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卢有伟 林锋
摘 要 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种植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年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油茶种植中,油茶生长及产量会受到油茶种植密度的影响,在对种植密度及株行距进行合理调控的情况下,可确保油茶获得更好的光照和更均衡的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油茶产量和提高油茶品质。为给油茶种植提供参考,对油茶的种植密度与株行距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油茶密林调控与种植密度选择技术的应用,并介绍密度调整后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油茶种植;密林调控;种植密度选择;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62
油茶属于南方主要经济树种,其榨出的油中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且含有较多胆固醇,属于优质食用油,颇受市场欢迎,因此油茶种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广西是我国油茶主要产区,2023年,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油茶种植任务800 hm2,截至4月底,林场完成油茶种植566 hm2,完成率70.8%,其中场内油茶种植完成率90%,进度在广西区直国有林场中位居前列。广西国有高峰林場油茶种植中,应做好油茶密林调控工作,并合理选择种植密度,以实现高产增收的目标。
1 基本概况
近年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坚持生态立场,以提高林分综合质量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油茶种植工作。截至2020年,高峰林场油茶总面积306.93 hm2,其中“双千”计划133.33 hm2、“双高”示范基地17.47 hm2、香花油茶示范基地13.88 hm2、油茶采穗圃21.80 hm2。在油茶种植环节,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将重点放在了种植密度与株行距调控上,进一步提升了油茶种植水平。
种植密度表示的是单位面积上油茶的株数,较为常见的种植密度为每667 m2500株,或每667 m2 800株等。结合油茶生长特性等因素,每667 m2种植
1 000株属于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具体密度的确定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可确保油茶树接受充足的光照,促进树冠良好发育。株行距表示的是油茶树间的横纵向距离,较为常见的株行距有3 m×2 m、2.5 m×1.5 m、2 m×1 m等,其中2 m×1 m的规格应用较为普遍。合理的株行距,能够使油茶树根系拥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并且通过高效利用林地,获得较高的产量。
2 高峰林场油茶密林调控与种植密度选择
2.1 油茶密林调控
2.1.1 油茶密度标准
油茶林密度较高时,会对油茶林分生长造成影响,容易出现油茶低产的问题。当覆盖度超过75%时,可将其划定为高密度油茶林。1)幼林标准密度。油茶栽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林覆盖度会不断增大。若幼林生长至第4年时,覆盖度未能超过15%,则表示其生长情况不佳,需要重点做好水肥管理工作,避免幼树长势虚弱;若覆盖度超过24%,表示幼树长势良好,需要做好密度调整工作,使定植株数处于合理范围内(见表1)。2)成林标准密度。进入盛果期时,油茶生长量逐渐趋于高峰,只有在合理的密度下,才会获得较高的产量。若油茶成林密度在65%以下,表示林分偏稀,不用加以调整;若林地中存在空地现象,应做好补植工作。当密度为85%时,表示林分质量较佳;超过这一数值,则需要进行调整。
2.1.2 密度调整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油茶种植中,应实时掌握幼林密度情况,当未满足标准指标,或存在空地问题时,需要及时补植[1]。林场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缺苗位置标记工作,对于长势较弱的幼树也需要替换成长势良好的树苗。补植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在标记位置挖出种植坑,规格为40 cm×40 cm×30 cm。挖好种植坑后,将有机肥作为基肥均匀撒入坑内,施用量为1 000 g·坑-1,拌匀。补植选择同龄生、达到II级以上规格的油茶苗木。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补植,苗杯用水浸透后,放置在种植坑边。种植时先将无纺布袋子去掉,再在种植坑中垂直放置,确保苗木根部舒展,然后覆土。覆土高出杯面4 cm,并压实。油茶补植后,确保其密度符合标准要求,不存在大面积空地。
油茶成林密度应为65%~75%。当超过75%时,需要对密度做出适当调整,确保油茶生长能够获得良好的水肥及光照条件,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若发现存在过密问题,需要进行疏伐,将长势好的油茶树留下,及时将长势不佳的油茶树移除。此项工作环节,可选择人工结合机械的方式,避免伤害到需要留存的油茶树。密度调整后,需要将林地清理干净,避免其中存在较多杂物。对于林地中由于油茶长势不佳而对全林密度产生影响的,需要全面开展现场评估工作,若林木存在培育价值,可选择强化水肥管理等措施,促进树木生长,尽快恢复长势;对于不存在培育价值的树木,需要及时清除补植。
2.2 密度选择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从多年的油茶种植经验种植得出,通常情况下,油茶株行距在1.0 m×1.5 m时,可获得最高的产量,每公顷产量在7 700 kg左右。当株行距为2.0 m×3.0 m时,油茶产量最低,每公顷为800 kg左右。林场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造林密度的科学选择[2]。要确保初植密度与定植密度处于合理范围,由于油茶生长速度较慢,初植密度可适当增大。对于坡度在15°的林地,实施全面整地,保证行距为3.5 m,株距为2 m,667 m2种植数量为96株,实施标准化种植,便于后期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坡度在15°以上的林地,实施带状整地,确保带宽为3 m,形成内低外高的斜面,坡度保持在5°。在距离外埂1 m的位置种植油茶苗,株距保持在2.5 m,种植数量为每667 m290株左右。完成造林工作后,需要留出2%的备用补植苗木。造林10年左右,开展间伐工作,确保林木数量为650~850株·hm-2。
3 密度调整后的管理工作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油茶密林调控与种植密度选择过程中,还应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3.1 整形修剪
林场完成油茶造林工作后,当苗木生长至80 cm时,需要开展定干工作,并结合苗木长势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枝。林场工作人员应选出4个左右方位合理、长势良好的分枝,将其培养成主枝,间距应大于等于5 cm,
并且在主枝木质化后,确保每个主枝上存在3个长势好的分枝,将其培育成副主枝[3]。开展修枝工作时,应紧贴树干,确保切口光滑。将病枝、弱枝、枯枝剪掉,同时在林地外集中烧毁剪掉的枝条,避免出现病虫害问题。修剪时间可选在12月至次年2月,通过合理修剪,确保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圆头形(见图1)。
油茶造林5年后,应在油茶果收获后至春梢萌动前,开展整形修剪工作,对密度进行科学调整。遵循剪弱留强、剪密留稀的原则,将病虫枝、徒长枝、寄生枝等剪除。确保枝条均匀分布,具有良好的透光及通风性。疏伐过密的油茶林,避免枝叶相互重叠,郁闭度保持在0.7~0.8。林场工作人员应结合油茶树长势、树形,选择科学的修剪方法,即浓密的适当重剪,稀疏的轻剪;树冠下部和内膛适当重剪,树冠上中部和外缘轻剪;长势弱的适当重剪,长势旺的适当轻剪。不可选择相同的修剪方式处理所有林木。
3.2 垦复
垦复属于油茶种植中较为关键的工作内容,油茶成林垦复工作开展时,具体时间应选在油茶果收获后,垦复频率应控制在2年1次、深度保持在20 cm、垦复带宽应保持在100 cm。通过科学垦复的方式,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蓄水蓄肥能力,为油茶高产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操作中,可结合林地坡度,选择带垦及扩垦的方式,其中带垦方式适用于坡度低于25°的林地,使草根暴露在外,并将翻出的土块打碎;扩垦的方式适用于坡度超过25°的林地,需要以原坑为基础进行扩垦,深度与半径分别为20 cm、40 cm。
3.3 施肥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开展施肥工作时,需要做到科学施肥,确保肥料用量合理。肥料施放环节,林场管理人员应进入现场进行施肥监督,确保施肥科学性与合理性。林场若想实现油茶增产目标,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科学确定施肥量、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具体可选择以下施肥措施。1)幼林施肥过程中,施肥频率应为每年2次,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第一次施肥时间选在3—4月,施入三元复合肥;第二次施肥时间选在11月至次年1月,主要施入生物有机肥料[4]。选择沟施的方式,油茶根部与施肥沟间的距离应超过30 cm。2)成林施肥中,施肥频率应为每年3次,第一次施肥时间选在11月至次年
1月,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第二次施肥时间应选在3—4月,施入m(N)∶m(P2O5)∶m(K2O)=15∶15∶15的复合肥;第三次施肥应结合油茶生长情况等因素,选在夏季开展施肥工作,如果油茶树叶发黄且有较大的果量,可多施入一些生物水溶性复合肥。施肥时,在树冠投影外侧挖出环状施肥沟,均匀混合泥土与化肥,覆土踩实。通过这种施肥方式,为油茶树根部提供足够的养分,促进根系生长。
林场工作人员在施肥环节,需要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施入量不合理降低油茶产量;应结合油茶生长情况,以优少差多为原则进行施用。通常,每667 m2尿素用量为22 kg,磷肥用量为45 kg,钾肥用量为20 kg,有机肥用量为400 kg。
3.4 病虫害防治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油茶种植管理中,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在油茶种植面积较大时,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则会快速蔓延,造成大面积感染问题,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林场应做到及时预防,并在发现病虫害问题后,做到及时处理,通过预防联合治理的方式,有效防治油茶病蟲害。
炭疽病、软腐病等,属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较为常见的油茶病害,需要进行科学防治[5]。1)炭疽病防治。当油茶林地中湿度较大且温度较高时,较易发生炭疽病,5月左右为常见的发病时间,8月左右为该病害的暴发期。油茶患炭疽病后,落叶、落果严重。防治环节,可选择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实施喷施防治,间隔15 d左右,再喷施一次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2)软腐病防治。防治软腐病时,需要及时修剪发病的植株,将病叶、病枝、交叉枝剪去,并将修剪下来的枝叶带至林外烧毁,消灭越冬病菌。也可选择化学防治的方式,按1∶1的体积比混合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施防治,隔3 d喷1次,连喷3次,可有效控制病源。
该林场在油茶种植中,会出现蓝翅天牛、油茶毒蛾等虫害。1)蓝翅天牛防治。蓝翅天牛幼虫可选择90%敌百虫500倍液加以防治;选择20%果乳劑500倍液,防治该害虫的成虫。实际防治环节,也可选择相应的物理防治措施,成虫羽化期间,在每天10:00前及16:00后,巡视茶树上部叶背,捕捉成虫;也可借助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以获得更好的除虫效果。2)油茶毒蛾防治。可选在每年4月中下旬或者7月上中旬,用0.2%阿维菌素2 500~3 000倍液或0.36%苦参碱乳油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病虫害时,林场工作人员应同时做好水肥及土壤管理工作,促进油茶健康生长,增强油茶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此外,林场人员应及时剪除病虫害枝,减少害虫及病菌数量,为油茶树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
4 结语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近年来逐渐加大油茶种植力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在油茶种植过程中,需要关注种植密度这一关键内容,以提高油茶产量及品质。因此,林场需要做好油茶密度调控工作,并且在油茶造林环节,合理选择种植密度,通过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不断提升林场油茶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芳,杨波,刘海保,等.油茶栽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23,51(2):55-59.
[2] 吴英俊,邱伟清,张晓勉,等.基于密度调控的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23,49(4):31-33.
[3] 吴鹏飞,姚小华.种植密度对普通油茶炭疽病病害发生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3):455-460.
[4] 玉子娇.不同密度油茶林分效果分析[J].农家科技,2022(4):146-147.
[5] 温美君,张卫斌.油茶育苗方式及营林技术措施分析:以广西贺州地区油茶种植为例[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8):81-84.
(责任编辑:刘宁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