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赫索格婚姻探析

时间:2024-05-25

吴 非

(长江师范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重庆 涪陵 408100)



赫索格婚姻探析

吴非

(长江师范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重庆 涪陵 408100)

摘要: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作品中,贝娄深入刻画了现代美国人的困境并且试图寻找出摆脱困境的途径。他的代表作《赫索格》完成于1964年,这部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贝娄一贯的写作主题,那就是现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困境。本文着重探析了赫索格的婚姻困境,就赫索格的婚姻状况及失败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索尔·贝娄;赫索格;婚姻

1《赫索格》的故事情节及研究现状

作为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索尔·贝娄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危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文明面临着崩溃的问题,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赫索格》是贝娄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也是最能体现其思想与风格的一部作品。赫索格本是学识渊博的哲学博士,大学历史教授,专长思想史,发表过颇具水平的学术论著;他一向尊崇理性,关心人道和文明。然而在个人生活上,他却屡遭打击,两次婚姻均以离婚收场,尤其是第二任妻子马德琳竟然和他最要好的朋友私通,把他赶出了家门,还让他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生存困境使得赫索格精神极度焦虑,濒临疯狂边缘,于是,他整天紧张思考,记笔记,给各种活人死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写信,甚至写给上帝和他自己,写了却并不寄出。与此同时,他通过联想和回忆,叙述了家庭、父母、兄姐、妻儿、情妇、朋友的情况以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遭遇。小说结尾,经历了车祸、因携带没有执照的实弹手枪被拘留的赫索格由哥哥保释出狱,拒绝了哥哥的邀请,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位于乡村的住宅,准备去休息一段时间。至此,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国内对贝娄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均起步较晚。《赫索格》的中文译本出自著名翻译家宋兆霖教授,1985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同时,作为贝娄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赫索格》内容丰富,描写手法多样,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迄今为止,“中国知网”上涉及该书的评论文章约有180篇,另有硕博论文约50篇。这些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借助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探索人生困境的意蕴;二、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小说中隐藏的内涵并与犹太文化、世界文化相联系;三、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四、从流浪的视角,观照赫索格的精神状态;五、对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其叙事艺术展开研究;六、把赫索格与中国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进行比较[1]。此外,站在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作品、把赫索格与神话精神相联系、解析赫索格这一人物形象等研究文章也为数不少,但对其婚姻状况及导致婚姻失败的原因进行解析的则寥寥无几,这也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2赫索格婚姻状况解析

在赫索格的婚姻中,第一任妻子黛西和他一样出生犹太家庭,是个“规矩的旧式犹太女子”,她稳重、匀称、有条理、能控制自己,当年也是个美人儿。对于丈夫的事业,戴西倾力支持,她打理家务,照顾孩子,让赫索格过上了安逸的生活。正是有了她的付出,赫索格才能专心于学术研究,取得颇多建树,成为声名斐然的历史学家。但在赫索格眼里,任劳任怨的戴西缺乏幽默感,脾气相当固执,他也厌倦了那种规规矩矩、正正经经的有目标的生活。在与戴西婚姻持续期间,赫索格就与将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马德琳有了亲密的关系。

第二任妻子马德琳则“不但风姿迷人,而且容貌漂亮,才智超群”,为了讨取她的欢心,赫索格辞去了极为体面的教职,动用从父亲那儿继承来的两万元遗产,在乡下买了一幢很大的旧房子,他打算在那里从事研究工作。为了尽可能地节约经济,减少开支,赫索格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对房子进行整理修缮;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身为妻子的马德琳却仍虚荣地挥金如土,什么都想买,什么都买最贵的,仅她的一套孕妇服,就花了五百元,这让赫索格欠下了一堆账单,只能想方设法赚钱维持家里的开销。乡居仅一年,马德琳就改变了主意,她厌倦了乡下枯燥的生活,认为自己“年轻美貌,聪明能干,而且生气勃勃,善于交际,绝不应该在穷乡僻壤埋没掉”。于是,赫索格又开始在芝加哥谋职,还应马德琳的要求,给邻居瓦伦丁·格斯贝奇也找了份工作。赫索格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在芝加哥住了一年,马德琳就在事先作了相当周密安排的情况下,向毫无心理准备的他提出了离婚。事实上,马德琳早就和赫索格“最信赖、最亲密的朋友”格斯贝奇有了非同寻常的关系。可笑的是,在此之前,每当赫索格需要一种情感上的反应或遇上麻烦时,就去找格斯贝奇,从他那儿获得安慰,寻求解决方法。他还曾在遗嘱里指定格斯贝奇为他的遗嘱执行人与保护人。“这第二次的离婚,给赫索格的打击实在太大,他感到自己快要垮了”。

赫索格的两次婚姻均以失败告终,应该说,第一次婚姻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他自身,他不珍惜稳定而安逸的生活,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对妻子的付出不体谅,对婚姻也不忠贞。但在第二段婚姻中,他承担起了作为丈夫的职责,修缮房屋,努力赚钱维持生活,为什么还是没能保住婚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2.1赫索格事业的停顿

和戴西在一起,赫索格一直过着虽平凡但极其体面、安定的助理教授生活。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学术界享有极好的声誉,论文颇有影响,被译成过法文和德文。他早年出版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书,《浪漫主义和基督教》也在多处被列入必读书目,受到年轻一代史学家的推崇,认为它是新史学的楷模。那时的赫索格还是个“学者”,受人尊敬,地位崇高。但与马德琳结合后,赫索格就辞去了工作,搬到了乡下,他喜欢乡居生活,觉得自己到了开展研究工作的最理想的地方,他踌躇满志,准备写书。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了工作,就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节约开支,保住房子,他把自己变成了房屋修理工,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对房屋进行修整。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收入,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做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字工作,如给大学出版社审阅稿件。不难想象,他最初的写书计划也就流产了。与马德琳的结合,让赫索格变成了“家庭主男”,忙着修理房屋,忙着支付账单,忙着与马德琳“斗争”,他已完全无暇顾及学术,事业上的停滞不前也是必然的了。他自己后来也意识到:“在我离开戴西的时候,显然我也就放弃了我的学者地位了。”

2.2与马德琳观念上的偏差

大卫·盖勒维曾指出:“赫索格是一个犹太人,他的许多价值观直接来自其犹太移民背景,而并非来自他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成年经验。”在传统的犹太家庭中,丈夫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家庭的中心,妻子服从丈夫的意志,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赫索格的母亲萨拉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犹太妻子和母亲:自我牺牲、不断奉献。由于操劳过度,很早就因病去世。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从小受到传统犹太文化的熏陶,赫索格潜意识中也不免带有“男权至上”的观念,希望女性服从男性,在家庭中扮演贤妻良母或是在社会上扮演被拯救者的角色。基于这样的观念,赫索格一开始就认为是他“拯救”了由于出生于特殊家庭而导致童年不幸的马德琳,然后他理所当然地将马德琳完全滞留在生育活动和封闭的家庭中。赫索格理想中的生活是由“丈夫(一个心灵优美的男人)、妻子(一个出类拔萃的女人)、天使般的孩子所构成的家庭,以及一些肝胆相照的朋友,一起住在伯克夏。这位博学多才的教授埋首于自己的研究之中…”。但赫索格没有意识到,虽然同样出身犹太家庭,作为现代女性的马德琳却是一个叛逆者,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在认识赫索格之前,“为了在社会上往上爬和出风头”,她就皈依了天主教,彻底抛弃了她的犹太家庭。当马德琳和赫索格住在偏远的乡下,经常因花钱的事发生争执时,马德琳就明确地告诉过赫索格:“你要的那种环境,你一辈子也别想有。那种环境十二世纪有过。你一天到晚嚷着要回你的那种老家,说什么厨房的桌子上盖着油布,还放着拉丁文书…!”此外,马德琳有着相当大的学术野心,到乡下不久,她就决定读完她的斯拉夫语研究生课程。于是,家里的床上开始堆满破旧的、布满灰尘的百科全书,赫索格对此稍稍表示不满,马德琳便开始发疯般地大叫大嚷,乱撕东西,对他又打又骂。赫索格的中学室友夏皮罗来访,请他帮忙,马德琳热情接待,与他聊得热火朝天,二人大谈“俄国的教会、泽登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赫尔岑,一八四八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哲学家梭罗维耶夫、贝蒂也夫”,身为丈夫的赫索格则光着脚,穿着破旧的耐洗裤,在旁边注视着自己的妻子,完全成了“局外人”。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马德琳与赫索格希望的贤妻相差甚远,二者在观念上截然不同,他们之间的矛盾必然要发生。马德琳渐渐在格斯贝奇那里找到了寄托,抛弃赫索格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2.3赫索格的性格因素

赫索格时常对自己充满自信,总认为自己个性独特,魅力十足。他对自己的智力、体力、肌肉以及光滑的皮肤十分得意,总感觉轻松愉快,而且自以为慧眼超群。他甚至自恋地认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都要看摩西·赫索格的成败了”。在梳洗打扮,准备与情人雷蒙娜约会时,赫索格看到镜中的自己,也禁不住自我陶醉,称赞自己帅极了,看上去妙极了,并且认为自己完全、并且必定能受到女性的认可,能找到女人。或许,赫索格的确有着自信的资本,身为大学教授,他学识渊博,有影响,有地位,有成就,长相也过得去,但过于自恋恐怕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他确实也因为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社会交往的失败。尽管赫索格爱马德琳,喜欢雷蒙娜,也很想融入社会中,但他常常不自觉地不平等地对待她们,很少顾及对方的感受。他总认为自己是“马德琳的特别恩人”,并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这也是他犹太文化的本性和两人结婚的起因所共同造就的。

小说结尾,经历了一系列几乎致使其崩溃的匪夷所思的事情,痛苦过、迷茫过、挣扎过的赫索格恢复了“平静”,独自一人回到乡下的房子。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他感到惬意;巡视着房里的一切,他回忆、反思着以往的生活,对目前的处境开始觉得“满意、高兴”,第一次感到完全摆脱了马德琳而获得自由。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忙碌着,埋头写信、赞美诗、发言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诉诸笔端。哥哥威利来探望赫索格,期间赫索格接到了雷蒙娜的电话,面对哥哥的担忧,赫索格表示:“我不会再把自己交到任何人的手里了。”

3结语

在《赫索格》中,索尔·贝娄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他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赫索格遭遇的一切,他的苦闷与迷茫,他的挣扎与回归。事实上,赫索格的遭遇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它带有普遍的意义,许多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子。贝娄接受过一次访问,在谈到《赫索格》何以能作为带有“高级趣味”的严肃作品进入畅销书行列时,贝娄回答如下:“我的确认为《赫索格》这类书本该是卖不出八千本的冷门书,这本书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打动了许多人浑不自觉的同情心。从读者来信看,我知道这本书描写的是普遍的困境。”[3]时至今日,半个世纪过去了,贝娄在小说中反映的这一切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赫索格所面临的婚姻困境在现代人身上愈演愈烈,与他处于类似困境中的现代人,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本文就赫索格的婚姻进行了详细解析,希望他的经历给现代人留下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军,吴建兰,纪楚楚. 索尔·贝娄国内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16(1):26-28.

[2]David Galloway.TheAbsurdHeroinAmericanFiction:Updike,Styron,BellowandSalinger[M]. Austin and Lon-don: U of Texas P, 1974.

[3]索尔·贝娄.关于美国文学和小说创作[A].索尔·贝娄全集第十三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0.

(编辑:刘彩霞)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吴非(1980—),女,重庆荣昌人,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3-0073-03

An Analysis of Herzog’s Marriage

WU Fe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hangjiang Normal College,Fuling 408100, China)

Abstract:Saul Bellow, the Nobel Prize winner in 1976, is view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s works, Bellow describes modern Americans’confusion and tries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ir problems. The representative of his works Herzog was completed in 1964,which well embodies the consistent theme in Bellow's writing, that is the modern, especially the plight of intellectua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rriage dilemma of Herzog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his marriage and the causes of failure.

Keywords:Saul Bellow; Herzog; marriag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