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黄程
摘 要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甘蔗种植项目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是由于其能顺应市场需求,也是由于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种植技术应用和田间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控制维度和管控要求形成平衡关系。基于此,分析甘蔗种植技术,集中阐释甘蔗田间管理的应用方式,旨在为种植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甘蔗种植;技术体系;田间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01
甘蔗是一种温带种植的水果,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以及光照充足的地带,近几年,台糖等品种是甘蔗种植的主要品种,基于此,在栽种和生产加工层面逐渐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只有有效平衡经济效益和种植效果,才能充分发挥种植的技术优势。
1 甘蔗种植技术概述
1.1 优化甘蔗种植技术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近几年,甘蔗种植成为了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广西等地的支柱产业,其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种植栽培管理落后,导致产量和效益出现了降低的问题。若要集中解决实际经济收益,就要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机制,确保管理要求和管控措施符合标准化模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甘蔗种植,在科技人员和相关领导的共同努力下,保证技术经济指标能得到有效维护,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大约14~18个月,但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12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仅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8、9月,春植甘蔗以2、3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11月到隔年的4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在分析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集中分析总成本,还要深度整合和处理投入产出,结合科研投资收益率,提高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的可行性,确保适用性和效果性符合实际标准,并且建立更加系统化的高产稳产体系,运行高效处理机制和应用体系。总之,基于甘蔗种植技术的优化,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1]。
1.2 甘蔗种植技术的实施要点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效安排相关实施机制,确保整体研究效果和种植要求发挥实际价值。第一,要选取适宜品种,主要是新台糖22号、柳城05136、桂糖42、桂糖46等品种。这些品种糖分高,具有较大的优势,经济价值也较高。第二,要保证甘蔗种子留存,在相关操作中,每667 m2地要留种700~800 kg,可播种4 000~5 000 m2,保证留种操作符合标准。第三,整地施肥中,每667 m2施100 kg复合肥料、30 kg碳酸氢铵等,提高施肥效果,减少虫害侵袭概率,提高施肥效果和防治有效性,保证拌料的有效性[2]。在选种时,剔除有虫害问题的蔗芽,提升处理效果,有效优化品种种植。第四,要利用除草盖膜技术,确保施肥和运行效果的最优化。盖膜时,保证其紧贴土壤,利用细碎土密封,保证土壤湿度达标后,落实更加有效的种植技术。只有保证技术结构和应用要点的完整,才能提升整体种植效果,确保控制模型和管理系统的完整性,积极落实系统化的种植技术和应用体系。
2 甘蔗田间管理方式
2.1 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化
在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化中,要综合分析机具和作业质量,保证项目得以有效实现。
第一,要集中分析和综合管理机具,甘蔗松土除草要求利用75 kW以上的轮式拖拉机,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有效选择和优化控制机械,不仅要调整不同连接点和支架的润滑效果,也要提前补充润滑油。针对聚集零配件处理过程,主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调整机制,保证更换和修复的及时性[3]。另外,甘蔗种植对于施肥培土机的要求也较高,为75~88 kW,技术人员要对施肥作业机械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管理,保证四轮驱动机械的液压快速结构能符合实际标准。要系统化分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以及支承装置。
第二,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也要提高机械作业质量,确保控制模型提升管理效果,相关质量参数也要符合标准,其中,松土除草时,开沟深度要控制在8~12 cm,开沟深度控制在85%以上,出土率在90%以上,甘蔗损伤率在3%以下,除杂草覆盖率85%以上;施肥培土时,开沟深度要控制在18~22 cm,开沟深度控制在85%以上,出土率在90%以上,甘蔗损伤率在3%以下,除杂草覆盖率95%以上;破垄施肥时,开沟深度要控制在18~22 cm,开沟深度控制在85%以上,出土率在90%以上,甘蔗损伤率在3%以下,肥料覆盖率在98%以上[4]。
2.2 甘蔗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
在田间管理中,要积极践行有效的管理要求。第一,埋肥。对于宿根蔗,要在6月初进行埋肥操作,而对于春植蔗,则需要在6月中旬利用开沟埋施或打眼埋施的方式埋肥,其中,要利用甘蔗专用复合肥100 kg,提升复合肥的处理效果,确保整体管理效果的优化[5]。第二,虫害防治。甘蔗生长在6月份以后逐渐趋于放缓,需要种植人员强化施肥管理,才能有效防止螟虫、甘蔗蓟马虫害。正是基于良好的光照和充足的氮肥,要建立针对性的防治机制,确保整体种植效果的最优化。同时,防鼠害、两次蚜虫防治也十分重要。第三,甘蔗成熟体系中,一般早熟品种在11月中旬可以实现收获期,保障处理质量效果的最优化,避免甘蔗原料的过度浪费。在实际管理中,要结合当地情况,确保相关存储体系符合实际条件、环境需求,采取有效的贮藏方式,充分结合露地存储和地窖存储,保证存储质量的整体效果,通过选用适宜的甘蔗贮藏方式确保甘蔗存储时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第四,要积极落实砍收和存储机制,充分结合不同的管理措施,确保对早熟品种的有效管理,提高其实际价值。需要种植人员和田间管理人员在冰冻之前完成砍收和存储,并且保证处理效果的最优化,由于甘蔗存储时要贴合实际条件和环境需求[6]。因此,要在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升级贮藏效果和控制维度,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要求之间的稳定性,也要对露地存储、地窖存储等下过进行集中控制,提高管理维度,保证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2.3 强化甘蔗田间管理对产量的影响
在田间管理机制优化过程中,不仅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影响,也能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确保控制维度和管理模型的优化。只有强化田间管理,才能减少甘蔗病害问题以及除草施肥产生的不良影响,结合有效的栽培技术,能在实现整体种植产量优化的基础上,确保种植和环境的匹配,真正满足争产增收的效果[7]。
3 结语
在甘蔗种植中,要积极践行系统化养殖要求,结合自身管理系统提高种植效果和高产增收实效性,不仅仅要对其进行技术革新,也要保证田间管理的实效性,真正从经济效益出发,升级种植體系,有效管理种植。在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中,要结合甘蔗栽培技术和地方实际特征,确保技术维度和控制要求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积极践行高效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种植发挥其实际价值,更好地满足实际种植需求,为甘蔗种植的综合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光.2CZ-21型甘蔗种植机机架的力学分析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5,38(01):87-88,131.
[2]赵映,肖宏儒,许立明,等.广西甘蔗机械化种植发展现状、新趋势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383-387.
[3]王盛,李明.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甘蔗种植机械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39(06):198-201.
[4]刘银妹,韦丹芳.甘蔗种植与壮族社会文化变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果怕屯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5(03):40-45.
[5]马尚杰,裴志远,汪庆发等.基于多时相环境星数据的甘蔗收割过程遥感监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4,27(03):215-219.
[6]王文治,杨本鹏,熊国如,等.带黑穗病菌蔗种的种植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4,35(09):1683-1687.
[7]谭宗琨,吴良林,丁美花等.EOS/MODIS数据在广西甘蔗种植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的应用[J].气象,2014,33(11):76-8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