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营林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25

石勇

摘 要 森林是生态、社会、经济统一的多功能系统,营造林能提供丰富的林产品、改善林区人员生活质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营林管理为例,介绍了近年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营林管理的主要措施和经验,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造林营林、拓宽林业资金来源、科学分类经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精细化管理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营林管理;广西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42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林场下设13个营林分场,8个对外造林部,现有职工4 100多人,经营面积超10万hm2,森林蓄积量超700万 m3,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国有林场,被誉为首府南宁的绿色天然屏障和生态后花园。60多年来,高峰林场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培育、林下经济等产业,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林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高峰林场森林蓄积量达498.34万m3,比“十二五”期末的400万 m3净增加98.34万m3;林地生产力由65.7 m3·hm-2增加到73.5 m3·hm-2,净增加7.8 m3·hm-2;场内乡土珍贵树种比例达56%,乡土珍贵树种苗木平均成活率达90%,桉树苗木平均成活率达95%,全场混交林比例由11.8%提升至24.6%;投入科研经费1 800多万元,推进各级科研项目30项。林场还积极建设科技示范林,大力开展速生树种、乡土珍贵树种等试验示范点,逐步提高了林场营林水平。同时,速丰林产业迅速崛起,扩大了林场经营规模,为满足下游人造板原材料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建设生态广西的有力支撑、和谐家园的绿色屏障。

1 主要措施和经验

1.1 逐步完善营林管理机制

林场高度重视营林工作,加强森林经营规划,将营林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1)各营林单位与林场签订营林生产质量管理责任状,技术员、护林员全员上山督导民工作业,每年植树高峰期(3—5月)技术人员人均加班12 d,抢抓造林时机,合力完成营林目标任务。2)实行营造林季节工作例会制度,实时掌握营造林进度,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修正营林生产计划,2019年以来,高峰林场每年都能提前并超额完成营林目标任务。3)实行林场年度营林生产任务挂图作战、进度上墙制度,坚持生产进度每周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提振各营林单位高质量发展精气神。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岗前培训懂常识、岗中检查排隐患、岗后总结找不足,保证生产安全事故不发生;细化跟班作业管理流程,做到安全、技术、质量监督三到位,不断提高营林生产质量。5)加快营林信息化管理步伐,完成了森林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设计。6)完善木材产销管理,修订林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制度,细化落实各部门产销监管责任。

1.2 强化营林生产监督检查

营林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及时发现营林生产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总结亮点、经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1-3]。高峰林场营林质检组增加人力、加班加点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努力缩短工序报检、验收周期,推动营林工序迅速开展。为解决营林技术问题,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科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种植现场指导、教学造林技术,规范营林工序,监督造林质量,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2022年上半年,共派出200多人次开展营造林质量专项检查。完成营造林抽检2.31万hm2,抽检率48.2%,合格率99.37%,并开具6张整改、返工通知单,整改面积145.96 hm2。

1.3 重视森林繁育

1)完善营林技术规程,着力加强营林新技术运用,适当调整造林密度,实施精准布点挖坎,推广使用保水剂造林,构建高效的苗木运输渠道,增加剪根、浆根、施放保水剂、淋水等抗旱保苗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2)开展机耕整地造林试点,推行松杉及阔叶树种造林施放基肥,促进林木生长。做好苗木防寒保暖,开展机器打坑、植苗管植苗等试点工作,施工效率明显提高。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有害生物成灾率0%、无公害防治率100%、测报准确率100%。

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保障下,乡土珍贵树种苗木平均成活率95%,桉树苗木平均成活率98%。2022年林场中心苗圃培育苗木782.84万株,其中桉树组培苗500.00万株,杉木51.00万株,乡土珍贵树种38.23万株,油茶苗木191.30万株,其他苗木2.31万株。

1.4 提高人员培训实效

林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参与营林生产的员工除林场现有技术人员外,大部分为周边村镇的农户,这些人员普遍对营林政策不熟悉、种植业务不熟练[4]。为提高工作效率,高峰林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人员进行指导,对营林生产任务总目标、相关程序、低产林改造、新造林、退化林修复等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参与人员对营林生产工作做到“脑中有弦、肩上有责、心里有数、手上有招”,推进造林任务取得实效。为保证苗木存活率,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对苗木保管、移栽前后管护、苗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1.5 强化林区管理

严禁开矿、毁林开垦、土地整理等毁林现象,降低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重视防火外站、瞭望塔建设,在队伍、机具、通讯等配备上实现了规范化,落实了区域包保制度、联防制度,有效确保了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经常性开展资源林政巡防工作,防止乱砍盗伐、侵占破坏林地、掠青折枝等违法行为。

2 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2.1.1 树种结构不合理

1)林场优势树种以速生桉为主,其中场内速生桉面积、蓄积分别占总面积、总蓄积的48.3%、65.4%;场外速生桉面积、蓄积分别占总面积、总蓄积的85.0%、84.0%。2)乔木林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①纯林多,混交林少。场内混交林比例为24.6%,仅为广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值的55%。②用材林多,珍稀树种少。人工林以桉树、杉木、马尾松纯林为主,一般用材多,珍稀樹种少,场内珍稀树种仅占4%,树种结构较单一,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差,森林病虫害多发。③中幼林、小径材多,成熟林、大径材少。成熟林与中幼林比重为1∶5,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可采伐林不足,经济效益不高。

2.1.2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1)根据第五次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结果,林场只有56%的林分达到丰产林标准,一般林和低质低效林占44%,中幼龄林占比高。2)高峰林场的桉树普遍5年就采伐利用,未达到最佳采伐期,导致桉树平均出材8 m3/667 m2,出材量低。场内商品林中小径材占比高达95%,整体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2.2 资金投入不足

各级政府造林绿化投入资金总量不足、政策补助标准低、配套资金不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峰林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桉树纯林改造,营建阔叶树种混交林等,单位面积营林投入大幅提升,但营林投资回报期长,各级补助资金占林场营林投资比例较小,无法彻底解决林场资金压力。

2.3 营林规划不科学

高峰林场占地面积大,场内林地条件差异較大,但目前全场执行统一的营林技术规程和营林投资单价,没有根据林地位置条件、立地条件等科学制订分类经营实施方案,采伐年龄也不以经济成熟为依据,既不利于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也不利于林场增收。

2.4 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缺乏科研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断档严重,资源管理和队伍管理建设不完善,职工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接纳吸收能力较差。

2.5 森林管护措施不到位

1)由于场外林地流转困难、布局分散,导致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管护措施不到位,森林抚育不规范,施工监管不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不到位,进而造成森林病虫害频发,给林场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资源、经济损失。2)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等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森林公安长期承担着林业行政处罚的主要职责,林场内部未设立单独的行政执法队伍,造成行政执法工作被动,林业综合执法工作不能适应林场森林资源安全保护的需求。

3 措施建议

3.1 科学造林营林

1)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树立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科学制订实施方案,精准施工作业[5]。2)优化林木布局,积极调整苗木培育方向,营造乔木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培育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特色苗木,以减少林木病虫害的发生率,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3)通过人工造林、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等措施加大对大径级材和乡土珍稀树种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到适地适树。4)有序更新成熟林和过熟林,科学合理调整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面积比重,优化龄组结构。5)科学经营林地,采取更换树种、修剪复壮、补植等营林措施,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切实解决林业经营粗放、林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3.2 拓宽林业资金来源

1)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在林木良种、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生态修复、灾害监测、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等方面,结合中央财政抚育补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深入联系“双重”项目及国家储备林、油茶“双千”计划等林业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级财政的林业项目补助资金,发挥各级资金合力,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2)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有效衔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3.3 科学分类经营

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科学划分经营类型区,科学合理地培育、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6]。1)商品林根据立地条件等再次进行细化分类,不同经营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策略和营林投资,确保商品林在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集约经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2)积极探索提升公益林林地、林木管护新机制。对融合调整后郁闭度低的国家公益林,采取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积极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碳汇造林模式,让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7-8]。

3.4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

1)加强和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内部通过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外部通过公开招聘,针对性充实重点岗位职工队伍、优化营林队伍人员配置,以各队伍成员为主,按各自分工制订详实的培训计划,在全系统中开展“外请内练”活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2)加强与涉林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3)积极争取政策支撑,合理补充和优化林场职工队伍,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

3.5 精细化管理

执行更加严格的一线管理标准,要求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营林生产各项工序,切实抓好营林质量。1)落实林木管护责任主体。对新造林登记造册,建立管护台账,明确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通过专职生态护林员实现专业化管理。2)加强林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市财政及时拨付专项经费用于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的监测防治工作,确保有虫有病不成灾。3)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强化宣传教育和火源管理,抓好消防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依法惩处森林防火违法行为。4)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违法行动。组建行政执法队伍,保持严打林区草原违规用火、非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从重从快处置到位。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已成为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围绕“增总量、提质量、强功能”的要求,通过科学造林营林、拓宽林业资金来源、科学分类经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保护森林安全,增加森林固碳量,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滔.营林措施对降低园林病虫害的影响研究[J].园艺与种苗,2021(12):46-48.

[2] 陈昌彬,程小秋.简析营林造林生产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35):57-59.

[3] 李延军,高华.强化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发展:以双辽市营林造林现状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0):44-46.

[4] 高建升.现代林业营林方法与措施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115-116.

[5] 曹文广.自然保护区森林经营质量与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以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84-85.

[6] 郎艳.定西市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15):137-138.

[7] 靳水棉.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影响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1,53(3):45-47.

[8] 王淑霞.中幼林抚育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15):143-144.

(责任编辑:张春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