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张茂霞++沈伯坤 王义军
摘要:简述了目前养殖场存在的消毒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养殖场;消毒;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1-0052-01
目前农村养殖场户消毒意识很强,但是,真正做到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许多养殖场户对养殖场消毒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现将其总结出来和大家交流。
1 无疫情时随意消毒或不消毒
有些养殖户只关心表面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在平时根本不消毒,即使疫情发生时消毒也是时有时无,根本没有认识到消毒是净化环境,切断传染源的一个非常最重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改变过去“用药物来控制疾病”的错误观念,逐渐变为“用消毒、免疫来控制疾病,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尽管没有发生疫情,也应该消毒。如果不及时用消毒来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发疫病流行。在注重消毒的同时还要注意消毒次数和消毒强度,一般应根据畜禽日龄的大小和疫情流行情况确定。用药剂量按使用说明书随畜禽日龄的增加而酌情增加即可。只有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才能有效减少和控制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才能有效的保护健康畜群。
2 搞好消毒就能消灭传染病
消毒是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不是惟一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消毒工作存在消毒盲区,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因此,除了进行严密的消毒外,要加强平时的免疫和药物预防工作。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抗体监测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免疫时,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疫苗,严格按疫苗标签说明的剂量和方法操作,不使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疫苗。如果在饲养期间本群或相邻群发生传染病,应进行紧急接种疫苗,以迅速控制疫病的流行,同时,要做好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防治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关键要掌握好用药程序、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临床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防止畜禽产生耐药性。
3 消毒药随便使用
消毒效果的好坏与使用的消毒剂有直接关系,许多消毒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毒缺陷,要么不稳定,消毒作用时间短,要么杀菌能力强,但对病毒无效。如广泛使用的季铵盐类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而不能用于环境消毒。原则上要选择杀菌性能好、作用迅速、效果确切、杀菌谱广;性质稳定,腐蚀性较小,易溶于水;使用方便和价格便宜的消毒药。同时根据疫病流行特点、畜禽品种和日龄等,有针对性的选用。消毒药的选择既要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又要考虑对人畜的安全,如氢氧化钠溶液,对芽孢、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人和畜禽有很强的腐蚀作用的药物,只有在空栏时才能使用。喷雾用消毒药物应选用杀菌力强、刺激性小的药物。生石灰要配制成20%的石灰乳消毒,主要用于墙壁和环境消毒。经常更换消毒液的品种。
4 消毒液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液浓度是决定消毒液杀菌力的首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也不是浓度越高杀菌效果就越好,如95%以上乙醇杀菌效果就不如70%乙醇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不同的消毒剂,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消毒方法等。在按推荐浓度使用的同时,要重视消毒药的用量。如果使用的剂量不够,就达不到消毒效果,只能是不全面的消毒。在使用合理消毒浓度的同时,还应充分地湿润被消毒的物体,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5 消毒前忽视清洗、清扫工作
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清扫被消毒物体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否则有机物的存在如粪、尿、血液、体液等,必然会影响消毒效果,而且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清扫会大大降低消毒剂的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减少消毒盲区,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所以说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扫后洗,先上面、后墙壁、再地面;从圈舍的远端到门口,先圈舍后环境,逐步进行,经过认真彻底的清扫和清洗,可以消除80%~85%的病原体,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粪便等有机物的数量。
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使的道路),每周要不少于两次的全场环境消毒。空舍消毒一般要用2~3种不同作用类型的消毒药交替进行。带畜禽消毒时,一般在每周进行一次,发病期要坚持每天一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