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张妮妮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
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以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为例
张妮妮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
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人才支撑体系,并从集群内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支撑体系和外部高校学术专业支撑、政府的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其他县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产业集群; 人才支撑体系;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战略任务,安徽省各县市立足于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无为电缆、当涂县博望刃模具机床、天长市秦栏电子元件等产业集群专业镇,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为促进安徽县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分别从升级路径、创新战略等方面展开研究[1~2],却忽视了集群发展的基础动力——人才支撑问题[1]。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为例,在对其现有人才支撑体系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当地特点、适应集群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以期为其他县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1.1 优势(strength)
第一,区域人力资源存量巨大。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所在的皖江示范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截至2013年底,该区总人口数3099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9856人。截至2013年,安徽省有高等院校106所,在校学生数105.21万;各级各类成人技校916所,在校学生数43.56万。无为县电缆企业若能充分吸引和留住皖江示范区内的各类人才,将获得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优势。第二,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效应凸显。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深入实施,产业转移带来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效应日益明显。回乡务工人员大部分是沿海发达地区成熟产业的熟练工人,他们拥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开放理念,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工作经验,可填补电缆产业集聚区成熟高技能劳动力的巨大缺口。第三,人文精神积淀厚重。高沟(无为县电缆产业的发源地)精神,可以用四句话进行概括:勇于抢先的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同进共退的团结精神、眼观四方的开放精神。高沟精神彰显了电缆产业集群深厚的文化根植性,是充满智慧的高沟人民勇于创新的根源,更是市场竞争激烈大背景下电缆集群企业“抱团”攻克难关的精神支柱。
1.2 劣势(weakness)
笔者对产业集群内安徽华菱电缆集团等五家代表性企业进行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之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无为电缆集群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以下劣势: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无为县县域内没有电缆技工学校,企业与设置相关专业的学校之间的合作仍处于萌芽阶段。五家电缆企业中仅有安徽华菱电缆集团与郑州电缆技工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调查显示,集群内部具备电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人员仅占19%,非专业技术人员补缺上岗现象严重,电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空缺巨大。二是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调查发现,118个样本中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仅17人,占样本总数的14.4%;具有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员工分别为58人和35人,占比为49.2%和29.6%。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员工有4人,占总数的3.3%;20~30岁员工21人,占比17.8%,30~40岁员工28人,占比23.7%;40~50岁员工最多,达49人,占比41.5%;50岁以上16人,占比13.7%。可见,集群内企业员工多为中年人。三是引人政策不到位,培训体系不完备。多数电缆企业主观上纳才意识不强,引进人才时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纳能力较弱。集群内多数电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重视不够,局限于岗前企业概况和规章制度的宣教,技能培训主要依靠师傅“传帮带”,培训形式单一,员工认可度较低。四是家族式管理色彩浓重,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无为电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色彩较重,中高层管理者大多是企业领导的亲信,他们对外来员工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此外,由于尚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分配不合理、职位晋升不公平问题突出。据调查,销售人员受到各电缆企业的偏爱,平均工资达6000~7000元/月;操作人员待遇最低,平均工资仅为2800~3000元/月,二者相差甚远。公司财务、人事等重要岗位多为家族内部成员占据,外来员工晋升重要管理岗位机会有限,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
1.3 机会(opportunity)
第一,人才资源开发得到省部委的政策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出台文件大力支持皖江示范区人才储备建设,推进其人才和社会保障改革,内容包括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筑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等,这为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第二,全社会人力资源流动性增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特性突显。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步放宽对劳动者流动迁徙的政策限制,努力培育城乡一体、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应把握全国、着眼全球,形成自身所需的人力资源结构[4]。
1.4 威胁(threat)
一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大量人才,人才资源外流严重。从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来看,江苏为36308元、浙江为37214元,安徽仅为30872元。无为县吸引人才的经济条件不够优厚,导致本土人才不断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二是西部省份积极参与人才争夺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陕西等西部省份纷纷主动争取沿海产业转移,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这对无为县乃至整个安徽省的人才引进工作构成了威胁。
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人本管理日益盛行的知识经济时代,无为县电缆产业集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须从内、外两方面构建“企业-政府-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才支撑体系。
2.1 内部人才支撑体系
2.1.1 引才支撑体系 大中专院校是我国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无为县电缆企业要充分利用安徽省高校密集的优势,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通互联,定向培养并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与科技研发人才}。同时,集群要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强转移产业的人才同步转移,形成聚才引入机制。集群内企业要 “抱团”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电缆企业就业,吸引社会熟练劳动力向电缆产业回流。
2.1.2 育才支撑体系 集群内企业要树立“引培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加大培训投入,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努力提升在职员工质量。人事部门应与其他职能部门及员工代表共同研究培训方案,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和外部职业培训师师资库,综合运用直接传授型、工作实践型、参与型等多种培训方法,对新老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企业要加强与行业内标杆企业、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优秀员工走进高校、走出国门继续深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1.3 用才支撑体系 企业高管要摒弃家族式管理,杜绝任人唯亲,崇尚任人唯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适时引进先进的人才测评系统,根据员工的特点与潜能安置岗位,实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
2.1.4 留才支撑体系 应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薪酬分配、岗位调整等。要构建对外富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的薪酬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分配制度改革,鼓励通过股权计划留住优秀人才。
2.2 外部人才支撑体系
2.2.1 政府政策支撑体系 县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文件,将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努力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要加快制定支持电缆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政策,同时要围绕电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出台并大力宣传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并加强与其他市县的沟通,建立人才合作开发新模式,盘活示范区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要努力改善人才软环境,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形成畅通的人才流动通道。
2.2.2 高校学术专业支撑体系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安徽省高校要适度增设通讯设施工程等专业,并促进相关专业向地方应用型转变。同时,高校要与电缆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老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和技术攻关,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为电缆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1] 徐一峰,李姚矿.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25-29.
[2] 雷 宇,张红军.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6):54-56.
[3] 李保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4] 郭厚军,吴慈生,王 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6):15-16.
(编辑:唐 芳)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Support System of County Industrial Cluster in Anhui——Taking Wuwei Cable Industry Cluster as an Example
ZHANG Ni-ni
(Colleg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China)
The paper explores talent support system of Wuwei cable industry cluster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ble industry cluster,the paper puts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s introduction,cultivation, use and retention support systems of enterprises,university's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 to build the talent support system.
industry cluster; talent support system; industrial transfer
2016-06-0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5D20).
张妮妮(1984 —),女,安徽宿州人,助教.
F061.5
A
2095-8978(2016)04-0043-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