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晚播冬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时间:2024-05-25

康 菁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三河 065299)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各国对粮食出口进行了严格管控。对于粮食进口大国的中国来说,保证粮食供给成为头等大事,因此近几年我国对粮食种植非常重视,作为北方的主要口粮—冬小麦的种植成为重中之重。由于种种原因,冬小麦的种植每年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晚播情况,容易出现弱苗影响产量,需要特别管理,尤其是中后期管理非常关键。小麦拔节、孕穗、抽穗至成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麦蚜、吸浆虫、白粉病、条锈病以及干热风等不利因素的多发期,要以“稳穗数、增粒重、保品质、防病虫、防早衰、防倒伏”为重点,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本文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如下种植意见。

1 肥水管理

“土里捂”小麦播种量大,多为主茎成穗。前期尽量不灌水,尽可能保障较高地温,促苗生长。将第1 次肥水推迟到拔节期,结合浇水(40~50 m3/667 m2)追尿素15kg/667m2左右,保穗促花保粒。在抽穗扬花期浇好第2 水(40~50 m3/667 m2),对于春季第1 次追肥量少的麦田,在浇抽穗扬花水时可追尿素5 kg/667 m2左右,以促进小麦扬花授粉,力争粒数增加,促进粒重提高。小麦抽穗扬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30%,此期水肥供应对于保花、增粒、防止叶片早衰和籽粒灌浆都至关重要。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浇水时应注意“看天、看地、看苗情”,要避开大风天,以防倒伏。喷灌麦田要避开扬花期浇水,错期浇水施肥。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1~2 次,强化冠层光合功能,促进籽粒灌浆。

2 落实好“一喷综防”

冬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易受小麦吸浆虫成虫、麦蚜、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各类锈病、根腐病及干热风等危害,是实施“一喷综防”的关键时期。要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小麦开花后7~10 d 开展“一喷综防”,通过合理选择药剂,使用杀虫杀菌剂与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喷雾,一般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 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 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 ml、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50 kg,全田均匀喷雾。一次喷施达到防虫、防病及预防早衰和干热风的目的。密切关注小麦扬花期的降雨过程,做好赤霉病的预警防治。

3 去除田间杂草

由于气温逐渐升高,禾本科恶性杂草、野杂麦等自身的生长适应能力比较强,与冬小麦的生长存在竞争关系,致使水、光照、养分等难以满足冬小麦植株生长的需要,导致麦田的整齐度降低,严重地块会导致减产。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野杂麦等在小麦抽穗以后较易与小麦分辨,要将其“连根拔除”,带到麦田外进行销毁,确保彻底清除干净,否则会严重影响来年小麦的生长。

4 预防灾害性天气

小麦生长后期易出现“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引发麦田倒伏、减产,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集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①改善田间小气候,在干热风来临前的3~5 d 对麦田进行灌水可以减轻危害;②提高冬小麦抵抗干热风的能力,在小麦的孕穗至扬花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促进小麦植株健壮成熟;③结合后期病虫害防治,肥药混喷,一喷综防,达到杀虫、防病、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品质的目的。

5 适期高质量收获

推广小麦收获减损和绿色仓储技术,确保颗粒归仓。小麦收获过早过晚均会影响产量,收获过早会使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不够充分而导致千粒重降低,从而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小麦籽粒容易脱落,无法入仓,如果赶上下雨,可能会导致麦粒发芽或霉变而无法食用。因此,小麦收获要适时,机收适宜期在完熟初期。同时,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减少自然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