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千岛湖大水面生态渔业实践与推广

时间:2024-05-25

文/吴建平 郑家平

千岛湖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被世人所熟知,千岛湖渔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从传统渔业、品牌渔业过渡到文化渔业、生态渔业阶段,以县域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为依托,不仅创造了淳牌千岛湖有机鱼的品牌神话,更以大水面生态保水渔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渔业产业高端品牌打造和融媒体运营以及多元化发展创造了立体丰富的空间,成为渔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湖泊水库是内陆百姓密切相关、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淡水水域面积辽阔且分布广袤,为淡水鱼养殖与经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宗淡水鱼在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产量占比大、发展历史久,和社会民生密切相关,青、草、鲢、鳙、鲤、鲫、鲂是主要淡水鱼品种,也是主要动物蛋白质来源,在我国人民群众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加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大水面渔业经营发展的前提。千岛湖以生态为依托、以保水为前提,通过物理管控的方式实现了渔业生物治水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一“保水渔业”的提出和发展,为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探索提供了样板。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在千岛湖召开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现场推进会,迈出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全面导入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的步伐。

一、生物治水的“保水渔业”模式

(一)政治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大水面渔业产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奋斗成就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原则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内因、动力和抓手。

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至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大水面渔业经营和生态资源体系性保护需要多方参与、有机联动,更需要放在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思考和部署。

(二)理论体系

千岛湖“保水渔业”实践,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适当鱼类进行人工放养,以改善该水域的鱼类群落组成,保障生态平衡,并充分利用水体渔产力。“保水渔业”采用生物操纵或生物治理的方法,利用生物学食性,足量投放鲢鳙鱼鱼种并保持一定存量,滤食影响水质的藻类物质,降低水体藻类数量,预防或控制“藻类水华”发生,使湖泊水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渔产力得到充分利用。

早在1998年、1999年,千岛湖局部水域出现因藻类季节性暴发影响水质的情况,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政府委托千岛湖渔业科技人员和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组成团队,开展《千岛湖水质呵护和鲢鳙鱼种合理放养与捕捞》专题研究。课题组分析出千岛湖水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鲢鳙鱼养殖之间协调发展的水质平衡点,得出千岛湖每放养1kg的鲢鳙鱼种,能够回捕4kg左右的鲢鳙鱼,水体中存鱼量须为6.6g/m3,才能遏制千岛湖蓝绿藻水华的结论,“保水渔业”得以提出。之后,淳安县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淳政发〔2004〕38号文件《关于加强千岛湖生态渔业管理的若干意见》,再次加大“保水渔业”实施力度。

(三)实践经验

为恢复、增强、保护千岛湖渔业资源,促进湖内生物多样性,遵照淳政〔1999〕9号文件《淳安县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和淳政发〔2002〕78号文件《淳安县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精神,将威坪港水域和中心湖区水域划为常年禁渔区,并对在千岛湖从事养殖、增殖、捕捞、经营等渔事活动制定了相应管理规定。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导实施了千岛湖“保水渔业”工程,设置常年封库禁渔区。2000年~2020年的21年间,千岛湖渔业工作者累计投放了鲢鳙鱼种(包括1龄大规格鱼种和2龄老口鱼种)2.16万t/2.23亿尾,投放的鲢鳙比例保持在5:5。

为确保千岛湖“保水渔业”顺利实施,1999年,在淳安县委、县府支持下,当地专门组建新安江渔政分站,司职大库的护渔工作,大力整合渔业资源保护力量,形成以渔政为主体、以护渔为主力、以公安为后盾、以乡镇为支撑,执法与护渔、专管与群管、分片管理与资源专管、水面管理与市场监管、日常管理与快速反应、目标考核与监督检查六结合的渔业资源管理新模式,使千岛湖鲢鳙鱼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确保千岛湖“保水渔业”顺利实施。

鲢鳙鱼的捕捞生产采取限额捕捞制度,年捕捞限量的确定以前三年投放鱼种的数量为基础,按1:4的比例核定。捕捞规格以千岛湖特定的条件,定为鲢2500g、鳙3000g,捕大留小,从而使大库始终保持一定的鲢鳙蕴藏量。建设千岛湖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保水渔业”学术理论研究,2000年,恢复淳安县水产科学研究所,招聘专业人员,并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合作,组成“千岛湖保水渔业工程研究”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20多年来,先后实施并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千岛湖“保水渔业”国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

(四)模式总结

1.上海海洋大学科学理论体系案例

上海海洋大学与千岛湖有着长期合作历史,早在1959年新安江水库刚建立时,老一辈专家就对库区进行了资源调查,为水库渔业开发积累了宝贵资料。此后,该校水产专家及科教人员也参与了新安江水库渔业的研究开发工作,为千岛湖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海洋大学在千岛湖还建立了“大水面增养殖”和“捕捞学”教学实习基地。2000年以来,淳安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协同开展研究工作,与上海海洋大学等多家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出的生物操纵理论,改变了人们单纯关注营养盐控制蓝藻水华的早期理论模型,开始考虑通过食物网作用来控制水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通过学术研究,更深入发挥好渔业生态功能。

2.浙江大学品牌建设案例

2013年6月,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大亮、张媛伊撰写的《千岛湖有机鱼该游向何方?》案例,是千岛湖渔业从企业亏损经营状态走向全面品牌爆发的一次重要案例总结。浙大案例分析总结了千岛湖渔业产业这个阶段如何以“低成本创意营销”为方法论,通过品牌化思维打造千岛湖淳鱼品牌,让千岛湖淳鱼一跃成为全国高端餐桌上的宠儿。随着社会热点不断翻新,通过概念营销、新闻营销、活动营销、事件营销、文化营销等新颖方式,千岛湖淳鱼呈现出了更加蓬勃发展的态势。该案例获得当年全国案例百强奖并收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用于全国高校MBA课程教学。

3.中共中央党校高质量转化案例

自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党校联合相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多次组队来到千岛湖系统性采写千岛湖“保水渔业”第一手现场笔记,并形成教案,在党校生态建设研究专题厅局级研修班上正式授课。2020年底,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两位教授联合撰写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千岛湖保水渔业为例》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千岛湖生态平衡和渔业发展相得益彰的渔业实践为背景,系统介绍了千岛湖渔业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总结千岛湖生态治理的基本经验、基本模式、基本路径,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和发展的普遍性与规律性辩证关系,为我国探索自然生态永续经营提供独特借鉴。

4.清华大学模式推广案例

2021年7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深入千岛湖,专程调研千岛湖“保水渔业”产业链,撰写了中英文版《千岛湖发展集团的拓展战略》案例文本。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举行案例入库颁证仪式。基于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编写的《千岛湖发展集团的拓展战略》作为2021年度三个入选案例之一,将用于MBA及各商学院课堂教学,这标志着以“保水渔业”为核心、以“强内扩外,百湖联动”为发展方向的千岛湖渔业案例走进清华大学ESG课堂,千岛湖的创新实践成为清华课堂案例教学的重要样本。千岛湖渔业案例也成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案例之一,实现了知名学府和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度交流,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深度交融。

二、生态渔业模式推广与实践

自2018年起,千岛湖积极开展对外水库合作,实质性推进江西省阳明湖、安徽省高塘湖、江西省上饶市大坳水库等千岛湖“保水渔业”复制实践。通过全面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保水渔业”体系技术合作、渔业投资开发合作、全产业链开发综合合作等模式,与全国水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百湖联动”工程。千岛湖渔业产业体系经历过以生产为导向的传统渔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渔业、以文化为统领的文化渔业和以“保水渔业”为特色的生态渔业、模式渔业、碳汇渔业等四个阶段,跨度60余年,最终推进到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内涵丰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一)技术合作型模式推广

1.江西省上饶市大坳水库

基于大坳水库生态产业发展,推广复制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在水质调查、渔业资源评估、水库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捕捞技术、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销售和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其开展针对性指导,帮助大坳水库发展有机渔业、保水渔业和生态经济,让大坳水库的鱼更鲜、水更清,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源保护区,大坳水库也将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坳特色的“以鱼护水、以水养鱼、以鱼兴业”饮用水源地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江西省阳明湖

江西省崇义县阳明湖经不断探索生态治理与渔业经营经后,委托当地一家大型上市企业与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阳明湖战略合作协议,把千岛湖经验和体系积极引入阳明湖。千岛湖帮助阳明湖发展“保水渔业”,让千岛湖模式在阳明湖落地开花,也更好地带动当地生态经济全方位发展。

(二)股份合作型模式推广

1.安徽省淮南高塘湖和泥河水库

通过深入调研高塘湖水产养殖资源,2019年,千岛湖直接以股份合作形式投资进入淮南,计划利用十年时间对高塘湖4.3万亩水域及周边水域进行生态净水综合开发利用,目前高塘湖水体已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通过两年“以鱼治水”达到生物治理水体良好效果,最大程度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高塘湖开发经验,同时持续推进泥河水库项目深入合作,在淮南创造“保水渔业”合作双样板。

2.山东省东平湖

依靠东平湖特色优势,通过投资入股、资源整合实现密切合作,围绕“湖泊+”战略规划下的“总湖经济•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战略目标,因地制宜,举一反三,以“保水渔业”为模板,对东平湖开展“以鱼控草、以鱼控藻”全面生态发展实践,进一步从品牌策划、市场营销、资源恢复、产品升级、渔业文化和休闲旅游开发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东平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

(三)培训普及性模式推广

2021年5月和10月,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两次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培训班在千岛湖举办。与会专家分析当前湖泊、水库生态保护和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推广各地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成功经验,借鉴千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管理体制和大水面生态渔业成功样本,探讨践行***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助推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来自各省市县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大专院校、国内大水面生态渔业相关部门、经营单位和企业等代表400多人参与培训,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知识升级。

三、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几点思考

(一)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生态各异,生物多样性各异,需要选择不同的生物平衡模式。大水面生态治理是复杂的生物工程,不同湖泊水库生物多样性不同,水体温度、流速、深浅等条件也不同,受各种现实条件影响,“保水渔业”效果也可能千差万别。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推进,更多是在单一地区及单一经营主体工作范围内推动,因而需要因地制宜,才能实现“鱼丰水清”的生态和谐局面。

(二)多元联动

湖泊水库生态效益提升才能溢出成为经济效益,并带动社会效益提升。生态保护是新时代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全社会需要增强生态认识,各主管部门要突破管理瓶颈,用各自领域的资源和工作机制实现生态发展上聚合力。生态效益到经济效益的转化是一条长链,多元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模式效益,在为社会解决生态问题的同时,提供出优质产品,扩大就业机会,创造地方品牌。

(三)典型引领

千岛湖大水面“保水渔业”的成功,是我国淡水渔业难得的生态产业实践样板,将其经验模式化,发挥引领效应,是推动生态渔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树立单一良好的实践成果为标杆,成为产业升级落地的范本,引导行业内出现更多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样板,营造渔业产业全局性发展态势。

(四)技术支撑

生态渔业要实现更高效率和产业价值提升,必须导入更多创新和突破性技术,整合各行业基础性科研成果,注重与各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内部技术人员开展主题性探索和研究,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成熟技术成果,并给与科技人员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加强著作权和专利权的保护。

(五)各方协同

实现社会多方参与,让更多外部资源和智慧为产业服务。千岛湖动车组式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将产业链内部经营主体当做一个整体来考虑,环环相扣、节节相依、组组发力,产生更大的整合效应。通过全链条不同产业触角,可以与外部各种经营主体实现深度联动,实现社会氛围的认同包容、行业政策的配套推动、产业能力的多元协助,最终实现三产联动的经营跨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