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史海萍 程宏 王建军 温日宇 杨俊伟 赵变平 焦建伟
摘 要 针对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内容包括播种前的土地处理、种子前处理工作、培育间的施肥管理等。通过研究玉米栽培期间病害和虫害的防治策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苗枯病;玉米粗缩病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15
1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1 播种前的土地处理
玉米播种之前,首要任务是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常用方法是翻耕土地,然后施加基肥,以确保土地肥力和通透性。目前使用的翻耕方法以机械翻耕为主,这加快了整个处理过程的速度。在机械翻耕后,还要检查翻耕土块的大小,如土块过大,需要再次进行翻耕,直到满足应用要求为止。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在施撒过基肥后,平整种植区域,确保土壤内部的保水量。
1.2 种子前处理工作
将种子和按照比例拌合的药物均匀搅拌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止前期病虫害的侵扰,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在种子处理之前,要做好种子的筛选工作,结合区域气候条件,筛选恰当的品种进行种植,以此来提升种子发芽率。另外,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种植效果,需要做好浸泡、晾晒等工作,减少种子浪费的情况。
1.3 生长期间的施肥管理
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肥管理工作。但传统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化肥滥用情况,造成土壤板结和资源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手段。尤其要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严格控制肥料的使用种类和使用比例,在满足玉米生长需要的同时,要避免出现肥料滥用情况。
2 玉米栽培期间病害的防治策略
2.1 苗枯病
2.1.1 主要特点
患苗枯病的玉米植株较同期发育的植株,其高度较矮,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正常的植株,而且很多叶片存在着失水严重的情况,伴随着由下而上的黄化现象,同时病株的茎部会在其他病菌的感染下,出现水渍状腐烂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导致苗株死亡的情况。此类病害具备一定的传播性,轻则会导致断垄,重则导致整个种植区域内的苗株死亡。
2.1.2 防治措施
针对此类病害的防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在玉米种子播种之前,将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和自来水按照3∶50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将10 kg的种子倒入其中进行搅拌,使所有种子均沾上药剂。有时也可以在前期种子处理阶段,使用云大120水剂和自来水按照1∶500的比例搅拌均匀,随后和玉米种子均匀混合,从而降低前期苗枯病的出现。2)在发现种植区域出现苗枯病之后,需要进行药剂的配制,常用的药剂为70%恶霉灵(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4 000)、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500),拌合好药剂后,利用喷壶向病株的根部进行喷洒,每7 d喷洒一次,2~3次后可以根治病害。对于比较严重的苗枯病,还需要在药剂喷洒期间,将云大120水剂和自来水按照1∶1 500的比例搅拌均匀,喷洒病株叶面,起到稳定根系发展的作用。
2.2 玉米粗缩病
2.2.1 主要特点
患粗缩病的玉米植株较同期发育的植株,其高度较矮,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正常植株。在病害发生的初期,玉米叶片正面会出现一些不规则分布的透明褪绿点,随后这些透明褪绿点会逐渐连在一起形成褪绿面,而且叶背面也会有一些蜡白色脉突不规则的分布,进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发育。
2.2.2 防治措施
1)在玉米種子播种之前,将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自来水按照1∶50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将10 kg的种子倒入其中进行搅拌,使所有种子均沾上药剂,从而降低前期玉米粗缩病的出现。
2)在玉米已经种植到既定区域后,利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种植区域内进行施撒,该病害是灰飞虱所携带病毒引起,采用该方法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2.3 玉米茎基腐病
2.3.1 主要特点
病株在早期的病症主要是玉米茎部木质部会逐渐变为褐色,根部也会在影响下逐渐坏死,在后期病株的所有根茎都会腐烂,最后直接引起病株的死亡。
2.3.2 防治措施
1)在玉米种子播种之前,将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自来水按照1∶500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将10 kg的种子倒入其中进行搅拌,使所有种子均沾上药剂,从而降低前期玉米茎基腐病的出现。
2)在发现种植区域出现玉米茎基腐病之后,可以拌合药剂进行处理,常用的药剂为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1 500)、12.5%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1 000),拌合好药剂后,利用喷壶向病株的茎部进行喷洒,每7 d喷洒一次,2~3次后可以根治病害。
3 玉米栽培期间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地下害虫
3.1.1 主要类型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地下害虫的侵害,常见的地下害虫包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这些地下害虫会啃食种子、玉米幼芽、植株根茎部,从而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尤其是在生成初期,很容易导致无苗株生长的情况。
3.1.2 防治措施
1)在玉米种子播种之前,使用40%甲基异柳磷(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50)、35%呋喃丹(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50)、50%辛硫磷(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50)与种子拌合在一起。2)将90%晶体敌百虫与麦麸拌合在一起组成毒饵,施撒在种植区附近,进行害虫诱杀。3)在灌溉期间,可以将50%辛硫磷乳油(每667 m2使用1.0 kg)或者48%毒死蜱乳油(每667 m2使用1.5 kg)掺入到水中,以此来起到杀虫的作用。
3.2 黏虫
3.2.1 主要特点
黏虫具备非常强的破坏力,属于杂食性害虫,会对玉米植株的茎叶进行啃食,导致植株死亡。
3.2.2 防治措施
1)将40%辛硫磷乳油和自来水按照3∶40的比例拌合,然后将40 kg的沙土倒入其中进行搅拌,随后通过扬沙的方式使其落在玉米植株的叶片上,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
2)在发种植区域出现之后,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处理,常用的药剂为菊酯类乳油(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1 000)、48%毒死蜱乳油(与水的拌合比例为1∶600),拌合好药剂后,利用喷壶向所有植株的茎部进行喷洒,每7 d喷洒一次,2~3次后可以根治病害。除此之外,在对病害进行处理时,还可以选择菊酯类、有机磷类或者是胃毒类农药,具体拌合比例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以提高防治效果[1]。
4 结语
做好玉米栽培过程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升玉米产量有着积极作用,加强栽培技术应用过程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减少病害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程晶.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J].农家参谋,2020(14):38.
(责任编辑:刘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