种的情况下,播种后及时浇水。绿豆开花结荚期是需水高峰期,视苗情、墒情和气候情况及时浇水1~2 次,可达到明显的增产作用。
7.1 病害防治
7.1.1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不能轮作的重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7.1.2 选择抗病品种。目前育成品种对上述病害具有中抗以上抗性,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品种。
7.1.3 化学防治。播种前用含芽孢杆菌的生物拌种剂、多菌灵等拌种,预防种传病害。防治立枯病,发病初期喷施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 倍液;防治枯萎病,播种时用25%多菌灵拌种;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防治;防治细菌性晕疫病可用46.1%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1 500倍液喷雾,7 d 喷1 次,喷施1~2 次;病毒病症状出现时喷施0.01%芸苔素内酯、抗病毒剂等防治。
7.2 虫害防治
7.2.1 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幼虫:在发生量不大时,清晨用手扒开苗周围的表土,即可找到潜伏的幼虫。②除草:在整个生育期及时除去地边、沟渠边等空地的杂草,减少地下害虫的中间寄主和产卵场所。③诱杀成虫:适宜时期用黑光灯诱杀。④施药:用3%噻虫嗪颗粒剂3~4.5 kg/hm2,直接撒施或拌土撒施。
7.2.2 鳞翅目害虫防治。鳞翅目害虫主要有豆荚螟、豆卷叶螟、豆天蛾、夜蛾及棉铃虫等。防治方法:发生初期喷施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每15~20 d 喷施1 次,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
7.2.3 刺吸类害虫防治。蚜虫是为害绿豆最严重的刺吸类害虫,在蚜虫发生时喷施22%噻虫嗪高氯氟、10%吡虫啉等防治。蓟马可用蓝色粘虫板进行物理防治,或在绿豆开花期,喷施乙基多杀菌素、10%吡虫啉进行防治,7 d 喷1 次,连续喷施2~3 次。
7.2.4 仓储害虫防治。主要有四纹豆象和绿豆象。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豆象品种,如冀绿15 号、冀绿17号;②化学防治,利用磷化铝密闭熏蒸,不仅能杀死成虫,还可杀死幼虫,且不影响种子发芽;③物理防治,收获后立即晾晒,使种子含水量在13%以下。
7.3 杂草综合防治
7.3.1 物理防治。深翻:播种前进行深翻可有效消灭越冬杂草与早春杂草。苗期中耕除草:苗期进行人工或机械中耕,中耕次数一般以1~2 次为宜。
7.3.2 化学防治。①播前防治:整好地后,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 ml,兑水35 kg,均匀喷洒于土表,随即混土1~3 cm,撒施药混土后即可播种绿豆。②播后苗前杂草防治:一般在绿豆播后幼苗未出土前1~2 d 内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有效防治禾本科杂草。③苗后杂草防治:一般在绿豆田间杂草2~5 叶期喷施10%精喹禾灵+25%氟磺胺草醚水剂复配剂,防治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8.1 适时收获。田间80%以上的豆荚变黑成熟时可一次性收获。收获时间应在每天上午10:00 前及傍晚进行,以减少炸荚落粒。大面积规模化生产时,在冀北春播区,成熟后用割晒机割倒,在田间晾晒3 ~5 d,再用绿豆捡拾脱粒机进行脱粒。其它区域可在成熟前4~5 d 喷施草铵膦,待叶片干枯后,用绿豆专用收割机或小麦联合收割机调低带速进行收获。
8.2 储藏条件。收获后及时晾晒、清选,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可入库储藏。
8.3 防豆象。绿豆贮藏期主要虫害为豆象,非抗豆象品种收获入库后,需及时用磷化铝熏蒸,防治储藏期间的豆象为害。磷化铝密闭熏蒸一般每吨储粮用3~8片或每立方米熏蒸空间用1~4 片。熏蒸时间视温度和湿度而定,一般5 ℃以下不宜熏蒸;5 ℃~9 ℃熏蒸不少于14 d;10 ℃~16 ℃熏蒸不少于7 d;16 ℃~25 ℃熏蒸不少于4 d;25 ℃以上时熏蒸不少于3 d。熏蒸作业前注意安全防护,应佩戴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作业期间设立熏蒸有毒危险性标志,严禁人员进入。熏蒸完毕后,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充分散气2 d 以上,方可开库入库,人员进入库房前也应打开门窗通风。熏蒸结束,将灰白色磷化铝残留物立即运到远离水源50 m 以外僻静地方,采取烧毁、深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