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撑好与同性好友的友谊小船

时间:2024-05-25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秀娟

学生小芸:我是一名15 岁的初二女生,最近我非常烦恼。我的班长也是一名女生,我喜欢她有半年多了,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班主任发现我的秘密后告诉了家长。于是父母认定我是“同性恋”,特别恐慌,天天旁敲侧击。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内心惴惴不安……

老师:小芸同学,你的坦荡和信任让我感觉很温暖。

青春期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开始。理论上讲,喜欢异性才算正常。最近也有十来位男女学生因此类问题找我咨询,甚至有位男生因同性朋友“移情别恋”而烦恼、伤心。所以,你不是个别现象,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更不要恐慌害怕,先静下心来听我细细分析。

我们先解决“同性恋”的问题。“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指只对同性产生感情的人。尽管在个别国家“同性恋”已经合法化,但在我国被划归心理疾病的范畴。引发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相关专家一致认为:“同性恋”主要由生物遗传物质决定,也和儿童时期性别角色错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

青少年之间的相互喜欢大多是“同性依恋”,就是在特定情境中把同性作为精神、思想和情感的寄托、爱恋的对象,是暂时的感情过渡阶段。我在上中学时就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性朋友,我俩穿同样的衣服,留同样的发型,同出同入形影不离,经常倾诉彼此的烦恼和秘密,分享青春的快乐和进步。好多老师认为我们是双胞胎,也有同学称我们为“同性恋”。我俩从不解释,一笑了之。参加工作后,我们各自成家立业。30 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亲密无间的闺蜜。原因在于我俩始终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相互依恋又各自独立。

产生“同性依恋”的因素很多。我认识一位叫小雪的同学,她上了初中后开始住校,学习、生活都不太适应,她很苦闷,特别想找个知心朋友倾诉烦恼、分担压力。但父母经常旁敲侧击:“千万不能早恋,否则考不上重点高中,一辈子就毁了!”班主任也反复强调:“下手太早,质量不好!一定尽量避免早恋。”家长和老师的教诲,在小雪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和异性交往等于“麻烦缠身”的心理。她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和异性同学相处,除了学习以外,全身心把感情倾注到同宿舍一位女生身上。因为过度依赖和关注,小雪产生了“恋爱”的错觉。我们深入交流后,两位女孩了解了自己的性别角色和青春心理,厘清了“同性依恋”和“同性恋”的概念。放下思想包袱,反而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青少年还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甄别能力和自控能力,人生常会被流行文化元素裹挟。个别青少年认为“同性恋”个性、时髦、刺激,能够彰显自己的卓尔不群,于是不加分辨地将“同性依恋”进行到底,严重者就会影响一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小芸同学,青少年性取向尚不稳定,你可以参考一些相关心理学书籍,尽快明确自身性别角色,澄清自己情感偏好。建议你学习之余适度和异性交往,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从而减少同性间的过度依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