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刺蛾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4-05-25

闵卫芳

(平舆县园林绿化中心 河南 平舆 463400)

驻马店是河南省重点小杂果生产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省内外水果市场的需求,驻马店的小杂果发展面积由80 年代的3 万hm2,至今已发展到近20 万hm2。随着小杂果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也在呈逐年扩大的区势,特别是黄刺蛾在驻马店的各个果园中普遍为害较重。为此,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于2019~2021 年对黄刺蛾进行了观察记载和综合防控,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防控效果,现总结如下,供林业园林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果农参考。

1 黄刺蛾形态特征

1.1 成虫。黄刺蛾幼虫俗称辣子、八角虫等,属鳞翅目刺蛾科。雌蛾体长15~16 mm,翅展34 mm 左右,雄蛾身体略小于雌蛾,体长12~14 mm,翅展约30 mm。雌、雄蛾的身体为橙黄色,前翅为黄褐色,鳞毛较厚而密。头、胸部和腹部前后端的背面为黄色,腹部背面中央和虫体腹面为黄褐色。前翅自顶角向后缘基部与端部斜伸2 条棕褐色细线,其中1 条止于后缘近基部近1/3 处,此线内侧为黄色,外侧为黄褐色,另1 条细线止于臀角附近。在翅的黄色部分有2 个深褐色斑点,1 个在近后缘处,1 个在翅中部稍靠前一些,这2 个斑点雌蛾表现最为明显。后翅淡黄褐色,边缘色较深。

1.2 卵。卵扁椭圆形,黄白色,一端略尖,长为1.4~1.5 mm,宽0.9 mm,卵膜上有龟状刻纹。卵常数十粒排列在一起,卵块不规则。初产的卵为黄白色,后来逐渐变为黑褐色。

1.3 幼虫。体长24~25 mm,身体较肥大呈长方形,黄绿色。背部有一大块紫褐色斑纹,两端大,中间细,头部黄褐色,并隐藏于前胸下,从第2 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 对枝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枝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背有紫褐色大斑纹,前后宽大,中部狭细成哑铃形,末节背面有4 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 个枝刺,体侧中部有2 条蓝色纵纹,气门上线淡黄色,气门下线淡黄色,腹足退化,胸足极小。

1.4 蛹和茧。属被蛹,长13~15 mm,卵圆形似雀蛋,淡黄褐色,头、胸部背面黄色,腹部各节背面有褐色背板。茧卵圆形,茧壳非常坚硬,其上有黑褐色的纵纹,似雀卵,与蓖麻子大小相同,其颜色、纹路几乎一模一样,茧内的虫体呈金黄色。

2 黄刺蛾的分布及为害

黄刺蛾在河南驻马店地区九县一区的果树栽培中均有发生,特别是在管理比较粗放的果园,发生较为严重。黄刺蛾幼虫的食性很杂,寄主也较多,主要为害梨、杏、桃、李、杏梅、樱桃、枣、柿、核桃、板栗、山楂、石榴、油桐、梧桐、桑、柳、榆、乌梅、枫杨、楝树、杨树等多种果树和林木。黄刺蛾以初龄的幼虫啮食叶肉,被害叶片呈网状,幼虫长大以后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叶片仅残留叶柄,当周围食物吃光后,有部分幼虫也可啃食幼嫩的树皮,致使果树和林木到秋季二次发芽和开花,造成树势衰弱。而树势衰弱后,果树的抗病虫能力降低,第2 年就会出现早期落叶,重复处于二次开花的恶性循环当中,严重影响了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

3 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河南驻马店每年发生2 代。以老龄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一般在夜间活动。雌虫多将卵产在叶背面,成卵块或数粒产在一起,每次产卵45~65 粒,成虫寿命4~7 d。幼虫大多数在白天孵化。初孵的幼虫先食掉卵壳,然后再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4 龄时,取食后的叶片形成孔洞,到5~6 龄时幼虫能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甚至只剩下叶柄。幼虫老熟后在树枝上吐丝作茧化蛹。经观察,越冬成虫于5 月下旬~6 月上旬开始羽化,第1 代幼虫于6 月中旬进行孵化,孵化后便开始为害,到7 月上旬大量为害。第2 代幼虫于7 月底开始孵化为害,到8 月上中旬为害最严重,8 月下旬第2 代幼虫老熟,并在树枝上结茧越冬。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天敌来防治黄刺蛾,既省力又省时,而且针对性很强,这些措施比人工防治更为精准,同时,又相应减少了果园内环境的污染。黄刺蛾的天敌有大腿蜂、上海青蜂、黑小蜂、刺蛾广肩小蜂等。特别是上海青蜂,是黄刺蛾天敌的优势群体,经观察,在一般的年份,黄刺蛾茧被上海青蜂寄生率可达30%左右,个别年份寄生率可高达50%以上。上海青蜂成虫体长9~11 mm,翅展18~22 mm。身体似苍蝇,呈蓝绿色,有光泽,翅褐色。该虫以幼虫在寄生茧内越冬。翌年6 月上旬~7 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该虫在刺蛾的茧上咬1 个小孔,并产卵于其中幼虫的体内,然后将孔封闭,当幼虫孵化后,取食刺蛾的幼虫,老熟后结褐色薄茧,并在刺蛾茧内化蛹。刺蛾广肩小蜂体长3~4 mm,翅展4.5~5.6 mm,体为黑色,以幼虫在黄刺蛾茧中过冬,羽化后产卵于刺蛾幼虫体内,1 头刺蛾的蛹可羽化出数十头广肩小蜂。为了充分发挥天敌的有效杀虫效果和保护天敌对园内黄刺蛾的有效控制和寄生。在冬春季修剪时,要仔细观察黄刺蛾虫茧的寄生情况,如果在枝干上发现虫茧上有针刺般的小洞,说明了寄生蜂在黄刺蛾茧内已寄生,对这样的黄刺蛾虫茧要保留,不要剪掉,待寄生蜂飞出来以后,会产下很多的卵,卵孵化后,会产生很多黄刺蛾的天敌,这些天敌可大量寄生于刺蛾的虫茧中,是消灭黄刺蛾非常有利的途径。另外,在冬春修剪时,也可以把寄生过的黄刺蛾虫茧收集起来,并将这些虫茧装入到铁纱笼子里,然后,将其挂在果园内果树的树杈上,待寄生蜂孵出后,可大量寄生黄刺蛾虫茧,最终达到消灭黄刺蛾的作用。

4.2 摘除虫茧卵和幼虫。在秋冬季和夏季,组织人员仔细查看每株果树,并及时摘除枝上的黄刺蛾虫茧。在生长季节要仔细检查叶片背面的虫卵,发现虫卵后应及时摘除掉并加以处理。刺蛾的低龄幼虫在群集为害叶片时要及时摘除虫叶,并把摘除的叶片带出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在摘除虫叶时注意不要触及毒毛,如不慎被毒毛刺到,可将幼虫挤破,用幼虫的体液涂之即可。

4.3 物理防治

4.3.1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365 nm 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因为昆虫的复眼对波长365 nm 的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尤其是飞翔的昆虫最为敏感。人眼看不到的紫外线对昆虫来说是可见的。因昆虫的向光性使得夜间野外的黑光灯具有强烈的诱虫作用,常用的黑光灯为20 W,一盏黑光灯可以杀灭1.5~2 hm2面积果园的成虫。在黄刺蛾羽化期前3 d 左右将黑光灯架设在果园的中间,高度最好不要离树冠的上端太远,略高于树冠上部50cm即可。

4.3.2 利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中醋、糖、酒、水的比例为1∶3∶3∶10,在制作时,先将水加热到40 ℃左右,随后倒入一定比例的红糖,使红糖完全融化,待冷却后加入乙酸和乙醇,充分搅拌后再倒入容器中,将盖子盖好后,置于阴凉处备用,一般要求每667 m2挂15~20 个诱液小桶,应该注意的是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要注意每1~2 d 换液1 次,并随时把诱集到的黄刺蛾成虫集中起来,带出园外进行处理,选挂液桶时,最好选用蓝色、黄色或白色的,实践证明,这3 种颜色的桶装液比其它颜色的桶装液的诱虫效果较为理想。

4.4 药剂防治。在驻马店地区,黄刺蛾发生时期在6 月中旬,此时应及时喷施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灭幼脲3 号胶悬剂1 5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另外,杀螟杆菌600~1 000 倍液的杀虫效果也较为理想,在配杀螟杆菌时,在菌粉液加水稀释时,应加入0.1%湿润剂(如洗衣粉等),可增加菌粉的湿润性,使稀释液中孢子分布均匀。上述药剂要交替喷施,间隔10~15 d 喷施1 次,连喷2~3 次,可完全控制住黄刺蛾为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