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来安县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控策略

时间:2024-05-25

周学峰

摘要 對2019年来安县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策略。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发生;防控;来安县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30-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13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黄单胞菌属细菌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使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造成严重减产且品质下降。发病严重田块减产幅度50%~65%,最高达90%以上。来安县常年种植水稻4.8万hm2,其中两系杂交稻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98.1%。自从三系杂交稻品种改为两系杂交稻品种种植后,来安县近20年未发生过水稻白叶枯病。但2019年雷官镇、大英镇、施官镇等乡镇出现点状发生共3.6 hm2,新安镇出现点片状发生共68 hm2。来安县水稻白叶枯病绝迹20年后再次发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文中通过对2019年来安县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的总结分析,提出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指导农户及时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1 症状与传播

水稻白叶枯病分叶枯型和凋萎型2种类型。

1.1 症状

1.1.1 叶枯型 叶枯类型病斑先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开始出现暗绿色短斑,以后沿两边蔓延扩展,形成边缘有波状纹长条状病斑。发病和健康组织有明显的区分。如果环境条件适宜菌株生长,会出现急性病斑,短期内全叶呈青灰或灰绿,病变组织最后变成白色,叶片全部枯死。在早晨有露水或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溢出,干燥后凝聚成鱼子状小颗粒。

1.1.2 凋萎型 凋萎型症状先见稻苗1、2叶片开始凋萎,随后发展到各叶,最后全丛凋萎,迅速失去水分整株枯死。初看似螟虫为害造成枯心死或褐飞虱造成枯萎团,但拔起后未见虫蛀孔,查无褐飞虱。初期茎秆用手挤压,可见黄色菌脓溢出。

1.2 传播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是靠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借助风雨和田间灌溉水在近距离内传播。病菌自水孔或伤口侵入水稻,在维管束内进行繁殖,并溢出菌脓,菌脓遇水即溶解分散,进行再次侵染。

水稻白叶枯病可以在种子、未腐烂的干燥发病的稻草和稻桩中越冬。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

2 危害发生特点

2.1 大部分呈点状分布,唯一连片发生地严重减产

9月30日全县普查,施官镇、新安镇、雷官镇、大英镇等乡镇均有点状发生,其中新安镇一个种植大户连片发生66.7 hm2。该连片发生种植户所有承包田块(不论是岗地还是平地)种植的6个两系品种全部叶片发白干枯,一般结实率下降35%~48%,千粒重下降19.2%~30.1%,普遍减产50%~65%,个别田块茎秆倒伏减产达90%。该种植大户周围田块白叶枯病仅零星发生。

2.2 发生时期均为始穗期至抽穗期

始穗期开始出现中心病团。发生田块一般每块田1~3个中心病团,不断蔓延扩大。

2.3 叶枯型和凋萎型均有发生,以叶枯型为主

叶枯型发病植株整株叶片枯死率99.98%;凋萎型症状发生比例占0.01%,发生面积小,但损失程度大,整株连根枯死倒伏。

2.4 发展速度快,发病后较难控制

新安镇种植大户连片发生田块7月27日始见,立即用拖拉机带动高压动力喷雾机喷药防治。8月9日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外围影响,发生持续2 d的中雨。雨后用植保无人机又喷药防治1次。8月15日白叶枯病蔓延至全田。

3 发生原因

3.1 种子未浸种,大量种子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操作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主要潜伏在病谷的颖壳组织内,甚至可深入到胚和胚乳里。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操作有利于病菌稀释并大面积传播。

3.2 选择叶片宽大的品种加重发病程度

连片发生且程度重的品种均为叶片宽大的品种。叶片宽大嫩绿容易受伤,利于细菌侵入。种植大户连片种植6个两系水稻品种叶片枯死率相同,没有差别。

3.3 田间操作不当

3.3.1 多次漫灌 来安县新安镇属于丘陵地带,田块呈阶梯状分布。2019年夏季有效降雨少,农户灌溉主要从河渠中抽水至最高田块,从高处向低处放水漫灌。漫灌造成细菌随着水流再次侵染,引起水稻白叶枯病连片发病主要原因。

3.3.2 机械打药 种植大户主要采用拖拉机带动高压动力喷雾机连接皮管打药,皮管在拖拉的过程中,摩擦水稻叶片,造成微伤口,细菌也随着皮管辗转转移扩散。

3.4 田间小气候适宜病害发展

抗旱灌溉后,田间湿度大,清晨露水重,有利于细菌繁殖,菌脓量大。

3.5 栽培措施不当

机插秧分蘖多,株行间密闭,通风不良。为增加产量,增施氮肥,植株抗病力下降。

3.6 感病生育期与台风降雨吻合度高

7月下旬水稻处于始穗期,开始出现中心病团,7月下旬至8月初一直无有效降雨,晴热高温天气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水稻白叶枯病发展受到遏制。8月9日受台风影响,叶片机械损伤出现微伤口,降雨后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菌脓扩散和病菌侵入而出现发病盛期。

3.7 病害识别不准,防范意识不强

水稻白叶枯病多年未在来安县发生,许多农户无法识别,造成防治被动。一些种植大户属于改行种田,对田间管理缺少应对措施。

4 综合防控策略

加强预防措施,辅以药剂保护,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种 尽量选择粳稻品种及窄叶水稻品种。

4.1.2 培育无病壮秧 選择上年未发病田块做秧田;不用病稻草做覆盖物或捆扎秧把,防止细菌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整平秧田,避免深水淹苗。

4.1.3 认真处理带病稻草、稻桩 收割后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用腐杆剂充分腐熟沤烂,即每公顷地块均匀撒施30 kg腐秆剂加尿素45~75 kg撒入,使用农业机械对秸秆翻压覆土,浇透水一次或覆水5~10 cm,保持土壤含水量约50%~60%,10~15 d秸秆即可腐解。尽量选择下午或傍晚等阳光不强烈时使用腐秆剂,撒后尽快翻耕,避免腐秆剂暴露过长时间。铲除田边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一同腐熟,防止杂草传播白叶枯病。

4.2 加强水肥管理

4.2.1 合理排灌 完善排灌体系,要浅水勤灌,严防稻株受淹,避免漫灌和循环用水;适时烤田,提高植株抗病力。

4.2.2 平衡施肥 施肥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防止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后期慎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4.3 化学防治

4.3.1 防治对策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通过孔口、伤口、流水、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侵染。淹水秧苗在排水后立即用药预防。秧苗在3叶期统一用药,保护苗期不受病菌侵染;大田在发病初期应立即喷药防治。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一般每隔5~7 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和气象条件,决定喷药次数。田间施药应在露水干后进行,防止农事操作引起菌源扩散。先防治未发病区域,再防治已发病田块。

4.3.2 种子处理 用8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粉剂500倍液浸稻种24 h,洗净药液后催芽播种或直接播种。

4.3.3 防治药剂 选用20%噻菌铜SC 1 500~1 875 ml/hm2,或20%噻唑锌SC 1 500~2 250 ml/hm2,或50%氯溴异氰尿酸WP 336~840 g/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应选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以防出现抗药性。

4.4 加强监测,提高防效

加强田间监测预报,准确掌握病害发生动态;病害发生区尤其在暴风雨之后增加调查频次,及时开展防控;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开展科学防控。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作用,提高农药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措施,达到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桂芬,王克荣.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8(4):295-299.

[2] 成家壮.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剂的研究[J]. 世界农药,2008(5):13-15.

[3] 张桂芬,高伟.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J]. 河南农业科学,1997(6):17-18.

[4] 沈颖,王华弟,叶建人,等.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6(4):600-603.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