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市郊区日光温室冬季水果番茄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5

朱青艳

摘 要 水果番茄口味好,适宜生食,是通过精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得到的适合作为水果食用的番茄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条件控制、栽培茬口、栽培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北京市郊区水果番茄越冬茬温室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果番茄;温室栽培;越冬茬;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05

我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5 500万吨,占蔬菜总量的7%左右。同时,由于其富含营养、美味可口、颜色鲜艳等特点,番茄成为最受欢迎的鲜食蔬菜。据测定,每100 g番茄果实中含有胡萝卜素550 μg、视黄醇当量92 μg、维生素E0.57 mg、钾163 mg,这些指标远远大于普通蔬菜。番茄的类型非常多,可以按颜色分为红果类型、黄果类型和粉果类型等,按照大小可以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水果番茄,又被称为口感番茄、高糖番茄,是众多番茄类型中筛选出的口味好且适宜生食的种类之一,是通过精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将品种的美味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得到的适合作为水果食用的番茄品种。目前市场出售的番茄品种绝大多数是抗病性强、耐存放的高产品种,适合熟食,而水果番茄的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售价明显高于普通番茄。在硬果型番茄的发源地,适合鲜食的多汁的水果番茄产品也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价格是普通番茄的3~5倍。为摸索总结冬季日光温室番茄的高品质生产技术,提高温室生产的效益,于2015年开始进行番茄的冬季生产试验,旨在满足元旦前至翌年4月人们对生食番茄的需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在选择品质好的番茄品种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大肥大水的种植观念,对番茄进行胁迫管理,再施用增进品质的有机肥料,并配套适宜的环境控制等科学管理技术,可生产出消费者欢迎的高品质番茄产品。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条件控制、栽培茬口、栽培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冬季日光温室番茄的高品质生产技术。

1 选用优质品种

应选用皮薄肉细、丰满多汁、甜酸适中、风味浓郁及基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下简称糖度)高的鲜食水果番茄品种,不宜选用硬度高、汁液少、风味淡、酸度高的品种。实践证明,京采6号、京采8号、原味1号、味多美、美味红、隋珠和小蜜等均是较好的品种。

2 选择适宜种植条件

番茄喜温暖、不耐霜冻,在寒冷冬季进行番茄生产,满足元旦、春节以及早春寒冷季节番茄的生长和结果要求,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供应市场,对节能型日光温室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其既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要有较高的透光率,因此要求节能型日光温室具备以下要求[1]。

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灌水和排水均通畅,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的地块建设温室。温室后墙、山墙厚度应在0.8 m以上。在寒冷冬季室外气温-20 ℃

的情况下,室内最低温度保持8 ℃左右。温室前采光面的不透明覆蓋物采用防雨防雪保温材料。2)温室平均采光角在30°左右,确保采光良好。3)前坡采光面采用弧形,忌二折式与一斜一立式;透明覆盖物用3块流滴性良好的紫光膜或EVA膜涂覆型流滴棚膜,留二道防风缝;风口和门口用50目防虫网封严。4)温室内侧配备深0.6 m

的防寒沟。5)10月1日前建设完温室主体结构并扣好棚膜,10月下旬及时覆盖不透明覆盖物。

3 合理安排栽培茬口

根据番茄品种的抗病毒性能和耐低温能力,结合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安排茬口,选用耐低温能力强的番茄品种和保温性好的日光温室安排越冬茬温室生产,7月下旬播种育苗,9月初定植,11月中旬到翌年5月下旬采收,在寒冷的冬季上市,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 关键栽培技术

4.1 培育壮苗

4.1.1 育苗场地及方式

在降温通风条件较好的塑料大棚或中棚内育苗。育苗前挖好排水沟,盖好棚膜和活动式遮阳网,对棚体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50孔穴盘或6~8 cm口径营养钵育苗[2]。

4.1.2 育苗基质

使用适合番茄育苗的成品商品育苗基质或将草炭、沙子、蛭石按照2∶4∶4的比例自行配制,每立方米加入生物有机肥10 kg混合均匀。

4.1.3 采用药剂浸种

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捞出用清水冲净,沥水后播种。

4.1.4 播种

穴盘或营养钵浇足水,待水渗6 h后再点种,每穴播一粒种子,盖0.8~1.0 cm厚蛭石或细砂土后喷水洇湿。

4.1.5 苗期管理

4.1.5.1 温度管理

采用分段温度管理,播种到齐苗日温控制在25~

30 ℃,夜温保持18~20 ℃;齐苗到定植前5~7 d将日温调整在22~28 ℃,夜温维持在15 ℃左右。

4.1.5.2 光照管理

尽可能保证光照充足,根据温度指标和苗子长势情况调整棚内光照,必要时采用50%遮阳网进行遮阳。

4.1.5.3 肥水管理

育苗期间保证水分供应,2片真叶时开始每周随水追施氮磷钾平衡液体肥。根据苗长势可叶面喷肥0.3%磷酸二氢钾。当苗龄20 d左右、植株3片叶左右定植。

4.2 整地施肥与定植

4.2.1 清洁田园

在前茬收获后及时将残株、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运出地块集中进行高温堆肥或集中堆放并用薄膜覆盖,注射20%异硫氰酸烯丙酯(辣根素)水乳剂20 mL·m-3,

密闭熏蒸3~5 d杀灭病虫。

4.2.2 施足底肥

每生产5 000 kg番茄需纯氮12.88 kg、五氧化二磷

4 kg、氧化钾36 kg。为获得高产并使产品风味提高,建议每667 m2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 kg或充分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5 000 kg[3]。其中2/3均匀撒施后随旋耕进入土中,其余1/3作畦时均匀施入定植沟中,同时每667 m2施入三元复合肥50 kg、硼肥5 kg。

4.2.3 整地做畦

精细整地,旋耕深翻30 cm以上,整平整细后作畦,按照1.5 m的间距作成20 cm小高畦或瓦垄畦,畦面宽80 cm,畦沟宽70 cm。采用大小行的种植方式,大行间距100~110 cm,小行(为沟背)间距40~50 cm。采用小高畦栽培的在畦上铺设双排滴灌管,还可使用银灰色地膜覆盖以减少温室内空气湿度。采用瓦垄畦的要将地膜绷紧铺平,便于膜下暗灌。

4.2.4 定植

选择阴天或者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后中午短时间覆盖遮阳网,以促进缓苗,樱桃番茄每667 m2定植2 400株左右,中果型番茄品种每667 m2为2 000株左右。定植时选择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尽量少伤根,并适当深栽。

4.3 田间管理

4.3.1 栽培环境控制

4.3.1.1 温度管理

适宜的温度和合理的温差是保证水果番茄口感的基本条件,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温度管理指标。管理温度指标为缓苗期白天28~32 ℃,夜间18~20℃;开花着果期白天23~28 ℃,夜间15~18 ℃;结果采收期白天23~30 ℃,夜间15℃左右。适宜的温差为8~10℃,可通过遮阳网、保温棉被收放及临时加温措施进行调节,尽量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

4.3.1.2 光照管理

在水果番茄全生育期必须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番茄的光饱和点在7万勒克斯,而冬季日光温室内光照强度只有3~4 lx,因此只有创造较强的光照条件,才能使植株健壮生长,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进入11月,应经常清扫膜面,尽量增加棚膜的透光率。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早揭晚盖保温被,延长植株见光时间,阴雪天气的中午短期打开保温被使植株见散射光。生产中及时打掉下部老叶病叶,增加植株采光。

4.3.1.3 湿度管理

根据不同生育期湿度需求和病害控制的需要,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着果期60%、结果采收期45%~60%。可通过地膜覆盖、滴灌或膜下暗灌、通风排湿以及温度调节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

4.3.1.4 增施二氧化碳肥料

在果实膨大期每667 m2悬挂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袋20~30袋,悬挂高度1.5 m左右,每40 d左右更换一次,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4.3.2 吊蔓整枝

采用塑料绳吊蔓来固定植株,采用单干整枝方式,每隔3~5 d顺时针方向绕蔓一次,植株生长期间及时去除侧枝和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每株留6~7穗果,长至预定果穗时,上面留2~3片葉摘心。

4.3.3 授粉管理

当棚内20%群体开花时放熊蜂来辅助授粉,每667 m2

放1箱,每45 d更换一次;也可采用振荡授粉器来辅助授粉,在每穗花开放3~4朵花时采用振荡授粉器进行振荡授粉;若采用生长调节剂喷花或蘸花授粉时,应在晴天10:00前完成。采用药剂蘸花处理时要注意以下5个问题。

1)每朵花蘸一次或每穗花喷一次(一穗花中有4~5朵同时开放时喷花)即可,不要重复。2)要有连续性,即一旦蘸花或喷花,要朵朵蘸或穗穗喷,否则会造成生长不齐。3)用生长素处理的时期要掌握好,在花朵半开放时进行,过早易出现僵果,过晚花梗与花柄之间会出现“离层”,处理作用不明显。4)处理部位为花梗与花柄相接处。5)浇水追肥要适当提早,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

4.3.4 疏花疏果

着果后尽早疏去多余的花和果实,同时去掉畸形、过大或偏小的果实,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大果型品种和中果型品种每穗留果3~4个,樱桃番茄品种每穗留果12~20个。

4.3.5 合理浇水

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暗灌的方式, 定植时浇足水,然后严格控制浇水,待第一穗果长至3 cm大小,第二穗果着果后开始浇水,以后控制植株不缺水即可。依据土壤墒情及秧苗长势,膜下滴灌坚持少量、勤滴的原则[4],以后控制植株不缺水即可。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每次每667 m2浇水量为10 m3左右,膜下暗灌浇水方式每次每667 m2水量20~25 m3,切忌大水漫灌。结果期维持土壤最大持水量60%为宜。在果实达到绿熟期时,晴天情况下控制浇水至植株上午叶片轻度萎蔫、下午恢复,胁迫管理以提高果实糖度。

4.3.6 科学追肥

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平衡施肥,尤其要保证钾肥充足供应。当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根系吸收养分能力旺盛,此时养分供应十分重要[5]。果径长至3 cm大小时开始追肥,追肥过早会促使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过晚追肥会影响果实膨大而降低产量。

追肥可以随水施用有机液体肥料(氮、磷、钾比例为5∶2∶8),每667 m2每次用量10~12 L,以后每穗果长至3 cm大时都要及时追肥一次。也可采取开沟或开穴方式每667 m2追施充分腐熟的麻渣、花生饼等饼肥60~100 kg,但要提前7~10 d施用,在植株拉秧前

30 d停止追肥。

在果实膨大期可随水施用液体生物菌肥3次,每次用量0.5 L,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果实生长,提高品质。

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4~5次禾命源植物酸(改进品质型-中国科技下乡团推荐)450~500倍液,增进果实品质和风味;也可喷施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0.5%浓度的尿素混合液,或喷施其他海藻酸、腐殖酸等有机肥料,以快速补充营养,尽量喷洒在叶背面以利于吸收。

4.4 采收

适时采收既能提高商品率又能防止果实坠秧而影响植株继续结果。当番茄果实转色70%~80%时采收最为适宜,尤其是京采6号番茄,采收过晚容易导致果实风味变淡,且果实的货架期短。最佳采收时间为晴天的清晨;采摘时最好带果柄采收,以有效避免裂果发生,装框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果实损伤而降低商品质量。

5 病虫害防治

北京市郊区影响日光温室冬季水果番茄生长的主要病虫种类是黄化曲叶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和烟粉虱,偶有蚜虫发生,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防控”新理念进行全程绿色防控,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5.1 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

该病为番茄毁灭性病害,发病后防治难度较大,宜采用无病苗,在育苗和定植前,棚室采用20%辣根素水乳剂1 L/667 m2兑水2~3 L借助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施药并密闭熏蒸12 h,彻底杀灭棚室残存传毒烟粉虱。育苗和生产期间通风口和人员通道设置50目以上防虫网,严防外界烟粉虱带毒进入传播;对于原味1号等易感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应适当提前或延后种植茬口,使易染病的苗期和幼株期避开烟粉虱发生盛期,育苗期和生产前期采用遮阳网覆盖;发现零星病株可选用植物诱抗剂0.5%氨基寡糖素水剂300~5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控制,并注意重点做好烟粉虱防治,防止病毒传播扩散。

5.2 晚疫病防治

11月进入晚疫病发病期,温室内昼夜温差加大,夜间容易结露,需加强温室通风;发现中心病叶、病株及时清除带棚外用塑料袋或薄膜密闭后,加入少量20%辣根素水乳剂熏蒸杀灭处理;发病初期在清除中心病株、中心病叶后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500~3 000倍液,或每667 m2用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10~20 g,或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喷雾。最好采用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防治,施药后适当提高管理温度,可以更好地控制病害。

5.3 灰霉病防治

可采用覆盖地膜降低棚内湿度,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农业措施来预防。进入12月以后,未进行棚室消毒的温室可能发生灰霉病,发病后需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等病残组织,并配合通风降湿和药剂防治。可选用5%香芹酚可溶液剂1 000~1 500倍液,或

1.0亿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或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或22.5%啶氧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25%啶菌噁唑水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1 500~2 000倍液,或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2 000~3 000倍液喷雾灰霉病防治。植株茂密时选用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施药效果更好。

5.4 烟粉虱防治

发生较轻时每667 m2可悬挂40 cm×25 cm黄板20~30块诱杀成虫,40~50 d更换一次。药剂防治需注意轮换交替用药,可选用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 000~8 000倍液,或30%吡丙·噻虫嗪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或30%吡丙·呋虫胺可溶液剂800~1 000倍液喷雾,采用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效果更理想。若有条件可在烟粉虱成虫低于50头/百株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00~500头/百株,10 d左右放1次,连续放蜂3~4次,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增长,在防治烟粉虱的同时可以兼防蚜虫。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节能型日光温室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62.

[2] 曹玲玲.蔬菜集約化穴盘育苗技术图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0.

[3] 赵永志.北京肥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171.

[4] 尹飞虎.滴灌:随水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40.

[5] 赵永志.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90.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