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渭源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析

时间:2024-05-25

章效平

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迫切要求和基础保障,更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基于此,结合渭源县的实践,从现状入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92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撑,现代农业必须是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1 渭源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1.1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明显

渭源县农田水利工程数量繁多,累积投入量大,但大部分工程建设年代久远,超期服役,许多工程早已超过报废年限,尤其是部分灌区工程已建成五六十年,在90年代以前确确实实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2000年以来,由于工程严重老化,支渠以下缺乏管理维修,大部分农渠损坏,涵闸报废,加上水源保证不足、水费取消、城区扩大(东干渠六支以东已全部改成生产建设用地,已失去灌溉动能)等因素,目前灌区动能已由农业灌溉为主转化为“引沙入颍”生态引水为主,灌溉效益严重丧失。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农用机井,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多数基本报废,已无法发挥工程效益。一些除涝建筑物也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工程建管责任不清,产权不明,缺乏管护

近年来,渭源县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国土和发改等诸多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建设了大量农田水利工程,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重建轻管现象。大部分工程都是工程建成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移交给乡镇政府。由于历史及体制、机制原因,土地归集体,承包管理归农户,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各类上归集体所有,但又没有集体行使管理权的具体流程,主体模糊,工程所有权、使用管理权及运行维护责权不明晰,管护落实不到位。农户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积极,总认为工程是集体的,坏了由集体修,没有自觉形成管护意识,造成有人建、有人用、有人受益却无人管理的现象。另外,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渭源县大部分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事一议”运作难度大,虽然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施正常运行愿望也比较强烈,但集资维修工程牵涉到农民负担等问题,操作困难,造成管护经费不足,工程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1.3 规划不统一,布局不科学,建设不平衡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国土、发改、粮食和烟草等诸多部门,各部门规划缺乏统一沟通协调,有些部门缺少专业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工程规划不合理,布局不科学,没有形成有效的综合建管机制;规划标准低,配套不完善,设计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工程覆盖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现重复。一些偏远村庄、偏远地块基础设施较差,长期无人问津。供需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

1.4 资金投入不足,工程缺口仍然较大

国家加大了对大江大河、枢纽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有所减弱,加上工程老化、建设不平衡等因素,渭源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依然繁重。1)原灌区覆盖范围内的乡村土地灌溉由于灌区动能转化,由渠灌变为井灌,很多乡镇缺井严重,加上其他偏远村庄地块,灌溉水源投入需求较大;2)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及新时代治水要求,渭源县要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开展农业节水行动,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广喷灌、管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3)建成后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庞大,需要国家、集体、农户、社会共同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需求与各级财力矛盾突出,最近几年,除各部门项目资金绝大部分由市以上财政投入外,区、镇及村集体、农户对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很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工程建设投入不足,建设进度缓慢,管护费用不足,工程运行效益不高[1]。

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 理顺体制,统筹规划,科学推进

要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宝贵机遇,整合资源,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统一到一个部门管理,解决多龙治水、外行治水的突出问题。对渭源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周密调查,详细论证,统筹规划,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則,合理规划,切实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注重实效和群众需求,高标准建设,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及“半拉子工程”[2]。

2.2 加强工程管护,明确责任,确保效益

渭源县镇政府应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纳入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应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考核机制,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列入镇、村年度考核目标内容;各镇农田水利工程服务中心人员按编制到岗到位,落实管理经费;各村成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报酬,确保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政策,探索管理模式,达到服务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农民群众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爱护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主观性,实现“谁使用、谁受益、谁维护”的良好运行机制。

2.3 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只靠农民自身远远不够。要拓宽资金渠道,积极搞好规划设计项目储备等工作,争取上级项目投资;同时,区政府要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制定“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的财政奖补办法。乡镇政府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挤出一些资金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实行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投工投劳。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放大财政资金带动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争取金融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信贷投入,逐渐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群众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费,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3]。

3 结语

建设好、管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和谐稳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8-210.

[2] 管悦,娄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解析[J].科技风,2020(11):192.

[3] 宋昌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析[J].山西农经,2020(6):144-14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