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新时期加快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5-25

文/潘怀福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渔业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传统的渔业经济强区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港口、工业和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海洋渔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值得重视和亟需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海洋渔业现状

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岸,东与青岛市市南区隔海相望,北与胶州市接壤,西临潍坊、日照市,南濒黄海。海岸线长282km,管辖海域约5000km,滩涂83km,港湾23处,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等岛屿42个,海域资源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渔业,一直是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渔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多年来,从贯彻“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方针,到“海上山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再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青岛西海岸新区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增长模式,历经传统海洋捕捞和滩涂贝类养殖、池养对虾、筏式贝类养殖、网箱养鱼、海参鲍鱼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等多次发展浪潮。

当地海洋渔业已由传统海洋捕捞为主,逐步形成以养为主,捕捞、加工、流通综合发展的渔业格局;养殖业,正由传统滩涂池塘、浅海筏式、网箱等沿岸内湾、粗放式养殖,向海参鲍鱼增殖、深水网箱养鱼、人工鱼礁建设等牧场渔业与海域生态修复相结合的近岸深水域、立体化、生态型渔业转变,产业布局趋向合理,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水产品总产量34.74万t、总产值73.05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8.46万t,占海水产品总量的81.92%。

(二)新型渔业发展步伐加快

1.海洋牧场

从建设经济型海洋牧场起步,先后在凤凰岛、灵山岛、斋堂岛等海域投放人工鱼礁,逐步扩大规模,扩展牧场内涵。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23处,海域总面积7600ha,投放人工鱼礁166余万空方,逐步形成资源生境修复养护与刺参皱纹盘鲍底播增殖、贝藻类养殖、大型抗风浪网箱养鱼及海上综合平台建设相结合的牧场渔业雏形,成为山东海洋牧场建设核心区。其中,先后建成青岛石雀滩海域、灵山湾海域、斋堂岛海域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处,海域面积6630ha,投放人工鱼礁110余万空方,分别占青岛市、山东省总量的77.8%、23.7%,建成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集群。

2.深远海养殖

从鲁海丰食品集团的近海大型深水网箱养鱼试验推广,到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当地发展深远海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鲁海丰集团已发展大型深水抗风浪养鱼网箱210个,实现鲈鱼、真鲷等多品种养殖。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一号”养殖的三文鱼,于2021年正式收鱼,标志着我国首次在低纬度、深远海规模化养殖高经济价值的三文鱼获得成功,这对于加快深远海开发和养殖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示范引领作用。

3.休闲渔业

以海洋牧场为依托,当地加快了以滨海旅游、海上平台垂钓、渔村食宿等为重点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海钓场建设。目前,起步较早的鲁海丰公司,已发展休闲海钓网箱平台10个,配备游钓船40余艘,配套码头(港池)38000m、游客综合服务区15000m。灵山湾聚大洋等国家级海洋牧场海上多功能平台投入使用。建成石岭子人工鱼礁、西海岸海洋牧场、斋堂岛海洋牧场等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处,灵山湾、昕长虹、凤凰岛海洋牧场等省级休闲海钓场6处。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休闲渔业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成为渔业经济增长新亮点。

(三)传统产业升级初见成效

1.近海捕捞

落实海洋捕捞渔船“双控”政策,压缩捕捞船只,降低捕捞强度,促进近海渔业资源恢复。加快渔船拆旧报废,引导渔民“弃船”“上岸”,实现捕捞渔船逐年递减。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有各类渔船1900余艘,年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略有下降态势。

2.远洋渔业

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0家,作业渔船32艘,作业范围主要是俄罗斯、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海域,年捕捞秋刀鱼、鱿鱼等远洋渔获物3万t,成为青岛地区重要的远洋渔业基地。积极推动企业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开展渔业国际合作,建设海外渔业基地。鲁海丰、凯航、荣昌等企业,与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刚果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远洋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水产品加工

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加工企业39家,大规模以上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约12万t,加工总量约8万t,加工品种以鱼类、贝类、刺参等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国家。藻类加工,大规模以上企业7家,主要产品为海藻酸钠、甘露醇、卡拉胶、碘等,综合加工能力较强,明月海藻、聚大洋海藻分列全国同行业第一、第二。规划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中,建成后,水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能力将大幅增强。

(四)科技创新应用效果显著

1.水产种业

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省市级水产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全国渔业现代种业示范场2处、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7处,覆盖刺参、大菱鲆、牙鲆等主导品种,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当地加快亲本更新和新品种繁育推广,成功引进培育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中科1号”,在工厂化养殖中推广应用。金沙滩金乌贼国家水生生物保种场,成功解决人工育苗亲本和苗种培育时间控制难题,实现金乌贼全人工养殖。实施了刺参“参优1号”、长牡蛎“海大1号”、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珍珠龙胆石斑鱼”等新品种工厂化高密度繁殖育苗。建立了海马产业化养殖基地,实现海马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并开展高附加值药品和功能食品研发。

2.增殖放流

相关部门连续多年在灵山岛、斋堂岛等重点海域,开展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金乌贼等优势苗种放流,规模不断扩大。仅近三年,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8000余万元,放流量达18.5亿单位。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放流海洋水产苗种,构建海藻场海草床,为恋礁鱼类、底栖生物、藻类繁衍生长营造良好环境,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有效恢复,同时带动当地苗种培育产业发展。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海洋渔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西海岸新区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传统养殖海域被挤占

1.工程建设占用

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受其产业发展定位和空间规划影响,渔业用海必然服从于港口航运、造船工业及城市建设等优先用海的政策;作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港重要港口所在地和中海油、中船重工等大型海工企业聚集地,项目建设不断占用沿岸海域,并呈继续扩大趋势,大量传统水产养殖被清退。

2.沿海岸带清理

近年来,当地实施以清岸线、拆违建、修漫道等为主要内容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由建成区沿海逐步向城郊海岸带展开治理,对相应范围内的海岸带池塘、内湾筏式、浅海网箱养殖等,实施清理拆除。目前,已完成130km沿海岸带的综合治理,基本形成在沿岸目测不到海面养殖物(设施)的“清洁”状态,即原大规模的沿岸养殖被清理,养殖业面临必须由内湾浅海向外部深水转移的严峻现实。

(二)近海渔业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1.近海鱼类资源衰退

多年来,大量的捕捞渔船,过度的捕捞,掠夺式生产,已使海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海域生物数量锐减,渔业资源结构性退化,优质鱼类减少,难以形成渔汛。国家实施“双控”制度和延长伏季休渔等措施以来,生态恢复成效明显,但仍未能彻底走出休渔期满“开海”资源又将被“打(捕)尽”的窘境。近年捕捞,不仅渔获物产量低,且多以低值幼鱼为主,有时甚至会出现空船而归,收益不及成本投入现象时有发生,渔民增收难度大。

2.近岸海域环境污染

随着沿海工业、城市建设的加快和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包括一些未经处理或带有严重污染源的工业废水不断排放入海,形成海域污染。海岸带围海填海工程,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方式和养殖品种的传统单一化,以及人工投饵量的增加,使得养殖业自身也带来一些污染。2007年以来,连年发生浒苔灾害,对渔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渔业结构优化升级亟待加快

纵观渔业产业布局,养殖业内部及工(业)渔用海矛盾凸显,内湾供给不足,外部深水域开发缓慢;养殖种类相对单一、同质化,粗放式、群众性渔业仍占主导地位,集约化、规模化渔业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牧场渔业初具规模,休闲渔业刚刚起步,就长期效益回报而言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近海捕捞,在效益日趋下降的不利情况下,不少渔民仍报以传统生产习惯,不愿“弃船”“上岸”,“减船减产”进展中仍有一定阻力。远洋渔业,受国际渔业管理及入渔国准入限制,作业空间受到影响,入渔难度与成本增加,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制约远洋渔业发展。水产品加工,仍以粗加工、半成品为主,精深加工和产品多元化不足,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四)产业化融合发展进程缓慢

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产业链不尽完善,主导产业规模不强,主导品种不够突出。企业竞争同质化,品牌竞争力较弱。产学研结合不够密切,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传统分散式生产经营模式,制约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难以形成规模合力和产业竞争力。企业生产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加销衔接不够紧密。渔业生态链、产业链、服务链融合不足,现代“互联网+渔业”理念未能全面深入贯彻,不利于渔业规模效益的提升。

三、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加快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优势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增强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才能力争至2025年实现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水产品总产量38万t、渔业总产值120亿元的目标。

(一)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牧场化渔业

发展牧场化渔业,是有效促进海域生境修复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渔业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在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建议继续转变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模式,加快人工鱼礁建设,打造以凤凰岛、灵山岛、斋堂岛海域和离岸深水海域牧场为核心、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集群。在凤凰岛、灵山湾和斋堂岛周边人工鱼礁集群,增殖放流鲈鱼、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恋礁鱼类,底播增殖刺参、鲍、螺等海珍品;在离岸深水海域人工鱼礁集群,开展人工鱼礁新构型、新材料、新布局实验,新增人工鱼礁用海面积1500ha,投放大型构件礁、框架礁和废旧船体等礁体15万空方。争取至2025年,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处,海域面积达到8000ha,逐步形成近岸30m水深以内黄海海域规模化、区域一体化的现代牧场渔业格局。

(二)固基培优,优化提升水产种业

水产种业,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建议围绕名、特、优、新品种,开展引进、繁育、推广,提升种质资源供给能力。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区建设,强化灵山岛皱纹盘鲍、刺参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加快优质良种选育,在稳定现有刺参、扇贝、牡蛎、对虾、六线鱼、鲆鲽类、海马等苗种产量基础上,实施金乌贼国家水生生物原种场升级改造,优化升级省级良种场,新建冷水性鱼类等高端苗种繁育基地1处~2处,辖区良种覆盖率达到80%。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争取至2025年,年生产繁育苗种达60亿单位,主要种类苗种自给率达到90%。

(三)增养并举,加快发展底播增殖业

增殖渔业,是保护渔业资源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坚持人工增养殖与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底播渔业综合效益。在凤凰岛、斋堂岛、灵山岛等砂砾岩礁区,开展皱纹盘鲍、刺参、牡蛎等海珍品的底播增殖,新增面积3000ha。在竹岔岛、古镇口湾、沐官岛等沙、泥沙、沙泥底质海域,开展螺、蛏、蛤蜊、西施舌、三疣梭子蟹、单环刺螠等底栖生物底播增殖,新增面积2000ha。在灵山岛外部、离岸海域的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沙等底质海域,开展蛏、栉江珧、魁蚶、西施舌等高值贝类底播增殖,新增面积1000ha。有效利用底层空间,提升海底渔业开发规模。力争至2025年,底播渔业产量达到11万t。

适度发展立体化、多营养层级的筏式养殖。在灵山湾东侧等离岸海域,利用贝藻间养、轮养和贝参混养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开展鼠尾藻、龙须菜、裙带菜等藻类和刺参、牡蛎、扇贝、皱纹盘鲍等筏式养殖。同时,开发筏式养殖新材料,合理确定养殖密度,科学控制养殖容量。

(四)拓深向远,扶持发展深远海装备化养殖业

发展深远海养殖业,是缓解工(业)渔用海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建议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快深远海域装备化养殖业发展,拓展养殖新空间。推广大型智能网箱建设,开展鲈鱼、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等鱼类养殖,同时与全封闭工厂化养殖结合,开展石斑鱼、斑石鲷、黄条鰤、鲑鳟鱼类等陆海接力养殖。争取至2025年,深水网箱总数达到500个,产量达到2.5万t。充分考虑黄海冷水团开发利用的风险,建设集苗种培育、养殖生产、饵料输送、鱼类起捕及产品冷藏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养殖工船1艘~2艘,开展冷水性鲑鳟鱼类绿色养殖,加快黄海冷水团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建设。新增集鱼类和海珍品养殖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海上平台5个~10个。

(五)控近推远,进一步优化海洋捕捞业

稳定近海捕捞业。进一步落实渔船“双控”制度,加快渔船、渔机和渔具标准化更新改造,鼓励淘汰老、旧、小型渔船,加快近海捕捞“减船减产”。进一步完善减船转产扶持政策,通过落实资金扶持、就业培训、养老保障等措施,引导渔民“弃船”“上岸”接受转产就业安置。

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远洋渔业合作。建议扶持建立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远洋渔业产业园等海外综合性基地,打造海外渔业策略支点。支持开展海外并购,发展海外养殖、捕捞、加工、贸易等领域合作,储备和开发后备渔场。加快远洋渔船升级改造,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力争建成规模达50艘的现代化专业远洋渔业船队。加快鲁海丰开放口岸和远洋保税渔港建设,完善码头、冷库、加工及修造船等设施配套,为远洋渔船回国靠港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六)提质增效,做强水产品加工流通业

水产品加工流通,对渔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建议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构建“藻、鱼、贝、珍”加工产业集群。高效利用海藻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全链条海藻产业。重点突破水产品安全保活运输与保鲜加工技术,开发以牡蛎为代表的高端生食贝类产品,打造刺参、皱纹盘鲍、海马等海珍品高端系列品牌,提高海珍品产业经济价值。积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开展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衔接冷链物流服务与渔港码头、水产交易、仓储加工等环节,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力争达到80%以上。加快现代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

(七)渔旅结合,拓展滨海游钓休闲渔业

发展休闲渔业,对于拓展渔业功能、促进渔(船)民转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发挥旅游城市资源优势,坚持渔业与滨海旅游、海上观光、休闲游钓、渔村食宿等相结合,丰富渔业内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海钓场建设,以海洋牧场集群为依托,在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等沿海,建设滨海观光、游艇垂钓、海上体验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休闲渔业基地3处~4处。在离岸海域,依托大型智能网箱、养殖工船等养殖装备,建设多功能综合平台,新增休闲海钓场1处~2 处。在滨海沿岸建设专业海钓俱乐部和休闲服务中心,新增专业海钓船40艘~60艘。依托滨海旅游景区,结合“琅琊祭海节”等渔文化节庆,开发多元化的休闲渔业项目,促进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陆基渔港码头改造升级,完善陆岸餐饮住宿、交通救助设施配套,提升服务保障功能,努力建成渔业与休闲观光功能兼备的国家级综合性渔港经济区,全面推动海洋渔业绿色、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