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华北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分析

时间:2024-05-25

于 洋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 围场 068450)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主体生态功能是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保障。平原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城市生态质量低,生态空间不足,人均森林和绿地少;水资源缺乏,生态用水没有保障;河流断流、洼淀萎缩、污染严重;生态斑块小而破碎。

平原地区的造林主导生态功能是按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建设理念要求,构建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以主要交通干线、河流水系等绿色廊道为骨架,以村镇为组团,用大网格宽林带进行棋盘化布局,扩大生态空间,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绿色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 平原地区的绿化建设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太行山绿化,全面构建防护林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防护林,全力打造京津冀生态支撑带和特色林果产业带,提升廊道等重点区域绿化水平。

2 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内容

在太行山区河流上游的宜林荒山荒地,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在交通干道、河流等区域,高规格绿化美化,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美廊道;在城镇周边,发展郊野公园,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建设美丽乡村。

2.1 防护林建设。浅山丘陵干旱阳坡、水库周围立地条件较差地段,选用抗旱、耐瘠薄的侧柏、油松、山杏等乡土树种,通过推广容器苗及抗旱等人工造林技术,规划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深山远山充分利用自然修复能力,封、补结合,推进封山育林规划;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或人力难及的地方,以飞播造林为主,“飞、封、补”结合。

2.2 生态经济林建设。发挥区域林果生产的优势,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绿色生态、富民增收的林果产业,大力推进万亩果园建设,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优质丰产新技术、现代高效新模式,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特色突出的生态经济林产业基地。

2.3 城市景观林建设。利用城市外围的山体、丘陵、荒地、滩涂、受损弃置地等场地,建设大范围的城郊绿地、风景林地、郊野公园。对城镇周边河道、水系、湿地进行生态化改造修复,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集防洪、景观、生态、人文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景观走廊,力求呈现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森林城市景观。

2.4 协调林建设。以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惠民富民为原则,充分考虑降水、土地等自然环境条件,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科学确定规模化林场空间布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将培育森林作为规模化林场建设经营的中心任务,协调处理好森林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新建规模化林场和现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的关系,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2.5 景区绿化。按照与旅游景区主体景观相协调、人文环境相融合的原则,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红色景区等景区、景点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区内荒山荒地、停车场、道路、饭店等基础设施采用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自然生态绿化,构筑景区风景如画、错落有致的森林生态景观,把太行山区旅游业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人文历史和森林文化传播的窗口,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3 造林模式分析

3.1 毛白杨雄株+国槐(刺槐)+白蜡混交林造林模式。树种:毛白杨雄株、国槐(刺槐)、白蜡。适宜造林地类型:滩地、荒地、退耕地。造林地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造林技术措施:①整地时间及规格:春、秋季穴状整地,整地规格80 cm×60 cm×40 cm;整地时生土作埂,熟土回填。②栽植: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分层埋土踩实,埋土超原土印4~5cm。

3.2 油松+国槐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树种:油松、国槐等针阔叶树;适宜造林地类型:滩地、荒地、退耕地。造林地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造林技术措施:①整地时间及规格:春、秋季穴状整地,整地规格80 cm×60 cm×40 cm;整地时生土作埂,熟土回填。②栽植: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分层埋土踩实,埋土超原土印4~5 cm。

3.3 苹果(桃、梨、李)+核桃(板栗)混交林。树种:苹果(桃、梨、李)、核桃(板栗)等树种。适宜造林地类型:滩地、荒地、退耕地。造林地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造林技术措施:①整地时间及规格:春、秋季穴状整地,整地规格100 cm×100 cm×100 cm;整地时生土作埂,熟土回填。②栽植:在春季或秋季造林。植苗前用生根粉水溶液或泥浆溶液蘸根。埋土时要深送高提,避免窝根,将苗木扶正后埋土踏实。埋土厚度以超过苗木原土印1~1.5 cm为宜。

3.4 毛白杨雄株+国槐混交林。树种:毛白杨雄株(北京杨、速生杨等)、国槐(刺槐、柳)等林木。适宜造林地类型:滩地、荒地、退耕地。造林地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造林技术措施:①整地时间及规格:春、秋季穴状整地,整地规格80 cm×60 cm×40 cm;整地时生土作埂,熟土回填。②栽植: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分层埋土踩实,埋土超原土印4~5cm。

4 平原地区绿化的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分析。在改善区域空气、水文、土壤、水源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2 社会效益分析。

4.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林果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林果产业发展,可有效带动相关林副产品加工、绿色能源、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深层次开发,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可拓宽乡村发展途径。

4.2.2 促进森林生态文化繁荣发展。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景观的形成,区域景观质量将得到较大提升,有效促进区域森林旅游、生态休闲、森林康养、科普教育等服务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体验和生态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2.3 增加林业生态公共服务价值。项目建设将改善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增加地产及公共服务价值。

4.3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绿化可以使木材供给能力持续增加,木材对外依存度将显著下降,有效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同时木材供给结构持续改善,珍贵树种用材和大径级材比重将得到提升,在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生态空间。对生态过渡带、重要湖淀周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城镇近郊、主要河流及交通干线两侧生态廊道等重要生态区域,成片建设森林,扩大生态环境空间,提高生态承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