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胡 静 张宇晨 刘 莉 李红伟
(1 国有信阳市南湾林场 河南 信阳 464031; 2 许昌市林业和花木园艺展中心 河南 许昌 461000)
林木病害对林木的生长影响重大,轻度的病害可降低林木的使用质量和生态防护效果,重度的病害会直接导致大片树木、苗木枯死。在林业生产上,必须注重林木病害防治工作,通过对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培育健壮树木,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减轻病害危害。
引发林木病害的原因主要分为非生物性病原和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通常是指不适于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例如气温过高或过低、光照过强或过弱、水分过多或不足、土壤营养成分不足、环境污染等。生物性病原主要是指侵入林木体内并引起病害的寄生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等。在这些生物性病原中,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造成的危害最大。
1.1 非生物性病原。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也叫生理病害,主要是受气候和土壤不利因素影响,如:日灼、冻害、烂根、黄化、萎蔫等。一般来说,这种非侵染性病害在林间的分布是成片的,与一定的特殊环境(如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区,林木密植、透风透光不良的林地,空气污染严重的工矿区等)相关,发病范围比较稳定,扩展趋势不明显,植株与植株之间差异不大。
1.2 生物性病原。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感病林木由于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榆树枯萎病,杨树腐烂病,泡桐丛枝病、白粉病、煤污病、流胶病等。这种侵染性病害在林间的分布初期往往是点发性的,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和扩散趋势。林木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这些病原的致病作用,而且还与林木本身的抗病能力以及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有的病原物只危害某一种林木,有的可以侵染多种林木,病原物与易感此病的林木相结合,该病害才能发生与扩散。另外,外部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林木时,病害易发生与扩散;反之,可能终止或延缓。如:松苗猝倒病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情况下易发生。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扩散与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在病害的防治上,通过适当的营林管理措施,增强林木的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适合病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以抵御病原物的侵害;通过营林、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减轻病害。
2.1 营林措施。①在育苗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苗圃地(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同时,圃地要远离同种林木的林地,以免病原物从林木传到苗木。实行轮作(如针、阔叶树轮作),有利于控制病害的滋生和蔓延。及时清除苗圃中的病死株和枯枝落叶,以减少侵染来源。②在造林过程中,要做到“适地适树”,树木栽植后要做好除草、浇水、施肥、修枝等管护工作,确保林木健壮生长,提高林木抗病能力。尽量营造混交林,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2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病害,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但作用慢,易受环境影响,效果不稳定。如利用白粉寄生菌控制白粉病、锈菌寄生菌控制锈病的发展,利用大隔孢伏革菌防治松树银白腐病等。
2.3 物理防治。指应用热力、辐射、外科手术等物理措施来防治林木病害,该法无公害、无污染、成本低。如刮除各种枝干病害的病斑,剪除林木根腐病的病根,对林木进行桥接,摘病叶、病果,地面铺草、地膜覆盖,土壤热处理等。
2.4 化学防治。用化学药剂防治林木病害。其适用范围广、见效快、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病害发生严重时。在进行化学防治时,要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充分了解所用化学药剂的特性,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做到“对症施药”。另外,绝大多数的化学药剂都有毒性,施用时注意不要产生药害;交替用药,避免病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