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王瑞华 杨小康 朱锦华 董勤成
(费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费县 273400)
甘薯是费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 700 hm2以上。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根据生产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消费需要,在集约优化淀粉加工甘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鲜食型甘薯,提高商品薯率,并提出了一整套适合费县甘薯生产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1 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生产特点、甘薯用途和病虫发生规律等,因地制宜地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鉴定或登记)的优质专用甘薯抗病品种。适宜淀粉加工型的品种有济薯25、商薯19、徐薯18 等;适宜鲜食及加工型的品种有济薯26、烟薯25、苏薯8 号、北京553 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济紫薯1 号、烟紫薯3 号、紫薯新引一号等;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薯18 等。
1.2 加强病虫防控 培育健壮薯苗
1.2.1 选择适宜的育苗棚型。根据地域气候条件采取冷床双膜、温室大棚等育苗方式。为了便于炼苗,建议采用拱棚育苗,实行双膜或三膜覆盖。
1.2.2 做好种薯处理。精选薯块表皮光滑、无病斑、中等大小且来源可追溯的脱毒薯块进行育苗。排种前需进行苗床土壤及种薯消毒,采用80%多菌灵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200~1 500 倍液浸泡30 min,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均匀喷洒种薯,或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5~0.6 g/m2拌细土22.5~37.5 g 撒施于种薯上,并迅速进行土封,可消灭种薯表面带菌;或排种覆土后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50~300 倍液均匀喷洒苗床。
1.2.3 加强苗床管理。育苗地施腐熟有机肥60 ~75 t/hm2。前期保温催芽,床温控制在28 ℃~35 ℃;中期催炼结合,床温维持在25 ℃~30 ℃;后期重点搞好通风炼苗,床温保持在22 ℃~25 ℃。苗床浇水要干湿交替进行,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1.2.4 强化病虫防控。出苗以后对黄化皱缩、严重卷叶等异常苗要及时拔除销毁,预防甘薯病毒病在苗床和大田进一步传播蔓延;采取高剪苗的方法,减少或避免秧苗带病而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种薯种苗的规范调运,严格检疫甘薯小象甲、茎线虫病等病虫害。
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通气、肥力适度的地块,以沙壤土最适宜。栽前深耕细耙,机械起大垄深沟,垄高30 ~ 32 cm,间距85~ 90 cm,垄宽100 ~ 120 cm。小垄单行种植,垄距70~80 cm,垄高25~30 cm。
因地制宜确定合理栽插密度,一般丘陵旱薄地种植密度52 500 ~ 60 000 株/hm2,平原地45 000 ~52 500 株/hm2。短蔓品种宜密,长蔓品种宜稀;春薯宜稀,夏薯宜密。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型甘薯45 000 株/hm2左右;鲜食型甘薯适当增加密度,67 500 ~ 75 000 株/hm2左右。推荐使用宽垄双行密植,每垄栽插2 行,以增加商品薯率。鲜食甘薯可分期栽插、适当密植,采取早收和分批收获,避免集中上市。
4.1 间套轮作。有条件的可与花生、黄烟、谷子等旱作作物间作、套种或轮作,以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间套作甘薯应选用薯蔓较短的耐阴品种。特别注意前茬作物除草剂使用情况,谨防药害。春薯4月下旬~5月中旬栽植,夏薯6月中下旬栽植。轮作倒茬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克服连作障碍,增产效果明显。
4.2 地膜覆盖。推广覆膜栽培,使用黑色地膜可以有效防除杂草。春薯4月下旬扦插,推荐覆盖地膜,要掌握盖湿不盖干、盖优不盖劣的原则,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提倡在干旱贫瘠的山岭薄地覆盖地膜,移栽后垄面要进行化学除草。
4.3 栽插时间。春、夏薯栽植时间本着双薯不过“双夏”(即立夏和夏至)的原则。春薯栽植期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 ℃以上;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型甘薯可适当早栽以提高单产;鲜食型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 d;夏薯要力争早栽,以6月上中旬为宜,否则非商品性小薯过多,经济效益下降。
4.4 栽插方法。甘薯栽插方法较多,生产上常见的有直栽法、斜栽法、钓钩栽法、船底型栽法以及水平栽插法等5 种方法,栽秧时可以根据土层厚度、地块位置、肥力高低、土壤质地、保水性能等土壤条件,以及品种、薯块商品用途等灵活选用。①水平栽插法。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方法要求秧苗较长,一般为20~30 cm,土面下各节处于5 cm 左右深的浅土层,结薯较多且大小基本一致。该方式不抗旱,如遇连续干旱、高温等不良气候条件,容易导致苗弱不旺或死株。另外,由于结薯数量较多,极易导致薯块偏小,不利于提升产量。但如果收获食用鲜薯,小薯多反而销路好。②斜插法。适用于苗长15~20 cm 的短苗,此方法入土深度较深,约10 cm,地上5~10 cm,栽插斜度为45左右。此方法结薯多且大,但主要集中在上部节位,下部节位不但少而小,大小也不太均一。但是比较抗旱,易于成活,适宜山区丘陵地带以及缺水的旱地。③钩形栽插法。大致同深斜栽,栽时将苗基部弯成钩状直接压入土壤中,常使基部入土较深,故易成活。苗稍长时可用此法,地上露出10 cm 左右的苗身。
5.1 基肥。①中低产地块。施用硫酸钾型17-10-18(或相近的配方)肥料600 kg/hm2、腐熟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或商品有机肥2 250~3 000 kg/hm2,并配合施入硝酸铵钙120~150 kg/hm2、硼肥15 kg/hm2。②高产地块。施硫酸钾型15-10-20(或相近配方)肥料600~750 kg/hm2、腐熟农家肥45 000~60 000 kg/hm2、商品有机肥3 000 ~ 4 500 kg/hm2、硝酸铵钙150 ~180 kg/hm2、硼肥15 kg/hm2。
5.2 追肥。针对基肥较少的地块,甘薯栽插后30 ~40 d,追施硝铵磷112.5 ~ 150 kg/hm2或尿素52.5 ~6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或草木灰1 500 kg/hm2。长势较好的可减少施用量。结合施肥还要及时搞好中耕除草和灌水防旱等工作。
5.3 叶面喷肥。薯块膨大中期,生长正常者,一般用含微量元素螯合态叶面肥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10%草木灰过滤液喷施;长势较弱者,用0.5%尿素溶液,在午后16:00 以后喷施,连喷2 次,间隔7 d。为提高商品薯率,提倡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栽插时一次性浇足窝水,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鲜食甘薯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提高商品薯率,促使壮苗早发。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如增施磷酸二氢钾1.5 kg/hm2,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旺;生长后期特别注意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相比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粮食作物,危害甘薯的病虫较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地块、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水平,病虫危害的程度有一定差异,如不适时预防或控制,仍会给甘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导致产量降低、质量变差,降低经济效益。
在费县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茎线虫病、根腐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烟粉虱、白粉虱等地上害虫及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草害有马唐、千金子、蟋蟀草、狗牙根、画眉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及藜、反枝苋、铁苋菜、裂叶牵牛、马齿苋、朝天委陵菜等双子叶杂草。
7.1 病虫防治。在合理轮作、间作套种、选择抗性品种及脱毒薯块、做好薯块和苗床消毒的基础上,用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1%阿维菌素颗粒剂30 kg/hm2兑适量细土施于栽植穴内,既可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又可预防地下害虫及粉虱、蚜虫、红蜘蛛的发生;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虫龄3 龄前,用80%敌百虫晶体或可溶性粉剂500 倍液,或1.8%阿维·高氯乳油1 000 倍液叶面喷雾。
7.2 杂草防除。秧苗扦插后,可用33%二甲戊灵乳油3 000~4 500 ml/hm2,或用96%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1 800 ml/hm2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然后覆盖地膜。田面较干、土壤偏粘、不覆地膜,用药量用上限,并适当加大用水量;地面较湿、土壤偏沙、覆盖地膜,用药量用下限,并适当减少用水量。该除草剂不但对本田作物安全,尤其对间作套种的西瓜、甜瓜等不会产生药害。甘薯生长期,如遇杂草较多,可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500 ~ 750 ml/hm2,或用10%精喹禾灵乳油450~525 ml/hm2,兑水茎叶喷雾,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天气长期干旱或多年生杂草较多时,可适当加大用量。
春薯鲜食型盖膜地块可自9月中旬后陆续收获,未盖膜地块可于10月中旬后收获。阴雨天或湿度较大时不要收获,在温度降低到10 ℃以前收获完毕,避免受到冷害,严禁冻薯入窖。收刨、装卸、运输要注意防止破伤,不要用塑料编织袋或麻袋,最好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淀粉加工型品种可适当晚收,但过晚收获薯块易受冻害,不耐储存,且切干率降低。
贮存前要对贮存场所进行全面清扫消毒,可用硫磺熏蒸或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喷洒消毒灭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前期做好通风排湿降温,保持充足的氧气。贮藏期甘薯窖温保持12 ℃~15 ℃(烟薯25在10 ℃~ 12 ℃),湿度保持85% ~ 90%(烟薯25 在75%~80%)。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贮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