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基于信阳市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5-25

张 静

(信阳农林学院 学生处,河南 信阳464000)



“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信阳市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张静

(信阳农林学院 学生处,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通过对“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立足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结合“95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沟通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丰富性和反馈的及时性等特点,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回收问卷37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352份,有效率为93.1%。本次的调查对象为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师范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三所信阳高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保证了学科和性别分布较为平均。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经常使用的互联网沟通方式、使用的功能和使用的时间等题目,是对“95后”大学生互联网沟通使用现状的调查(见表1)。

表1 “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分析

对于“您经常使用的互联网沟通方式”这一题目的调查,排名第一的是微信,占到了81.9%,其次是腾讯QQ,占到了75.6%,然后是微博和其他互联网沟通方式;对于“您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沟通功能”这一题目的调查,排名最高的是“聊天功能”和“查看好友的动态”,分别占到了82.3%和67.5%,然后依次为“评论、分享、转帖等”和“发布个人动态”,也分别占到了58.6%和40.2%;对于“您每天使用互联网沟通的时间”这一题目的调查,27.9%的学生选择每天1-3个小时,15.6%的学生选择每天3-5个小时,56.5%的学生选择持续在线。由此可见,互联网沟通以其便捷性和及时性,已经成为了“95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明每天持续在线,因此,我们可以结合“95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沟通形式的多样性和信息的丰富性,改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创新“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2“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网络的便捷性已经涉及到学习、工作和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互联网沟通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给了个体更多的交友机会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但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内容的开放性和传播的迅速性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2.1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带来了挑战

“95后”大学生毕竟还是一群正处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群体,他们还普遍缺乏对信息的真伪做出理性判断和去伪存真的能力,因此网络上的一些恶意炒作、虚假报道和煽动性信息等恶意内容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思维混乱,并且微信和微博上的信息转发和分享功能,也使得这些不良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递传播,进而影响到其他学生,可能会对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

2.2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挑战

在互联通沟通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关注的信息,屏蔽不想关注的信息,把握着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而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典型事例的方式展开,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与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不符,更与“95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不符,势必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心理。

2.3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地位带来了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他们知识丰富,熟练掌握整个教学过程,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特征更好地满足了“95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快速获得所需知识,给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了挑战[2],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契机。

3.1创新教育形式,搭建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互联网+”时代是强调互动和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采用双向互动的形式,构建一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主动开设“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沟通工具,并主动经营好网络新阵地[3],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通过发布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然后利用现有的学生用户去邀请其他学生的加入,进而产生连带效应,形成一个拥有大量学生用户的“微博”教育平台[4],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用时,也更方便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留言和评论进行实时关注,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创新教育内容,增强学生认同感

想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网络文化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把握好“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关注自我,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和认知特点[5]。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热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焦点事件,在这次对“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中也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关注是“标题党”,因为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了他们很多的选择,如果不感兴趣的内容点都不会点开。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教育内容,从选材、标题、构图等各个方面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例如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结合起来,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营造主流舆论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活化和形象化,进而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呆板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新阵地。

3.3转变角色定位,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

“95后”大学生同时也是一群渴望独立但又害怕孤独,想要证明自己但又受不了委屈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这种矛盾又复杂的心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角色定位,我们这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95后”大学生每天持续在线,并且使用最多的功能依次是“聊天功能”、“查看好友的动态”、“发布个人动态”和“评论、分享、转帖等”,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使用了互联网的沟通功能,那么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沟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用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沟通思想、分享感受,在这种淡化了身份的互联网沟通模式中,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把握他们在互联网中表现的真实想法。利用互联网沟通的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思想动态提供及时的疏导,帮助其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6],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互联网+”时代,给“95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承认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这次调查中也显示,67.3%的学生表明“如果生活中没有了网络,会感觉不自在”,甚至有21.8%学生表明“如果生活中没有了网络,会很焦虑”(见表1)。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好互联网沟通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丰富性和反馈的及时性等特点,将网络信息开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7],进一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徐曼.“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 (09):84-86.

[4]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 (03):103-105.

[5]陈向凡.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新思路探究[J].文教资料,2014(24):97-98.

[6]王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 [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 (2):228 -231.

[7]张蔚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编辑:刘彩霞)

收稿日期:2016-03-14

作者简介:张静(1989—),女,河南信阳人,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和青少年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3-0018-03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f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ternet Plus”Era——Based on Three Colleges in Xinyang City

ZHANG Jing

(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et use of the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it puts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background,combin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making good us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of the diversity forms, the richnes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timeliness of feedback,etc. We will further innovate the form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foresigh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Internet Plus”era;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research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