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高校“非遗”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以信阳民歌为素材

时间:2024-05-25

刘波

(信阳师范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1 概念释义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涵盖多元化的形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能够日渐消退、易被湮没的文化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如下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明确将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其中,诸如中国各民族民间流布的传统民歌、歌舞、曲艺、戏曲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涵盖的艺术形式。“人类社会需要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1]

1.2 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主要流布于豫南信阳及附近地区,又有“豫南民歌”之称,是大别山民歌的一个支系,由当地百姓集体创作,深受群众喜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信阳民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审美与人文历史价值,是豫南百姓文化、审美等的集中体现。当地百姓生活中有红白喜事,或是重要节庆活动,常有唱民歌或是载歌载舞热闹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撰期间,被收录河南民间歌曲集成的信阳民歌的数量在河南省首屈一指,因此,信阳常被称作“河南‘歌舞之乡’”。2008年,信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阳民歌作为豫南地区最早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形式,距今已有13年。每年一度的信阳茶文化节、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系列活动必有信阳民歌展演节目,在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信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相关活动中,信阳民歌也一直是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信阳民歌的推介、传承受国家“非遗”政策、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一系列国家主动干预行为等的影响,使得它在群众中的认知度、在民间艺人间的传唱度等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如今,信阳民歌作为豫南百姓熟知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该地区的一张城市名片和区域文化符号。

2 新时代地方高校施行“非遗”教育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呈现出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准确把握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融入大学课程体系,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有着重要意义。

2.1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传承既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也为大学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非遗”教育的实施,应将本土文化中具有区域特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转化为学校显性课程,丰富传统课程体系,引领特色发展。同时,高校还应加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地方高校通过施行“非遗”教育,既创造性地实现立徳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又个性化地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2]。文化自觉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觉悟,也是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和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而坚定文化自信,表现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以及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胸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件物品,也不是单纯的濒临消失的手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工匠精神;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一种本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对于根植于区域文化的地方高校,从增强文化自觉到坚定文化自信,从正确认识、把握、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到对文化的认同、肯定、坚守,将立德树人与“非遗”教育紧密结合,是其应有之义。

2.3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构特色育人模式

***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高校应当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扎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其文化模式相适应的。”[3]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之路,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地方高校的发展亦是如此。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应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探索办学亮点,建构特色育人模式,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4]。

3 基于信阳民歌素材的高校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由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也是对二者的补充和完善。随着中国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校本课程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信阳民歌为例,相对于豫南其他形式的传统音乐在学校的传承情况,基于信阳民歌素材的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相对突出。以笔者的工作单位为例,作为大别山地区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长、综合实力较靠前的地方高校——信阳师范学院,也十分重视信阳民歌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其课程建设理念与做法如下: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本课程校本“落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课程由于缺乏灵活性,越来越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快速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变化。教育部在2004年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文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大地方和学校特色化课程建设。

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地方高校应在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以上理念,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已经将信阳民歌作为校本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出版多部相关教材,使校本课程建设在地方高校扎实“落地”。学校致力将信阳民歌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的重要素材和内容,在音乐专业公共艺术相关课程中注入民歌元素,在师生音乐会等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民歌展演,致力打造新时代地方高校特色课程体系,营造区域文化、校园文化氛围,使主流音乐文化与优秀区域音乐文化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文化适应性。同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造学术研究的环境,引导师生注重对信阳民歌的专项研究,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2 有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夯实校本课程建设理论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在“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等教学理念指导下,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围绕教育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将学术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新视角,将科学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2010年,信阳师范学院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诸如信阳民歌等表演艺术类“非遗”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学校将信阳民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积极引入课堂教学,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把握区域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强化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3.3 加强校地合作共建,激发校本课程建设的活力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国家“非遗”工作的推进、文化政策的保障,仍免不了日渐式微。信阳民歌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或者是公共艺术教学的课程资源,既发挥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职能,也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推介、传播与传承方式的创新。另外,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合作,落实并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等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地合作生态环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校本课程建设输入新鲜血液,激发活力。

在豫南地区,除了信阳师范学院在建设、施行以信阳民歌为素材的“非遗”校本课程以外,信阳学院、信阳农林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高校均在以信阳民歌为素材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特色育人模式探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等工作。例如,信阳农林学院与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作,以校地共建的方式创办了“大别山文化研究院”,通过深度合作、共同研究,致力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信阳学院在该校1500平方米的信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的视频资料展示区、文史资料展示区和地方文艺展演区进行信阳民歌单独展示与民歌传习,该校在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中国传统音乐必修课中专门增设“信阳民歌表演实践”环节,并以公开课教学的形式在学校教师教学比赛、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活动集中展现地方民歌,课后由专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阳民歌研究,进而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师生科研成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信阳民歌大师工作室”,定期邀请信阳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付大坤、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卉等民间艺术家进校园、入课堂传习民歌,另鼓励音乐专业教师发挥个人专业优势,以民歌理论研究、民歌教唱与表演、民歌创作等方式传承、弘扬信阳民歌。

传统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身怀技艺的民间艺人、相当规模的民歌受众,以及干预民歌传唱与发展的文化政策,甚至是地方学校教育等,均影响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作为豫南较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诸如信阳民歌、罗山皮影戏、光山花鼓戏等传统艺术,只有着眼于将未来发展与地方高校“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相结合,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引入学校教育,这样才会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传统艺术的推介、传播与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更具有现实与创新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