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乐陵小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5-25

李腾飞,张自坤,王爱杰,贺洪军

(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 253015;2.平原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山东 平原 253000)

枣原产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栽培面积接近苹果和柑橘,产量居干果第一位的主栽果树[1]。据估测,整个枣产业的年产值在1 000亿元左右,全国以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近2 000万人,枣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品大产业[2]。山东省是中国最早利用枣资源的省份之一[3],早在2500年前,齐鲁大地已广泛栽培枣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实生变异和无性繁殖方法,创造和驯化了诸如乐陵金丝小枣等一批优良地方品种[4]。山东省乐陵市地处鲁西北黄河冲击平原鲁冀交界处,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尤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天下,素有“百里枣乡”的美称,栽培历史悠久[5-7]。作为金丝小枣的主产地,其优良品质与乐陵市特定气候和生产管理措施密切相关[8],其产业化发展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规划和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9]。“乐陵小枣”是山东德州著名的三宝之一[10],是中国传统名枣,在国内久享盛名。近年来,由于品种更新较慢、生产管理粗放、精深加工不足等原因,“乐陵小枣”种植面积下降,产业严重萎缩,名产声誉受损。名产是历史的产物,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培育而形成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名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消费习惯的改变,社会对名产的认知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要保持名产优势,重塑名产品牌,必须不断为传统名产注入新的科技内涵和时代内涵。

1 “乐陵小枣”发展现状

目前,乐陵市小枣面积约为19 667 hm2,盛果期枣树1 200余万株,拥有枣树品种596种,以金丝小枣种植为主,产量1.96×107kg(鲜枣)(数据来自德州市林业局),是乐陵市特色经济林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业。乐陵市作为金丝小枣的主产区,支撑着德州市的整个枣产业[11]。“乐陵小枣”产业发展稳中有进,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12],枣林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成效明显;“中国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影响力越来越大;“乐陵小枣”区域品牌总价值7.53亿元[11],区域品牌逐渐形成。

乐陵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3,14]、“全 国 名 特 优 经 济 林 金 丝 小 枣 之乡”[15]、“中国金丝小枣产业城”[16]、“中国经济林之乡”[17]。2000年“乐陵金丝小枣”获得全国红枣交易会金奖;2002年“乐陵金丝小枣”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8];2007年乐陵富硒金丝小枣、无核小枣荣获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乐陵小枣”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被认定为“黄三角”十大优势果品之一;2015年成为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2019年乐陵金丝小枣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 “乐陵小枣”产业问题分析

2.1 种植面积萎缩,比较效益下降

枣树种植面积鼎盛时期,乐陵市及周边庆云县、宁津县等地有枣林60 000 hm2,其中乐陵市有枣林33 333 hm2,如今乐陵枣林已不足20 000 hm2。近年来,小枣裂果、烂果以及病虫害加重,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往往给枣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其中绿盲蝽、红蜘蛛、枣疯病等对枣树危害严重,有时甚至绝产绝收[19]。枣树种植成本逐年增加,但小枣价格不稳,种植枣树比较效益下降,造成部分农民砍伐枣树、退枣还粮,有的则撂荒枣园。撂荒的枣园零散分布在枣林之中,成为枣树病虫害的栖息之地,极大增加了枣树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形成恶性循环,枣林面积逐年萎缩。

2.2 品质口感下降,市场竞争力不高

枣园通风透光条件差[20],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导致树体养分缺失[21],小枣生长季病虫害及裂果问题严重[3],过度施用氮肥、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22]等,导致小枣品质下降。加上“乐陵小枣”果实小,可食率低,鲜枣比不过沾化冬枣,干枣比不过新疆大枣,市场竞争力下降,市场占有率也逐年降低。

2.3 加工能力偏弱,品牌营销不力

与乐陵市枣树种植面积相比,当地干、鲜小枣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农业龙头企业偏少,小枣产品精深加工层级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枣农、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利益链接不紧密,带动枣林种植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弱。品牌营销上不能做到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品牌“价值提炼”缺失,区域品牌定位不清[11],小枣品牌的认可度、美誉度与品牌联想度等不高,小枣品牌的作用、文化、特色等潜在的价值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因此品牌影响力不强。

2.4 经营主体结构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成熟

枣园以枣农自家种植、分散经营的居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虽有数量,但缺乏质量,大多规模小、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枣农不能从中获利,存在空壳现象,在生产与市场对接中缺乏营销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5 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支撑不足

随着农村空巢化现象加剧,农村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枣树管理以60岁以上的枣农居多,队伍老龄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骨干以及种植能手匮乏,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制约了枣产业的发展。

2.6 文旅融合层次浅,旅游吸引力不强

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度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观光指数偏低,适游时间短,主要集中在9月份金丝小枣成熟季节,大多数枣园多停留于观光、采摘初级阶段。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客源辐射范围小,旅游吸引力不强,挖掘和弘扬枣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3 发展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

建议尽快启动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乐陵金丝小枣作为德州市特色产业列入其中,或设立金丝小枣研究专项资金,从枣树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减轻枣树病虫危害,进一步提升“乐陵小枣”品质。重点发展市场需求缺口大的乐陵无核金丝小枣,通过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加速优良种苗繁育进程,根据市场需求,尽快扩大无核金丝小枣种植规模。

3.2 扩大种植规模、培植特色产业

抓住乐陵金丝小枣产区被列入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机遇,鼓励枣树适种区扩大种植规模,淘汰部分病弱植株,集中发展适于矮化密植的优良品种,如无核金丝小枣、鲜食冬枣及适于干鲜枣加工品种。大力发展适合枣林下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如种植药材、散养笨鸡等。支持百枣纲目、鼎力枣业等小枣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建立稳定原料基地,完善与小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将枣产业打造成当地富民特色产业。

3.3 完善连接机制,推进三产融合

立足小枣优势资源,打造并延长小枣全产业链,大力开展小枣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及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多次增值,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健全落实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小枣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小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

3.4 加大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提高小枣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小枣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以及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明晰枣树产权的基础上,鼓励支持通过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方式,入股整合枣树资源,统一管理经营,使这些示范主体能够成为规范运营、标准化生产和带动农民致富的标杆和骨干。同时要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轮训的支持,提高小枣产业经营效率和水平。

3.5 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

加强小枣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枣产品的供给。创新营销方式,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畅通小枣线上销售渠道,培育壮大小枣经纪人队伍,拓宽小枣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国内知名媒体加大对“乐陵小枣”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小枣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3.6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增强旅游吸引力

精心编制金丝小枣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高标准设计枣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高质量建设枣乡文化旅游设施,突出枣乡特色,丰富旅游内涵,深入挖掘、整合金丝小枣历史文化、乡土文化,讲好“小枣故事”,大力开发与枣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产业、枣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间作种植观赏油菜、油葵、应时花草等,开发具有枣乡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延长旅游元素适游期,提升游客旅游舒适度。加快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和增加农业多元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