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柏 青
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王家坪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 年1 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纪念馆正门上方有郭沫若题写的金黄色馆名,苍劲有力,庄重醒目。在馆内展出的众多文物中,有一种名叫“马兰纸”的纸张,当时在延安被广泛用于印刷报纸、文件、书籍。它的发明者是当时延安的青年化学家华寿俊,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华寿俊,1914 年12 月20 日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1928 年,就读于扬州中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1935 年,在杭州之江大学上大学时,被叛徒出卖入狱,后得到同学保释。1937 年,华寿俊到达武汉,经潘梓年(中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创办了《新华日报》,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介绍奔赴延安。1938 年,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翻译过马列著作,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任教。
在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前,陕甘宁边区一带是工业洼地,造纸业几乎是空白。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纸张主要依赖购买,所以非常紧俏。在纸张最困难时,有些单位用桦树皮记笔记、出墙报,甚至连医生开处方也用桦树皮。在纸张资源相对可以调配的情况下,机关干部和学校工作人员按每人每月5 张纸的标准供给。这样纸张匮乏的窘况是今天的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边区政府和军队不断发展,各种物资的需求也在增大,尤其是印刷纸张奇缺,影响了边区新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1938 年6 月30 日曾发过一则《启事》说:“因值抗战期间,纸张来源困难,本报自六月份起已将报纸出版份量减少一半。”
1939 年11 月,边区政府安排华寿俊到当时陕甘宁边区唯一的纸厂——振华造纸厂工作,担任技师、工务科长,任务就是提升印刷纸张的质量,解决边区新闻刊物、文件、教学书本等印刷用纸的难题。
用一匹骡子驮上供试验用的两只50 加仑金属空汽油桶,华寿俊便扎根到了纸厂。经了解,其当时扩大产能最主要的瓶颈是缺乏原料。由于地域所限,这里的原料还和近2000 年前蔡伦造纸所用的一样,以废麻绳头为主,来源有限。而其他能做造纸原料的树皮、麦草、稻草又是牲畜的主要饲料,本来就不够吃,更谈不上用来造纸。于是华寿俊等人便把从延安带去的空汽油桶做成蒸煮锅,用边区的各种植物做试验。
各种原料试过无数次,一直都不太理想,这让华寿俊一筹莫展。一次,他在边区组织的开荒劳动中,被一种草缠住了锄头,当他清理时,发现其纤维的韧性很强。旁边的人向他介绍说,这叫“马兰草”,老百姓的毛驴如果被它缠住了腿脚,都很难脱身,所以当地群众又称其为“扯倒驴”。
20 世纪有一首流行的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其中的主角就是马兰草。陕北民歌《兰花花》中女主角的名字也是源自这美丽的马兰花。满山遍野的马兰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年年割,年年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能用来造纸,那便是陕北的天赐宝藏。
华寿俊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他立即开始试制,终于成功地用马兰草造出纸来,不仅边区缺纸的状况得以改善,而且制造出的纸张质量很好。当时,《新中华报》报道说:“马兰草纸适宜印刷之用,因为它不易拉破,不易起毛,质料均匀,不起疙瘩,硬度又很大,又适宜写钢笔墨水。若改用碳酸钠蒸煮,可以制造吸水纸、绘图纸、滤纸、包装纸等。”
1940 年,华寿俊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并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与表彰,朱总司令称华寿俊为“我们的发明家”。
由于马兰草造纸工艺不断改进,生产厂家和产量迅速增加,边区政府公营造纸厂由1940 年底的3 家发展到1941 年底的10家,年产量由833 令提高到2147 令。到1942 年底,公营造纸厂发展到14 家,私营造纸厂48 家,年产总量6849 令,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出版、办公、学习和生活用纸需求。
1943 年,中国共产党管理的地区进一步扩大,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自己的货币系统。上级向华寿俊下达了制造钞票纸的任务。华寿俊经过反复研究、实验,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且使钞票纸的制造工作大大缩短了时间。1944 年5 月,在延安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华寿俊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颁奖,并送给他一件羊皮大衣,以资鼓励。
华寿俊造马兰纸的故事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他的功劳可不止于此。1940 年,华寿俊与陈康白等一起研究出新方法,生产优质食盐,改变了陕北几千年来只能产苦盐的历史。1941 年,他与妻子王士珍从植物中提取出10 余种颜料,并成功研制出麻棉。此外,在朱总司令的鼓励下,他还研制出用银取代汞制造军火的发明,并改进了火柴、肥皂、挂面、糖等物品的制作工艺……
建国后,华寿俊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副院长、陕西天文台党委书记、陕西省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等职,为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组建科研机构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96 年,华寿俊在西安逝世。
纵观华寿俊一生,正是他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党忠诚,对科技事业执著,铸就了他生活上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对待科技事业一直保持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