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杨硕 李睿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2)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病毒性出血病,在家猪及欧亚野猪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尽管宿主范围有限,没有人畜共患病的潜力,但其对社会经济影响非常大,严重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该病主要涉及家猪、野猪、无生命的磷螨(例如尸体、受污染的栖息地、工具、其他机械媒介)和有能力的节肢动物媒介(软蜱)。由于没有合适的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关于ASF的控制措施依赖于严格的卫生措施。2018年8月,ASF传入中国,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国,ASF的流行给生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大型双链DNA病毒。ASFV在环境和生猪制品中高度稳定。凉爽、潮湿、富含蛋白质的环境有利于其生存。ASFV在冷藏肉中的感染可以持续15周,火腿中最多可以保持6个月。在液体肥料中,病毒可以稳定存活100 d以上,而液态血液中,病毒在室温下可以存活18个月,4℃时甚至可存活6年。ASFV可以通过环境传播,例如饲料、食物、土壤等。ASFV还会通过受污染的液体和干饲料传播,虽然受污染作物中ASFV稳定性一般,在室温干燥2 h可失活,但鉴于其致病力,依然不能忽视。通常感染猪的粪便和尿液中的ASFV稳定性较强,而土壤pH值、结构和环境温度会影响感染性ASFV的稳定性。ASFV在37℃保持3 d后仍具有传染性,在40℃猪粪中的ASFV也可存活4 h,但病毒在缺乏蛋白质的环境中不易存活。ASFV对脂质溶剂、洗涤剂以及氧化剂表现敏感。过氧乙酸或甲酸作为消毒剂对于ASFV具有良好效果。养殖场的道路与车辆可利用氢氧化钠与氧化钙消毒,养殖生产中器具可使用复方含碘类消毒剂消毒。对饮水消毒一般采用季铵盐类或者含氯类消毒剂,环境和空气净化可以采用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
一般感染猪的内脏与血液中的病毒水平最高,感染ASFV的尸体被掩埋处理,被体液污染的土壤样本中仍然可以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DNA,这可能代表了另一种ASF感染源,也是野猪感染周期中的一个驱动因素[1]。在没有主要宿主的情况下,水蛭可能成为ASFV的宿主[2]。ASFV可以存在于疣猪和软蜱中,但不会在这些动物中引起疾病。而病毒传播到家猪和野猪体内会导致出血热。感染高毒力ASFV后,本地家猪与野猪会出现一种高致死率的出血热性疾病。
养殖重点在于防控,目前生猪存栏量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意识与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关,但部分地区的一些养猪场中仍存在ASFV。总体来看,我国的ASF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ASF防治工作重点是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这必将是一项长期工作。ASF传染源主要包括病死和感染猪,后者特别是无临床症状的感染猪,应进行扑杀无害处理,禁止进入运输、销售、屠宰环节。养殖场一方面要加强运输车辆的清洁消毒和人员管理,另一方面还要防止饲料与饮水出现污染。为了完全灭活环境中的ASFV,还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蝇、蚊、鸟等传播ASFV。此外,运输、屠宰、饲料企业、肉类加工企业要建立ASF生物安全体系,及时的做好消毒措施消除潜在污染源[2]。新养猪场应遵循科学设计、物理防护、分区、智能化管理的一般原则,满足ASF防治的生物安全要求。防止猪场ASFV的传播,将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和范围内,要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相应卫生措施[3]。建议如下:引进种猪时,种猪必须隔离30 d以上,并进行临床与实验室测试来确保ASFV呈阴性。对运输车辆建立标准化的清洁和消毒规范,建议使用单独的专用卡车运输清管器和材料。严格控制进入猪舍的物品,通过熏蒸、臭氧等方法对进入猪场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猪场内人员应减少外出活动,严格执行入场人员隔离措施。消除饲料的潜在污染源,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养猪场周围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