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4-05-25

黄庆安

摘 要 新时期背景下,党中央与国务院为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出台并实行了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也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的重点内容。基于此,以马山县为例,重点阐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8.030

1 退耕还林工程成果

在马山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各项建设任务的进展十分顺利,而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生态与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且实际成果理想。马山县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且达到了不反弹的效果。在补植补造项目开展以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质量有所提升,使工程项目的造林符合标准要求,且保存率与我国检查验收的标准相吻合[1]。

第二,退耕地经济效益增加,提升了退耕农民经济收入。在此过程中,通过工程项目后续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抚育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嫁接与整形改造的目的,且经济成效显著。

第三,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带动林果产业的发展,全面增强了地方特色林业产业的进步。截至2016年底,在退耕还林工程与巩固成果项目的作用下,县城内速生丰产林的用材林基地已超过了6.1万hm2,而经济林基地也达到了4 000 hm2。在此基础上,生态旅游、林果产品的加工、农家乐等多样化的后续产业格局形成,为农民就业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农户林果经营管理效果明显增强。在定期开展退耕农户林果管理与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很多农户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林果管理技术,使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强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2]。

第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子项目,即林下经济发展成绩突出。马山县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长期开展的过程中,林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合作社发展迅速,最明显的就是中药材的栽培、畜牧养殖业以及林副产品加工等,经济效益明显,农民人均收入有所提高。

2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理想的發展成绩,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巩固成果方面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推动退耕还林巩固成果项目的有效发展,就一定要正确认知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1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优势明显降低

目前阶段,国家在农民种粮植补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中不断加大了支持的力度,且粮食的价格有所提高。但在工程二轮补助中,补助的资金却由230元/667 m2下降到125元/667 m2。由此可见,退耕还林政策的优势已呈现

下降趋势,使部分地区的群众政策性地返贫现象逐渐增多[3]。2014年起全国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虽然政策有所改革,在资金补助方面有了部分提高,但还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而且工程期限比前两轮缩短了三年,不利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

2.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投入不到位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投资量极大,且实际涉及的领域宽泛,周期也相对较长。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马山县部分经济效益林的占比率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获取。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始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要不断增加投入的力度。

2.3 管理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度低

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因而在初期实行的时候,很容易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但在后期管理与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素质水平不高且数量极少,同时退耕农户所采用的分散经营管理不断增加了成本,而农民的投入激情下降[4]。在此基础上,农民接受现代化技术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技术水平也不高,在粗放经营模式下,管理效果不理想且经济效益不高,对于后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成果巩固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4 科技支撑力度不到位

首先,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在后续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投入严重缺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具体表现在新品种与新技术方面,而且技术的更新速度十分缓慢。

其次,技术推广体系严重落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技术推广管理体系始终选择使用的是计划经济模式,经费严重缺失,且新技术与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体系也并不完善。

最后,标准化与无公害生产程度有待提升。在此过程中,对于标准化生产的认知程度不到位,且社会普及程度也不够。与此同时,标准机制不完善也不健全,特别是在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农产品加工标准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与改进。在此基础上,绿色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建设相对落后,且组织化效果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质量。

3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可行性建议

3.1 适当增加国家的投入力度

第一,国家应适当地提升退耕还林补助的标准,并积极构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退耕还林补偿体系。在此过程中,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应跟随物价以及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变化进行转变,应每间隔特定的年限,采取动态性的调整措施。

第二,对巩固成果专项建设方面的后续产业项目,需要适当地提高补助的标准,进而增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巩固效果[5]。

第三,退耕还林巩固成果后续产业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虽然巩固成果项目的建设即将到期,但在退耕还林方面,林业基地的建设与抚育经营等多个项目的建设仍需要继续贯彻与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将巩固成果的二期项目规划及时启动,在投资方面要加大力度,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时间得以有效地延长。endprint

3.2 信贷扶持政策的建立与健全

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项目应与相关金融部门合作,科学合理地研究并制定出能够支持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的有效策略。这樣一来,可实现担保方式的有效拓展,合理地规划与制定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最终构建森林资源的评估机制。在此基础上,应将林业生产较长周期的特点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而金融部门则应尽量提供周期较长且利息较低的贷款,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并且提供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6]。

3.3 税收支持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与后续产业来说,其社会公益性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其主要的服务群体就是基层农民,最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的周期较长,见效很慢。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对于从事养殖行业、种植行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是个人,应免征或是减少所得税的征收,将优惠政策的实行时间确定在4年左右。

3.4 构建完整的服务机制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关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协调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应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并进一步讨论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巩固成果的具体因素,这样才能确保后续产业实现全面健康地发展。

其次,对不同种类的专业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给予大力扶持,并严格地规范经营行为,适当调整并协调价格,有效地调节利益纠纷[7]。通过以上方法,能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同时在生产加工与产品营销等方面也同样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服务。

3.5 建立巩固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建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结束后,转入国家级公益林长期保护,享受国家公益林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地区,经济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退耕还林工程结束后,为了避免农民复耕复垦,有必要建立巩固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3.6 不断完善科研与推广机制

应尽量增加新技术应用以及推广的力度,特别是在具有发展前景以及高经济价值的退耕还林工程方面,有效培育人工资源,通过科学发展加工利用重点技术的方式,实现有效地合作并进行攻关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使得退耕还林工程巩固成果的后续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同样也保证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优化。

4 结语

以马山县退耕还林工程巩固成果项目为例,阐述了工程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巩固成果项目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与策略,主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国内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薇,孟光勇,李国旗,等.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13(13):11-15.

[2]蒙文选.纳雍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问题与建议[J].大科技,2014(28):267-268.

[3]刘志炜,米雪,肖永青,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4,46(3):36-37.

[4]吕亚强.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绿色科技,2016(1):51-53.

[5]李文科,夏元波.宁强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3(8):8-10.

[6]岳西阁,刘河新.伊犁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的调整建议与调研新观察[J].防护林科技,2012(3):74,115.

[7]古丽娜尔·玉素甫,刘河新.新疆伊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问题新挑战的调研探析[J].防护林科技,2013(6):88,112.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