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李文恩 盛修建 赵建清 孙超 杨广信
摘 要 饲料是维持蜜蜂生命活动和群势发展所必需的。蜜蜂饲喂的方式、时间及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等掌握得是否适当,对蜜蜂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在35 ℃条件下,对蜜蜂饲喂配方A和配方B两种不同的饲料,通过对蜜蜂的存活率的对比,发现饲喂配方A的实验组蜜蜂比饲喂配方B的实验组蜜蜂寿命长。
关键词 蜜蜂;饲料;温度;寿命
中图分类号:S89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77
1 蜜蜂饲喂
1.1 糖饲料的饲喂
糖饲料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的能源物质,是蜂群最主要的饲料。根据龚凫羌等的观察,在对蜜蜂进行糖浆饲喂时,蜂种、浓度、分量,这三个因素最为关键。
意蜂(意大利蜜蜂的简称)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表现出耐饲喂,糖耗高。因此,意蜂又被形象地称为“糖蜜蜂”。而中蜂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表现为低耗糖,而不耐饲喂,尤其不耐高浓度大分量饲喂。联系到中蜂生活容易“生湿”,适当用水有利于敏感期蜂儿的生活等喜湿好水的习性,因而又可形象地将中蜂称为“水蜜蜂”。
依据意蜂、中蜂的贮备用蜜浓度都高的特点,蜜蜂贮糖饲喂用的糖浆浓度,就应该越浓越好,只要还在蜜蜂尚能较快吸取的浓度范围内就行,一般可以采用浓度66%、74%,甚至是糖的饱和溶液。即分别为:取2份白砂糖,加入1份水;取3份白砂糖,加入1份水。还可以是3份以上的白砂糖,加入1份水,使其充分溶解并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取上清液即为糖的饱和溶液。
1.2 蛋白质饲料的饲喂
花粉是蜂群自然食物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成年工蜂虽然有糖饲料就能维持生命活动,但幼蜂的发育和幼虫的生长却离不开蛋白质饲料。
刘忠海编译的法国泰伯·S.的《关于蜜蜂饲喂的几点看法》中提到,脱取或购买的花粉对蜂群的营养作用可能很高,也可能一般或很低,混用多种花粉往往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建议饲料中勿加入大豆粉或奶粉,可以加入一些酵母,尤其是酿酒酵母。虽然这些酵母本身对蜜蜂无大裨益,作者曾以3份酵母加1份花粉喂蜜蜂,结果非常好。饲喂时所用的每种花粉几乎都会带有清洁蜂从箱内拖弃的杂质、碎屑,其中包括白垩病、美幼病、欧幼病的病菌。鉴于此,作者总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比例按照11.34 kg混料加1茶匙土霉素。土霉素贮存在饲料中比在糖浆中稳定些。
本文试验中,选用的是成品蜂花粉,质量有一定的保障。试验中将蜂花粉用清水浸泡,待全部浸透后,将花粉粒碾碎,揉成团装,然后放入饲喂器内。
1.3 喂水
水是蜜蜂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蜂体的各种新陈代谢机能都离不开水,蜜蜂食物中养分的分解、吸收、运送及将蜜蜂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都需要依赖水的作用。此外,蜜蜂还用水来调节蜂巢内的温、湿度。
1.2 蜜蜂的寿命
工蜂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育时期,内勤蜂时期和外勤蜂时期。工蜂的寿命是决定蜜蜂群势和蜂群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季节培育的工蜂,其平均寿命差异很大。工蜂平均寿命:繁殖季节培育的为35 d,流蜜期减少到28 d,越冬蜂的寿命可长达150 d。
2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于2016年6-9月在山东万蜂朝蜂业有限公司示范蜂场及费县蜜蜂研究所实验室内进行。
2.1 材料
2.1.1 蜂群
试验蜂群为示范蜂场内意蜜蜂,选取蜂群的群势、健康状况较为一致的5群意蜂作為实验蜂群。
2.1.2 饲料
配方A:2白砂糖,1份水。配方B:3份白砂糖,
1份水。
2.1.3 仪器
PYX-DHS-40×50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市跃进医疗器械一长)、电子天平、电钻、酒精灯和镊子等。
2.1.4 饲喂盒
饲喂盒的材料为透明有机玻璃,盒子是由2个10 cm
×6.5 cm的侧板,2个12 cm×10 cm的前后板和2个10 cm
×6.5 cm的上下板,通过氯仿粘制而成的。盒子规格:10 cm
×10 cm×6.5 cm,离地2 cm。
2.2 方法
2.2.1 饲喂盒的制作
2.2.1.1 盒体的制作
饲喂盒上板的制作:取10 cm×6.5 cm的玻璃板一张,选长为6.5 cm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用直径为10 mm的钻头钻1个孔,这张板用作饲喂盒上板,孔洞插入饲水管,但有孔的一侧切不可与有孔的侧板在同侧,避免水滴入饲喂管内。
饲喂盒侧板的制作:取10 cm×6.5 cm的玻璃板一张,选长为6.5 cm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用直径为10 mm的钻头并排打2个孔,这张板用作饲喂盒的侧板,两个孔洞分别插入两个饲喂管,一个饲喂糖饲料,另一个饲喂蛋白质饲料。
饲喂盒下板的制作:取10 cm×6.5 cm的玻璃板一张,用直径为2 mm的钻头在中间位置打两排小孔,每排4个左右。便于进行气体交换,维持盒内温湿度的平衡。
2.2.1.2 饲喂管的制作
取5 mL离心管,将美工刀在酒精灯下灼烧一段时间,然后用其将离心管约2/3的下部切出一个长条状缺口,用来填装饲料。
2.2.1.3 饲水管的制作
取5 mL离心管,将针头在酒精灯下灼烧一段时间,然后在管体上刺上数个小洞,再往管内塞入适量的棉花。饲喂过程中,注满水后,应及时将盖子盖严,防止水滴过快,打湿蜜蜂,影响蜜蜂寿命
2.2.2 标定恒温箱
在试验开始前3 d左右,将恒温箱开启3~4台,调至所需温度,观察3 d,看温度是否稳定。选取温度波动<0.1 ℃,运行正常的恒温箱进行试验。
2.2.3 取0日龄的工蜂
从蜂群中选取具有大面积子脾且即将出房的巢脾,抖蜂,将干净的巢脾放入蜂箱育雏器内,将育雏器封好,避免蜂箱内的蜂爬入和刚出房的蜂爬出育雏器,然后将其放回原蜂箱内。待过12 h后,将育雏器内的子脾取出,即可获取0日龄的工蜂。将出房12 h以内的工蜂规定为0日龄工蜂,即试验所需的幼年蜂。
2.2.4 蜜蜂饲喂
试验中按饲料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50只蜜蜂,处理1:饲喂配方A。处理2:饲喂配方B。每个处理5个重复,然后将带蜂饲喂盒放入恒温箱内于35 ℃下饲育。
2.2.5 数据记录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记录每盒蜜蜂的成活率。做好标注,如有大面积死亡等非正常死亡现象发生,要注明原因及现象。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喂配方A各组存活率
饲喂配方A的各组蜜蜂,没有出现大面积死亡,生命活动较为正常。以天数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各组存活率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平均数折线图(见图2)可以看出饲喂配方A的蜜蜂存活率情况。
由图1、2可见,各组数据都很正常,无明显差异,没有大的波动。饲喂到35 d(截止到2011年5月15日),蜜蜂平均存活率为78.4%。
将饲喂配方A的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F=2.114,P=0.081>0.05,可认为饲喂配方A的5个小组蜜蜂存活率无显著差异,故无须进行多重比较。
3.2 饲喂配方B各组存活率
饲喂配方B的各组蜜蜂,前期较为正常,但到后期出现大面积死亡。后期蜜蜂腹部臃肿,行动缓慢,逐渐死亡。以天数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各组存活率情况如图3所示。
通过平均数折线图(见图4)可以看出饲喂配方B的蜜蜂存活率情况。
由图3、4可见,各组蜜蜂差异性不显著,从23 d左右开始大面积死亡,至28 d各组蜜蜂全部死亡。
将饲喂配方B的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F=0.09,P=0.984>0.05,可认为饲喂配方B的5个小组蜜蜂存活率无显著差异,故无须进行多重比较。
饲料A與饲料B各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内无显著差异,故对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进行组间的非配对两样本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F=25.696,P=0.000<0.01,说明两组方差差异极显著。即饲喂配方A与配方B对蜜蜂的寿命影响差异极大。
4 结论
通过两处理组蜜蜂成活率的对比可知,在饲育的28 d时饲喂配方B的各组蜜蜂都已经死亡,而饲喂配方A的各组蜜蜂平均存活率为89.6%,至饲育的第35 d,试验蜂存活率仍在80%左右。故饲喂配方A的蜜蜂存活率要高于饲喂配方B的蜜蜂,即饲喂配方A的蜜蜂寿命要长。
(责任编辑:赵中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