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桐子的育种与栽培技术探讨

时间:2024-05-25

摘要 山桐子经济价值高,观赏性强,但栽培时种质较差,栽培中易出现问题,导致减产。为了有效增加山桐子的种植数量,要深入研究其栽培技术,从而为我国林业发展作出贡献。主要研究了山桐子育种方法、技术及相关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提高山桐子产量与成活率,最终提高山桐子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山桐子;育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049-03

山桐子为大风子科桐子的一种,落叶乔木,高达10多m,树姿雄伟挺拔,枝叶繁茂美丽,树干通直挺直,树皮呈紫黑色,是全国许多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种树种,木材材质较疏松,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等创作,还是油料树种。由于山桐子的造型较优美,还可应用于园林绿化。山桐子的生长环境较特殊,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和适宜的水分条件;喜光照,不耐荫蔽,较喜肥沃、疏松的酸性或中性土壤[1-2]。山桐子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树皮富含单宁、鞣质等成分,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强的疗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籽粒含油率极高,不但能够用作扶贫的经济效益树木,还能够改善国内60%以上食物油依靠输入的情况。此外,山桐子还是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的理想选项。目前,我国对山桐子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于加工产品,而对其良种培育研究较少[3-4]。

1 山桐子栽培技术

1.1 选择苗圃地

通常在对松树进行相关的育苗栽培前,应先做好育苗地的选择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山桐子幼苗对强光缺乏抵抗力,容易受到伤害,应立足于山桐子生长特点和习性选择合适的苗圃地。在选择苗圃地时,应确保其具有半阴半阳的特性,避免幼苗受到强光的影响。其次,苗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且排水灌溉条件好的地域。采用深翻的方法清理土壤,确保土壤平整。苗木栽植前,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彻底清除土壤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虫卵,消灭病原菌与害虫;整地时,施基肥,土壤较干旱时应适时灌水,确保水分充足[5]。最后,苗木生长期间温度变化较大,要及时对苗床进行加温处理。通常可选用高温消毒,也可采用消毒药物消毒。

1.2 耕地、耙地

选择桐苗圃后,通过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整地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平整,充分耕作,碾碎土壤,清除草根和石块,达到一定深度[6]。综上所述,关键是“四个字”:平、松、匀、薄。

(1)耕地:耕地是整地的中心环节,具有整地的全部功能。

(2)耕地深度:根据育苗要求和育苗条件确定耕地深度。山桐子属浅根树种,耕地深度一般为22 cm左右。

(3)耕作季节: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耕作,具体时间视土壤含水量而定。若选择秋耕,可以消除病虫害和杂草,改良土壤,有效利用冬雪,增加土壤含水量。春耕往往在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耕完后及时耙地,防止水土流失。

(4)耙地:耙地是在耕地后进行的土表耕作措施。耙地的目的是把土壤耙碎。这样既能使土地更加平整,还能为除草等工作提供便利。耙地一般在耕地后立即进行,要根据圃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掌握。山桐子种子颗粒十分小,耙地要求耙平、耙透。

(5)镇压:镇压的作用是打破土块,压实松散的土层,减少土壤中的大空隙和空隙,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栽培层的毛细效应。压实可在耙后或在铺床和垄后或在播种前后进行。

1.3 播种管理

播种期的确定与山桐子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幼苗是否能抵御恶劣的环境有关。根据不同季节对山桐子苗生长速度影响程度,决定了该树种在当地是否能够正常开花并结果。林业人员应根据山桐子生长习性和该区域育苗地自然环境特点等决定播种期。而由于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应有效把握播种期,避免出现出苗不齐和缺苗的现象。

1.4 水肥管理

(1)灌溉:在山桐子的育苗栽培过程中,应确保苗床有足够的水分,确保出苗率。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则容易造成苗木根系发育不良。并且在进行灌溉工作时要根据山桐子实际生长情况决定灌溉量和灌溉次数,与此同时还应侧重考虑土壤的含水量,以避免影响出苗率。除此之外,在播种前必须将种子处理后再催芽播种,同时要控制播种期和次数[7]。

(2)湿度:为了保证种子的萌发,依据基质情况,10:00前或16:00后应喷水1次,以保证基质湿润,避免积水现象。出苗后,应搭设遮阳网,并按照基质和苗木状况补充水分,早期应保证基质湿润,待生长到3叶期,应保证基质的见干和湿润,以确保叶片不会枯萎。

(3)中耕除草:为了给幼苗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还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进而在灌溉/松土等环节的加持下,最大限度地确保幼苗的生长态势,使其拥有更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

(4)降温:以免幼苗受高温损伤,或受强烈日晒,应注意冷却,通常可选用遮阴或喷灌冷却。

(5)追肥:在山桐子幼苗期,为了追肥,通常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从2叶期开始,每10~15 d向稀释100倍ABT生根液中添加0.3%磷酸二氢钾,并进行1次喷洒,每次喷洒前要将叶片湿润,喷洒1次即可,最佳喷药时间为10:00左右。根据苗龄,施肥量应有所调整。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能够增强幼苗的抗病性,提高土地中的高效营养浓度,使植株健壮发展。但在施肥时要注重掌握氮肥的剂量,防止苗木过量生长[8]。而ABT生根液具有调节幼苗生长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保障苗木根系的生长与发育。间苗后,可以根据苗木长势选择是否补充氮元素。

(6)越冬和防冻:幼苗并没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要做好越冬和防冻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风沙障的设置和覆盖薄草等方式使其能够安全过冬。

(7)修剪:通过合理的修剪,能够使山桐子保持优美、直立的体态,通过有效剪除一些枯腐枝,能够更好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1.5 病虫害防治

在山桐子种植育苗时,一般有4种虫害情况:(1)青枯病:从叶子开端,苗木会快速枯萎,并且会波及茎部,但总体上仍是绿色的,表现出缺水病症的重要危害期是4叶期;(2)叶枯病:从叶尖开端,叶子会枯萎发黑坏死,随后会扩散至整片叶子,苗茎色泽鲜绿后枯死。(3)立枯病:首先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呈椭圆状或不规则的深褐色病斑,表现出明显的病害特征,严重影响山桐子的生长与发育。病部会慢慢塌陷,缢缩,变成黑褐色。病斑会扩展至茎部周围,导致植物干枯致死,但不会倒伏。(4)猝倒病:最初的表现是根部和基茎出现水渍状和暗色斑,然后绕茎展开,渐而缢缩,使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状,渐渐变褐、腐烂。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常会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9]。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1)对基质、种子殺菌消毒,操作步骤应规范,杀菌消毒应彻底;使用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严禁滥用高毒农药,防止产生抗药性。(2)强化苗期环境管理,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扩大穴盘的间距,避免病害的蔓延。(3)定期喷药防治,及时清除病株。如猝倒病、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7 d为1个周期进行相关药物的交替治疗。一旦发现有病虫害植株,应立即清除并采取杀菌措施对受害部位进行消毒。同时,应结合土壤处理,降低土壤中病原体的数量和质量,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在苗期后,可以通过磷酸二氢钾、尿素和ABT生根液等方式补充养分,强化其抗病能力[10-12]。

2 山桐子育种技术

2.1 种子处理

山桐子果实于5月成熟,但由于果实保存于树上时间较短,因此应适时收获种子,选阳面生长、强健的树木和采集的种子。将种子放入容器,用干净纱布或尼龙布包裹起来,使用小苏打水清洗后并储存。山桐子的结果有壳包裹,脱粒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可将种子装入编织袋,确保袋内空气流通,使其发酵,然后经过压碎加工,即可贮藏。对于山桐子种子储藏,应重视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忌温度、湿度过高。山桐子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种子质量与苗木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应选用颗粒丰满、完整,光滑度高、遗传品质优良种子,并除去杂质和未成熟部分。山桐子种子发芽后会产生大量菌丝,在播种前需要对其进行催芽处理,然后放入育苗容器内种植[13]。

2.2 炼苗

山桐子在移植入大田前,需要炼苗以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提高茎干的木质化程度,确保移栽成活率。山桐子在冬季休眠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根系恢复活力。炼苗一般需1周左右的时间,其间控水、控肥,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搬到户外的2 d需要整天荫蔽,然后在上午和下午各喷洒1次水,保证苗木生长对水分的基本需要;此后的3 d,应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直至遮阳网全部掀开;等到叶色变深,茎叶变粗后,就可以移栽至室外大田。

2.3 播种密度的确定

播种密度对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

过大会影响其获得养分,并导致光照和通风不足。过小则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减缓其生长速度,不利于山桐子的成长和发育。因此,选择合适的苗木密度可以提高苗木的质量,确保山桐子的健康生长。在培育山桐子过程中要合理使用不同的营养土配方,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开展具体实施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山桐子的生物特点、培苗地的环境和疫苗生产技术等因素,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2.4 播种方法

为了更好地栽培山桐子,最佳的播种时间是3月,温度至少要保持在12 ℃。

为了克服播种细小的缺陷,尽量选用沙藏,即将播种与沙拌匀,有利于加快播种速度,增强种植效果。将草炭土与珍珠岩按2∶1的比例混合,为确保杀菌、杀虫效果,还应将草炭曝晒2 h以上。而珍珠岩则需要经过水洗,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将混合物用70%百菌清800倍液进行灭菌,将其堆积覆膜待用。为了获得最佳的播种效果,可在7 m×15 m的育苗盘上播种5~6粒已催芽的种子,而在未催芽的籽粒中播种8~10粒。在播种前,应将河沙(体积比)与播种混合,并覆盖0.5 cm左右厚的基质,保证播种质量。在播种后立即喷洒70%百菌清800倍液,随后用清水冲洗。

2.5 播种后的管理

(1)覆盖:进行播种时,通常用塑料薄膜或稻草、秸秆盖好,以减少水分蒸发,确保土壤里有足够水分;冬天覆盖可以保温,以免苗木萌发受冻。因此,应根据苗床土质和育苗时间合理确定覆盖种类。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避免诱发病虫害,还应尽量避免妨碍幼苗出土。覆盖厚度不宜太厚,否则会影响根系发育和生长速度。而当幼苗出土率达到65%,应及时除去覆盖,可分批实施,以免伤害幼苗。覆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较大,若不注意就会造成根系腐烂和死亡。但覆盖不是必须使用的,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所选林木决定。

(2)灌溉:播种前必须浇灌足够的水,在播种后尽量不浇水,等幼苗出土后,再进行相应的灌溉工作。另外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特别是当温度较低,或阴雨天时,更应注意控制土壤水分。若土壤含水量较低,应适当灌水,确保土壤表层潮湿即可。

(3)除草:通常在播种的1个星期后进行相应的除草工作,而除草的周期一般在4 d左右,而在除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基质的湿度,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幼苗的生长与发育。

(4)间苗:目的是防止苗木密度过大,影响植株生长,在控制苗木质量的前提下,当苗木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适当缩小栽植密度,以保证幼苗健康成长。间苗工作通常在出苗后完成,拔掉密度过大地区或生长不良的幼苗,保证密度合理。当苗床土壤中没有水分时,可以通过灌水保持土壤水分。若某地区苗木出苗太稀,还要补苗。

(5)防霜冻:由于幼苗的抵抗能力较弱,所以还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和防护工作,特别是在晚霜发生后,要更加留意其生长状况。

3 影响山桐子育种与栽培的因素

3.1 光照

山桐子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要求较高,应确保有足够的日照。山桐子在不同的生长期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如果超过此标准,会导致植株出现长势不良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光照充足的树要比光照不足的树更繁茂,树大对开花结实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整个生长期,山桐子的长势会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有所改变,总体来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幼苗期山桐子对强光较敏感,应重视光照的调节,忌长期强光直射。一般采用会散射光照射或利用自然光线进行人工补充。

3.2 温度

根据山桐子的生长习性,考虑到其苗木的耐温能力,要特别重视温度控制,进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其受到高温的影响。

3.3 水分

虽然山桐子在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量并不少,但若没有把控好用量和灌溉次数,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质量。例如,根腐病,如果水分过多,严重时会造成树木大量死亡,因此一定要合理使用灌溉技术促进山桐子健康生长。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与土壤情况相结合,科学灌溉[5]。

4 结束语

无论从林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还是从国家整体发展层面上分析,对山桐子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有必要。当前,对山桐子育种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推进。其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栽培技术、嫁接培育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在种植山桐子,相关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从而促进山桐子的高产。

参考文献

[1] 张如义,陈佑才,唐辉,等.内江地区毛叶山桐子种苗繁育与规范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10):290-293.

[2] 杨朗生,杨平,刘芙蓉,等.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特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7,35(1):97-102,157.

[3] 万日崇.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 (10):134.

[4] 李晓储,黄利斌,季永华,等.南京引种邓恩桉、冈尼桉苗期试验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00(3):7-10.

[5] 祝志勇.山桐子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6] 殷丽青,陈必胜,李秀芬,等.3个能源树种在上海地区的种苗繁育及物候反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2,30(4):82-86.

[7] 周慧娜,张涛,徐自恒,等.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J].经济林研究,2022,40(4):163-172.

[8] 刘芙蓉,罗建勋,杨马进.山桐子的地理分布及其潜在适宜栽培区区划[J].林业科学研究,2017,30(6):1028-1033.

[9] 方晓璞,李欣,鲁海龙,等.山桐子产业在我国的开发利用情况[J].中国油脂, 2019,44(2):86-89,98.

[10] 徐陽,龚榜初,吴开云,等.山桐子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48 (12):121-122.

[11] 李欣.我国山桐子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8,37(6):73-75.

[12] 张永然.山桐子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6):66.

[13] 蒋祥娥,曹健,蔡桁,等.山桐子林下套种阳荷栽培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21,50(4):88-90.

[14] 李蕴涛,何立莹.毛叶山桐子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85,3(2):21-28.

责任编辑:黄艳飞

Discussion on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Idesia polycarpa

Tan Tan (Guizhou Chenyu Ecological Co., Ltd, Guiyang, Guizhou 550081)

Abstract Idesia polycarpa has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strong ornamental value, but its germplasm is poor during cultivation,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problems during cultivation, leading to yield reduction or reduc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lanting quantity of paulownia, it was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Mainly through research on breeding methods, techniques, and rel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Idesia polycarp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survival rate of Idesia polycarpa,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Idesia polycarpa.

Key words Idesia polycarpa;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作者简介 谭覃(1995—),女,贵州贵定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