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 文/李川
本试验通过攻关,在河北地区首次实现了加州鲈规模化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缓解了当地鲈鱼苗种依赖外调的局面,有力促进鲈鱼养殖产业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试验中池塘要求、亲鱼培育、繁殖准备、产卵收集、孵化管理等技术环节,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加州鲈即大口黑鲈(学名: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棘臀鱼科、黑鲈属鱼类。加州鲈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优良品种,同时也是适合集约化养殖和生态渔业发展要求的品种。目前广东广州佛山地区和浙江湖州地区属于全国规模较大的加州鲈养殖区域,四川、湖南、河南等地也开始进行加州鲈养殖推广,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河北邢台大力推广加州鲈养殖,但所需苗种全部由外地购入,成本高,运输困难,运输死亡率高,严重制约邢台加州鲈养殖产业发展。如何实现加州鲈育苗本地化,摆脱对外地苗种的依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产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沙河市海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终于在河北地区突破了加州鲈规模化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培育规格苗种200多万尾,填补了河北省不能进行加州鲈规模化苗种繁育的空白,改善了加州鲈苗种依赖外调的局面,对提升河北省渔业产业科技水平、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养殖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周边无污染源,水体透明度≥30cm。池塘分亲鱼池及产卵池两种,池塘池底平坦,池底淤泥≤20cm,保水性能好。亲鱼培育池面积要1亩~10亩,水深控制在1m~2m,若想开展早繁,需在池塘上方搭建保温大棚或在室内车间开展培育,以保证池水温度合适。产卵池面积1亩~10亩均可,水深在1m~1.5m,池埂及池底无淤泥、螺蚬等,池埂坡比≥1:3。
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消毒工作,放亲鱼前15d~20d,每亩用含氯消毒剂或块状生石灰120kg~150kg化浆后泼洒消毒;或在池塘先放水10cm,然后将含氯消毒剂或块状生石灰均匀散在水中搅拌消毒。放亲鱼前一周开始进水,进水时用40目网纱绑在管道出水口,防止杂物入池,保持水深80cm~100cm。当年2月~3月,从良种场引进亲鱼,或从养殖池塘中挑选成鱼,亲鱼应个体大、体重600g以上、体型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具有明显生长优势、肥满度好。亲鱼性腺发育需要有一定的冷积温,需在12℃以下水体中越冬,性腺才会发育较好。每亩放养500条~1000条亲鱼,水温低于20℃时亲鱼一般不产卵,要加强亲鱼营养。
亲鱼饲喂一般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目前较少投喂冰鲜鱼。配合饲料以加州鲈专用膨化浮性颗粒料为宜,可用黄粉虫、黑水虻幼虫磨浆后均匀拌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投喂亲鱼,增加亲鱼营养丰度,提高亲鱼免疫力,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日投喂量为投放亲鱼体重的2%~4%,每天投喂3次,6:00、11:00、17:00各一次,视天气和鱼的抢食情况适时增减。投饲区上面要搭建遮阳网,防止中午阳光直射造成加州鲈摄食差,用水管进行微流水冲水,让鱼形成摄食条件反射。保持水位1m~1.5m,透明度30cm~40cm。视池水的肥瘦情况,适时采取措施调节,要保持水体的嫩、爽,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做好巡塘及养殖记录,定期解剖检查亲鱼性腺发育和肝胆情况。
将性腺成熟的亲鱼转移到专用产卵池,也可使用亲鱼培育池产卵。如果转移到专用产卵池,产卵前半个月清除池塘中的杂物,用漂白粉或块状生石灰做好产卵池的清塘消毒、进水、肥水工作,保持池水透明度25cm~30cm,水体嫩、爽,溶氧充足。
亲鱼放养到产卵池后开始设置人工鱼巢,人工鱼巢一般采用棕榈片。选择宽度大于20cm的棕榈片,去除木质硬化部分,经搓揉、清洗、消毒、曝晒,将棕榈片上部用铁丝固定,铁丝中间绑上细绳,便于抛入产卵池和从产卵池回收。
将棕榈片沿池埂坡底平放在水深50cm~100cm位置,池塘池埂若是土质,可用细竹竿插在鱼巢旁边,用细绳把鱼巢固定在竹竿上;池埂斜坡若为水泥硬化,可将鱼巢用细绳绑在岸上固定,方便回收。每间隔1m~1.5m设置鱼巢1个。若直接在亲鱼培育池产卵,则直接在亲鱼池设置鱼巢,方法同上。
当产卵池水温在20℃~25℃时,挑选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手摸鱼腹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雌鱼及轻压鱼腹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鱼,按雌雄比1:1~1:1.5配组放到产卵池塘中,密度为每亩放养100组~150组。产卵后第二天上午逐个检查鱼巢上产卵情况,发现鱼巢上黏有卵粒应及时收集,并快速移入孵化池,鱼巢移动过程中要放在水桶里,防止附卵鱼巢离水被太阳照射。之后每隔24h检查鱼巢,移走产卵鱼巢后要及时补充新的鱼巢,保持鱼巢密度。产卵期间,亲鱼每天上、下午各投饲一次,投喂量根据摄食情况掌握,保持好水质和溶氧。
孵化池一般在保温车间或塑料大棚内,采用水泥池、PP塑料池均可,形状为长方形,面积10m2~30m2,池深0.6m~1m,池底有曝气增氧装置。将当天收集的产卵鱼巢并排悬挂在竹竿上放入孵化池中,鱼巢孵化密度为每平方米鱼巢15片~30片,约受精卵10万粒~20万粒。孵化池保持微流水曝气孵化,水深40cm~60cm,避免阳光直射。孵化用水应用120目筛绢过滤,水温22℃~28℃,溶氧≥5mg/L。孵化过程中应保持水温稳定。加强巡查,防止鱼卵长水霉,及时移出已经脱膜的鱼巢、长水霉的鱼巢以及杂物。
出膜三天左右,卵黄被吸收完,水花苗上浮平游后要及时出苗。可用软绢网拉网,或在孵化池出水口接一集苗箱通过放水将鱼苗集中在集苗箱内,计数后装运。水花苗反应灵敏、成群结队、游动迅速、逆水游动,则苗质量较好。运输以塑料袋充氧包装为宜。规格70cm×30cm×30cm的双层塑料袋中加水(水温22℃~25℃)4kg~6kg,装苗3万尾~5万尾,排干空气充氧后绑紧袋口,装入泡沫箱加冰袋降温并包装严实。装苗量可根据运输时间长短来调整,运输中应避免太阳光线直射包装箱。本次试验产卵孵化水花600余万尾,培育驯化出优质苗种220万尾,成活率达36.6%,可供推广池塘养殖1100余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