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25

陈金莉

摘要 马铃薯病毒病寄主是马铃薯、苜蓿和烟草,在马铃薯种植地区均有发生。目前已知感染马铃薯的病毒约有18种,类病毒1种,类菌原体2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在田间表现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型、卷叶型和束顶型4种。可采用农业、物理和化学措施对该病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病;病原;危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4-080-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4.031

Abstract Potato virus disease invaded potato, alfalfa and tobacco, occured in all potato producing regions. There were 18 known potato viruses, 1 viroid, and 2 mycoplasma-like organisms. The disease endangered mainly leaves, showed complicate symptoms in field, and the common types included mosaic type, necrotic type, curled leaf type and bunchy top typ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can be carried out by agricultur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asures.

Key words Potato virus disease;Pathogen; Symptoms; Control measures

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disease)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普遍,分布广,在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均有发生。马铃薯病毒病除侵染马铃薯外,还可侵染苜蓿、烟草等作物。目前已知感染马铃薯的病毒约有18种,类病毒1种,类菌原体2种。有9种是专门寄生于马铃薯上的病毒,其中我国已发现7种,其余侵染马铃薯的9种病毒均为来自其他寄主植物的病毒。为了降低马铃薯病毒病的对马铃薯种植的不良影响,笔者对该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归纳阐述,并就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1 病原

我国发现的7种专门寄生于马铃薯上的病毒,即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PAMV)、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其余侵染马铃薯的9种病毒均来自其他寄主植物,国内发现并报道的只有3种,即马铃薯杂斑病毒(AMV)、烟草脆裂病毒(TRV)和烟草坏死病毒(TNV)。自然侵染马铃薯的类病毒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是一种游离的低分子量核糖核酸,无蛋白质外壳,可引起马铃薯束顶病。

1.1 马铃薯X病毒

PVX属马铃薯X病毒组,为单链RNA,线状粒体病毒粒体为线状,长480~580 nm。病毒稀释限点100 000~1 000 000倍,钝化温度68~75℃,体外存活期1年以上;引起轻花叶症,有时产生斑驳或坏死斑,寄主广,可借汁液和菟丝子传毒。

1.2 马铃薯Y病毒

PVY属马铃薯Y病毒组,为单链RNA,病毒粒体线形,长730 nm。病汁液稀释限点100~1 000倍,钝化温度52~62℃,体外存活期1~2 d;引起重花叶或坏死条斑,寄主较广,借助蚜虫(主)和汁液传毒。

1.3 马铃薯卷叶病毒

PLRV为单链RNA,无包膜,病毒粒体球状,直径25 nm。病毒稀释限点10 000倍,钝化温度70℃,体外存活期12~24 h,2℃低温下存活4 d;引起卷叶,寄主主要是茄科作物,借助蚜虫传毒。

1.4 马铃薯S病毒

PVS病毒粒体线形,长650 nm。病汁液稀释限点1~10倍,钝化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3~4 d;引起叶片皱缩,或不显症,或后期叶面出现青铜色及细小枯斑,寄主仅为茄科少数植物,借汁液摩擦传毒。

1.5 马铃薯A病毒

PVA病毒粒体线形,长730 nm。病汁液稀释限点10倍,钝化温度44~52℃,体外存活期12~18 h;引起花叶、斑驳、泡突或不显症,寄主范围窄,借助蚜虫(主)和汁液传毒。

1.6 马铃薯M病毒

PVM病毒粒体微曲线状,大小650 nm×12 nm。致死温度65~71℃,稀释限点100~1 000倍,20℃体外可存活数天,引起马铃薯副皱花叶病、卷花叶病、脉间花叶病等,自然情况下通过蚜虫传播该病毒。

1.7 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

PAMV感病植株叶片上出现鲜艳的黄斑,植株矮化,茎顶端坏死。块茎常呈畸形,薯肉坏死。靠汁液传播,在田间植株间摩擦是传毒的主要途径。

2 侵染循环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靠块茎一代代传插,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但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

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因病毒种类不同而有差异,PVX在田间通过汁液接触传播,如叶子相互摩擦,切刀、农机具等均可传播;PVY则通过蚜虫非持久性传播,蚜虫的传毒率很高;PLRV是以蚜虫持久性传毒,在虫体内经一定的潜育期后,即可传毒,可保持传毒力2周。当年感染的植株往往只有一部分块茎带毒,对已形成的块茎,病毒可能已来不及侵入。

3 流行规律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与品种、环境条件、蚜虫数量相关。

3.1 品种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抗耐病能力不同。表现抗PLRV的有中薯3号,东农303、304,克新1号、2号、3号、4号,虎头,跃进,丰收白,乌盟601,呼薯1号,高原4号、7号,陇薯1号,宁薯1号,中心24,中薯2号和费乌瑞它等;表现抗PVY的有跃进,克新1号、2号、3号、10号,东农303、304,呼薯1号,陇薯1号,中薯2号、3号,坝薯9号、10号,费乌瑞它等;表现抗PVX的有中薯2号、3号,克新2号、3号,陇薯1号;表现抗皱缩花叶的有鲁马1号,克新4号和丰收白。中心24对X、Y病毒都不抗,但对马铃薯癌肿病却表现高抗。

3.2 环境条件

在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在结薯期遇上高温,会加重马铃薯的病毒病,温度过高会抑制植株生长和降低其抗病能力。同时,高温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等)的繁殖、迁飞和取食活动,提高了病毒侵染和复制速度,减弱马铃薯自身的抗病性,因而加重了病毒病的发病程度。

3.3 蚜虫数量

在田间有带毒植株的情况下,蚜虫发生的迟早和数量与病毒病发生及流行的轻重成正相关,尤其是田间有翅蚜的数量和迁飞直接影响病毒在田间的传播。

4 危害症状

4.1 危害类型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在田间表现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型、卷叶型和束顶型4种类型。 4.1.1 花叶型 由PVY或PVX,或二者复合侵染引起。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有普通花叶、重花叶和皱缩花叶之分,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透明叶脉。以皱缩花叶类型危害较重。

4.1.2 坏死型(条斑型) 由PVY引起。叶脉、叶柄、茎枝出现褐色坏死斑或汇合成条斑,甚至叶片萎垂、枯死或脱落。

4.1.3 卷叶型 由PLRV引起。感病植株矮化,叶缘向上卷曲,发病严重时卷成圆筒状,叶片变硬革质化,有时叶背面呈紫红色或红色,维管束黑褐色,薯块小而密生。

4.1.4 束顶型 分枝纤细而多,病株叶柄与茎呈锐角着生,向上束起,叶片变小,常卷曲呈半閉合状,花少,矮缩明显。

4.2 类症鉴别

马铃薯病毒病和小叶病是发生在马铃薯上的2种常见病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表1)。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毒的优良品种,目前广泛种植的抗病毒品种有合作88号、会2号和威芋3号等。

(2)选用无病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

(3)利用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技术,生产脱毒种薯。

(4)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高畦深沟、配方施肥、浅灌、及时培土和拔除病株、喷药治蚜、清除杂草等措施。

(5)在马铃薯种植区的500~600 m范围内不能种植苜蓿和烟草。

5.2 物理防治

经35℃、56 d或36℃、39 d热处理可完全消除一些品种块茎中的病毒。

5.3 化学防治

(1)选用叶面肥加抗病毒药液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等。

(2)抗病毒用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1.5%植病灵K号乳剂1 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600倍液,或15%辛菌·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间隔7~10 d喷1次,连防2~3次。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以减少传毒媒介,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

参考文献

[1] 朴福万.马铃薯病毒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86,195.

[2] 颜谦,黄萍,宋吉.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初步调查及检测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62-14263.

[3] 袁老冲,陈露萍,张冲云.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 云南肥业,2010(10):37.

[4] 周云.青海省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及其检测与防治[J]. 青海科技,2008(3):14-16.

责任编辑:刘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