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陈 晨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中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8.7%,其中有7 个省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以上。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现阶段城市养老资源不足,养老产业发展单一、滞后,城市养老压力亟待缓解。传统农业上升空间收窄,需要富有弹性的服务业带动农村经济增长。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通过挖掘乡村自身文化、生态和劳动力资源,在乡村进行大范围整合、综合规划和开发,运营形成“农业+文旅+社区”的综合体。2021 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工作通知》指出要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通过“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模式发展农村新业态。田园综合体可作为旅居养老的重要载体,从而发挥旅居养老产业对乡村产业的引领效应。因此,探索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融合发展的路径,对于缓解城市养老压力,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休闲农业[1,2]和田园旅游[3]。国内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概念[4]、作用[5]、建设思路[6]、案例研究以及试点探索与规划[7]。乡村旅居养老是在乡村长期居住,以乡村资源为载体,休闲旅游的同时获得养老服务的休闲养老方式。国内对旅居养老的研究主要分为4 个方面,第一是对养老型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研究[8],第二是对养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9],第三是具体地区的休闲养老研究[10],第四是旅居养老模式研究[11]。
综合国内外文献,旅居养老产业的研究以养老社区的构建、养老模式的探索为主,少有对旅居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研究。因此,对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理论体系建设,同时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资源与功能的高度关联性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密集程度增加,人均可利用面积减少,舒适养老对空间与土地资源的要求与城市现状存在较大差异。田园综合体具有大量空间资源,可以为乡村旅居产业所开发与利用,因此田园综合体为产业融合提供了空间基础。由于城市的虹吸效应,乡村空心化程度加剧,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缺少人才资源。在田园综合体中融入旅居养老产业,可以刺激以乡村旅居养老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包括休闲娱乐产业、医疗产业、服务产业以及农业等,实现人不离乡,在家创业。如长丰县马郢田园综合体,自建设起吸引了56名村民回乡创业,2020 年接纳游客20 万人次,吸纳本地200 名村民就业[12]。缺少资金投入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一大难点,乡村旅游具有间接收益是直接收益的5 倍乘数效应的特点,养老产业为“朝阳产业”,乡村旅居养老产业的引入不仅吸引了外来投资,而且旅居老人的消费能力也能带动田园综合体中各种产业发展。因此,旅居养老的资金带动能力为产业融合带来了资金基础。
田园综合体包含生活居住功能区、文化景观功能区、农业生产功能区、休闲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区[13],这些功能区域是发展乡村旅居养老产业的重要载体。其中,生活居住功能区在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入环保生态、康养等要素,形成美丽宜居乡村,为旅居养老提供聚居地。农业生产功能区可利用乡村资源进行种植与养殖,为旅居老人提供绿色健康食品,促进旅居老人身体健康。休闲功能区与文化景观功能区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与休闲娱乐为目的,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休闲娱乐平台,增加了乡村旅居养老的吸引力。综合服务功能区包含金融、电商、物流、医疗等服务,为旅居养老提供综合保障。这些区域的功能叠加与要素整合,促进旅居养老产业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养老与乡村发展的需求是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内生动力。城市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为辅。但在城市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城市有限的空间与养老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城市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未来将形成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乡村旅居养老并存的新格局。第一,对乡村文化的需求促进产业融合。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对乡村文化氛围的认同与向往使他们希望在老年时回归乡村,在养老生活中感受农村风土人情。第二,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加速产业融合。随着人均收入的逐步提高,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 年的39 771 元上涨至2021 年的80 971 元。人均收入的提高,出游意愿随之增加。2019 年《老年群体旅游行为报告》显示,老年人旅游频次较高,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外出旅游率增加,具有安全性与易达性的田园综合体是养老旅居的较好选择。因此,休闲旅游的需要能够促进旅居养老与田园综合体的产业融合。第三,建立充分就业、工作稳定的乡村用工体系的需要。普通的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农村用工量也随季节波动。淡季旅游收益锐减,工作人员选择外出务工,旺季再回村工作。旅居养老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旅居养老受节假日影响较小,可以平衡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波动,乡村旅游工作人员可以在淡季时成为养老服务人员。因此,建立稳定的乡村用工体系是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第四,构建乡村新业态的需要。向田园综合体转移的城市养老产业与田园综合体的农事参与、文化体验、康养产业相融合能打造出可持续、可循环的农村产业体系,打开农村产业新格局,构建农村新业态。旅居养老对环境与设施的需求可促进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推进农村绿色产业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是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外生动力。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 号)中明确指出,鼓励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养老服务的发展。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21 年《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提出促进业态模式创新,促进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这些政策为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图1 为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基础构建。
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异地养老缺乏相关政策保障。第一,异地养老医疗政策不完善。首先,医疗保险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异地就医与医保结算缺乏便利性。其次,城乡医院福利待遇政策不同,乡镇医院无法吸引高级医疗人才,导致乡镇医疗水平与旅居养老医疗需要不匹配。第二,用地需求与养老土地政策存在差异。2019 年《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对敬老院、老年养护院、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单独成宗供应,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3 hm2以内。田园综合体内发展旅居养老产业需要大量土地,以此发挥其特色旅游观光功能。同时《意见》规定土地用途确立为社会福利用地,以租赁方式供应,租赁年限不得超过20 年,而田园综合体需要较长的用地年限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产业稳定发展。
对于田园旅游而言,突出自身特色,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对扩大田园综合体旅游知名度,吸引城市老人在其中旅居养老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田园综合体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时间不长,很多田园综合体尚未形成品牌特色,难以吸引稳定客源。如牡丹江市的三道关镇田园综合体,拥有鲜族文化,但未突出此特色,没有相应的民俗展示区。除了雾溪谷、小黄山一线天等知名旅游景点外,其他生态景观未深入开发,没有打造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导致没有稳定的客流量[14]。
许多旅居老人选择养老地考虑的因素是该地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能满足生活与休闲需求。然而许多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存在差距,无法完全满足旅居老人的养老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服务中心。许多地方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但未切实发挥其服务与管理功能,甚至出现闲置现象,并且针对长期居住的游客没有相应的帮助与服务,且服务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无法为旅居老人提供专业咨询与帮助。二是医疗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城乡医疗设施差距较大,现有的农村医疗设施无法满足老人看病的要求。以床位数量为例,2019 年农村医院现有床位数为每千人4.81 张,比城市少了3.97 张。
促进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促进产业所需的技术融合,即培养兼具养老服务、农业生产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打破产业间的技术壁垒,提升村民职业素养,促使村民同时进入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养老行业,实现农村农业与旅居养老业同时发展。首先,实现技术培训下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对村民进行相关行业技能培训,包括简单的护理技能、旅游经营技能、餐饮技能、农业生产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不离农,但不止于农。技能培训应在村内举行,节约村民学习成本的同时提高村民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村民可以更好地进行符合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经营农事体验等活动。同时在乡村旅游淡季,拥有相关技能的村民可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以此平衡乡村用工波动,实现收入渠道多元化。其次,加强文化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还要重视文化素质提升。传统乡村文化与本地特色文化的培训应放在文化培训的首位,这样不仅能增加乡村文化氛围,还能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此外,了解城市文化,学习太极、声乐等知识,为旅居养老增加休闲活动。以此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增加旅居老人归属感,提高旅居老人的满意度。
田园综合体内含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将适老因素融入其中,促使其衍生为养老产品,不仅能满足养老产品对品质与种类的高要求,还能扩大农村各产业边界,推动农村产品创新。第一,将农业生产资源衍生为动静结合的景观体系。山林、草地、湿地、田野可以作为静态田园景观,鱼塘、溪流、农民耕种、放牧可作为动态景观供旅居老人观赏。动静结合的田园风光不仅发挥了其生产功能,还满足了旅居老人的休闲需求。第二,促进农产品转化为养老养生产品。以旅居老人养老、养生需求为指导,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将当地优质农产品直接作为养老食品供应,形成保障旅居老人绿色健康农产品全年不间断的作物配置。第三,农村土地与养老用地融合。鼓励闲置农房、农地入市,为养老产业注入活力因子。村民将闲置房间出租或出售给旅居老人居住,闲置土地出租给旅居老人耕种,或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相关企业进行养老产业经营与开发。将农村闲置土地转为旅居养老用地,缓解了经营用地紧张,拓展了农村土地使用功能,还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第四,城市文化产品与乡村文化产品融合。以农村旅居养老产业为依托,利用旅居老人输入的优质城市文化产品推动城乡文化融合,为乡村文化“造血”。如将绿色环保的文明理念融合进乡村文化,进而将对绿色生态的追求转化为村民的内生需求,促进农村环境改善。
促进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要改进旅居养老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各类企业联合,打造涵盖吃、住、娱、医、行的完整产业链。第一,引入设计机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设计与研发是旅居养老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引进具有相关产品设计能力的企业,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研发特色田园养老产品,避免养老产品的雷同。第二,加大企业联合力度,改进供应渠道。旅居养老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是产业的中游环节与核心环节,应鼓励相关企业与田园综合体中已有机构合作,拓展供应渠道。引入食品生产企业,以科学的方法加工利用土特产,发挥其最大价值。引入大型医疗企业,增加病床、药品等医疗资源供应。鼓励保险公司提供异地旅居养老保险产品,为旅居老人提供保障的同时降低农村养老产业经营风险。第三,打造乡村特色旅居养老品牌。营销是旅居养老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关乎整个产业的获利能力。应深化企业间的利益关联,鼓励各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利用田园综合体文化特色、景观特色,打造旅居养老品牌,扩大当地旅居养老产业知名度。
城镇老人在选择旅居养老地时,关注当地能否满足风景秀丽、居住的便利等需求,因此要促进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需将田园综合体各功能区域与旅居养老需求对接。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接宜居需求,建设绿色便利居住区。以旅居养老市场的宜居需求为导向,田园综合体内的农业生产实现与化学用品脱钩,避免居住区内含有污染源。同时,在居住区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在综合体内修建绿色无障碍步道、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方便旅居老人生活和获得帮助,也满足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绿色发展要求,推动了农业产业生态化。第二,对接精神需求,建设文化景观区。要增加田园综合体作为旅居养老地的吸引力,必须建设充分考虑旅居养老群体精神需求的文化景观区。可在文化景观区内修建具有民俗特色的建筑、村史展览馆、图书室。同时组织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为来探望的家庭组织休闲活动。第三,对接休闲需求,建设农业体验区。在农业体验区内开展劳动强度适宜的耕种、收割、除草等活动,并在劳动时进行农业科普,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为旅居生活增加田园氛围。
首先,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21 年开通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56 万家,联网定点零售药店8.27 万家,实现440.59 万人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推动了异地医疗直接结算进程。但各省的医疗资源仍存在差距,应扩大异地就医直接报销制度的覆盖面,增加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解决旅居老人后顾之忧。其次,推进土地配套政策发展。在遵循田园综合体土地规划的基础上,促进乡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置,使得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经营权长期短期结合,灵活流动。制定经营权入股分红,承包权有偿转让制度,刺激村民土地流转积极性,为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增加可用土地。加强规模化经营的用地政策扶持。对于每年新增的土地使用指标,优先考虑将其作为旅居养老建设用地。对田园综合体规模化用地给予优惠政策,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图2 为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融合机理。
图2 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融合机理
促进旅居养老产业与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是缓解城市养老资源紧张、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有效实践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旅居养老需求开发乡村资源,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联合企业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是实现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对接融合的基本路径。但乡村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建立一个农业、生活、养老、休闲、文化共同发展的田园综合体,需要政府、社会、村民继续探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