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卜键
试对当时的中俄两位君主作一点片面比较:弘历博学睿智,意志坚定,自信自强,尽心地掌控着庞大的国家,果断镇压一切叛乱,包括思想上的反叛,在走向兴盛的同时傲视天下,固步自封;叶卡捷琳娜热情坦诚,富于心计与精明强悍,牢牢掌控着军队,也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变革务实的精神。弘历的身边文星闪耀,如王杰、董诰、纪昀、刘墉,要做的多是为皇上誊录诗稿,撰写敕谕,以及奉旨唱和与颂圣;叶卡捷琳娜则崇尚文明与哲学,虚心向一代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求教,在国民中开展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启蒙运动。
在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陷入经济困顿时,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慷慨施以援手,使这位大学者深深感动。而在二人晤面时,她仍谦逊得像一个女学生,请看一段有意思的描写:
狄德罗的热情与亲切让女皇喜笑颜开,为了阐明自己的见解,他会抓起叶卡捷琳娜的双手,摇晃着她的胳膊,拍打她的大腿。在给乔芙兰夫人的信中叶卡捷琳娜写道:“你们这位狄德罗先生太不同寻常了,每次跟他谈完话后我的大腿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我不得不在我俩之间摆上一张茶几,以免我和我的四肢受到“伤害”。(《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第306页)
俄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六等文官赫拉德·米勒
呵呵,即便按照当下师生相处的行为准则,老狄也属于性骚扰了,且不说他面对的是女沙皇。试想,有谁敢在乾隆爷跟前如此造次呢?
依靠政变上位的叶卡捷琳娜,身边从不缺乏一批好战的近卫军军官,也无惧发动一场对外战争。那时女沙皇正插手波兰内政,派大军悍然包围华沙,逼迫国会议员推选其昔日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波兰国王,而与土耳其亦交恶已久,不断发生摩擦,战争迫在眉睫。诸多因素,使沙俄暂且搁置在远东的争战,对清朝的语言轰炸也采取守势。这种外交克制常会被误解,大清君臣陶醉在辩才无碍、气势磅礴的良好感觉中,殊不知沙俄已有了一份周密的对华作战方案。
方案的策划者是皇家科学院院士、六等文官赫拉德·米勒。这位德国历史学家受聘于俄国科学院已近40年(当时的该院在欧洲范围内广揽人才,以外籍院士为主),1735年曾深入色楞格斯克牧区调研新发现的藏文抄本,1737年起带队在西伯利亚长期实地考察,后写成《西伯利亚历史》《西伯利亚志》等书,至今仍是这方面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他也是早期中俄关系史专家,注重数据,写过一些重要文章。1763年,米勒提交《关于对华作战的意见》,开篇即说:“如果俄国方面因备受中国人的欺凌,不堪忍受,而意欲发动战争以图报仇雪恨,那么,不应有丝毫怀疑的是,我方一定能在战争中获得预期的胜利。”这里的备受欺凌应指清廷的外交语言,尤其是对女沙皇的讥讽,许多俄国政要的确有些愤懑,已作为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作为沙皇智囊的米勒院士及时跟进,拟定侵华方案,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以下小标题皆米勒原拟,原文甚长,只能作一些摘要:
首先对中俄现有边界的合法性全盘否认。哥萨克匪帮的入侵与烧杀抢掠,所建长久堡寨或临时越冬营地,如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堡、中游的结雅堡、下游濒海地区的寨堡,都成了“俄国管辖”的所谓史证。进而说《中俄尼布楚条约》不平等,“两国的国界当时系根据中国人的意志划定的”,“中国全权大臣前来参加会议时带来的兵力多达三万人”,俄国大使仅有的三个团受到重重包围,只能被迫让步云云。呵呵,真有些为这个米勒遗憾,为适应政治需求,竟如此不管不顾地遮蔽历史真相。从来御用史学家都不是没有学识,而在于对史实的有意割裂、曲解与夸大,不是吗?
米勒充分利用以往对两国东部交界地区的考察,开列了16条战争准备事项,如: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建立军粮输送通道与一系列大型粮仓,建立就地征收粮食的机制,就近解决作战所需船只、食盐、军装、草料等;另一个重点则是拉拢蒙古王公,印发蒙文传单,策动各部落背叛清朝,归顺俄国,并将界内蒙古和通古斯人编为军事组织。
米勒建议从四个地点采取行动,以尼布楚和色楞格斯克为主攻方向,同时于春季展开攻势,而占领黑龙江左岸仍是第一步的主要目标。在尼布楚应集结10个正规团、2个哥萨克团以及大批武装通古斯人,分成两路:一路乘船顺黑龙江而下,“夷平沿途的中国村庄”,用攻城炮摧毁瑷珲城,然后直达松花江口,“同样将沿途的所有村庄予以摧毁”,再由那里派遣兵船驶往黑龙江口,由海路开往乌第堡或鄂霍次克,主力部队则返回雅克萨遗址,“修建寨堡,耕种土地,并在那里过冬”;另一路越过额尔古纳河南侵,先推进至海拉尔河,用大炮轰垮新建的中国城池,“然后由该城出发,占领直到兴安岭和阿穆尔河(黑龙江)的全部土地”,吸引索伦人加入俄国国籍,再返回额尔古纳河过冬。
这只是米勒设计的第一次进军,是一次试探性进攻。接下来的第二次入侵,便要在瑷珲兴建城堡与驻扎军队,沿江大肆营建殖民点。他说:“将来应在整个阿穆尔河北岸(自额尔古纳河口起甚至一直到结雅河)选择合适地点,兴建一批寨堡和村庄,因为将来在缔结和平条约时必须坚持不让的立场是,务必使阿穆尔河成为两国的边界。”这可不是米勒的个人意见,而代表着沙俄君臣的心声。
第三波攻势,既指向黑龙江入海口,意在打通对堪察加的補给线,同时南向关东腹地,“溯松花江上行,能到达何地就到达何地,并且将那里所有的一切都予以夷平”。其口吻哪里还是一个历史学家,分明一个狂热的战争贩子,数百年后的纳粹意识已然在其身上显形。米勒还简单勾画了攻取整个大东北甚至中国内地的蓝图,但也提出路途遥远,提出清朝可能的反攻措施,建议利用民族矛盾作分化瓦解。
这份侵华方案是遵命而作,还是米勒主动献策,有些弄不清楚,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所透露的强烈的仇华心态,对清朝军队战斗力的蔑视,以及对我黑龙江的渴望与势在必得。此时适逢清朝兴盛之巅,作为曾在边境地域考察多年的中国通,竟然将入侵视为探囊取物,而令我们感慨愤懑的是,这个日耳曼书生的纸上谈兵并非全不靠谱!庞大的清军看似所向披靡,号称“十全武功”,实则每一仗都打得颇为艰难,取胜后忙于庆功与虚假宣传,并不知总结改进。就是在所谓盛世,清军在军事思想、军人素质、武器装备等方面与西方的差别日渐扩大,而且在黑龙江地域的边防形同虚设。一旦沙俄大兵沿江突入,必然是势如破竹,瑷珲城也挡不住侵略者的进攻。
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采纳米勒的报告,后来其情人、名将波将金声称“给我一万军队,我将扫平中国”,也未被采纳,政治家自有斟量。今天阅读此类入侵方案和战争叫嚣,仍会不寒而栗——那将是一场民族大劫难,是无数士兵与平民的死亡(当然不光中国人);但私心又觉得与其在90年后变为惨痛现实,倒不如早些发生。毕竟清朝国力正强,乾隆帝会征调全国军队大力反击,或也能在吃亏后痛定思痛,及早进行军队与社会改革,中国的近代史将是另一种走向。哈,不是总有人说“历史不容假设”吗?其实假设一下,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待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