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说说长江渔文化

时间:2024-05-25

文/刘雅丹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决策部署,是***总书记生物多样性保护思想的重要体现。“十年禁渔”开启了长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对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长江流域渔文化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域绵长宽广,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流域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渔文化,无疑是这条宽博深邃大河中的一朵精致美丽浪花。

渔文化是人类在从事渔业、与鱼及水生物相关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中国渔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大致包括渔业渊源以及发展历史;考古发现的有关鱼类;不同时代的渔船、渔具、渔法;不同时代各地渔村、渔民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渔村建设和风土人情;渔民生产生活的典故、传说、故事、渔谚、书画、戏剧、渔歌等;历代文人墨客描写渔村、渔区、渔民的文章、书画、诗词等;各种鱼类习性、典故以及历代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积累的观赏鱼文化;各种鱼类烹饪技术以及丰富繁多的华夏水产品饮食;与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结合的各种渔业故事和传说;以及其他各种与渔业有关的文化。

(一)河姆渡捕鱼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先民就在长江流域捕鱼,渔业活动与人类智慧的开启、生产工具的发明和艺术形式的创造等紧密相关。浙江省余姚市出土的两件伴随有大量鱼骨、鱼鳍和鱼刺的木桨,证明距今约6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学会使用木舟捕鱼,并把渔业扩展到更加开阔的水域。

(二)范蠡《养鱼经》

最早的养鱼专著出现在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弃政从商后,在江苏省无锡市利用太湖水域进行人工养鱼。公元前475年,范蠡在宜兴收集民间养鱼经验,并结合实践,写出了世界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书中对养鱼的建池、孵化、混养、轮捕轮养等方面经验都有完整论述。

(三)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由鱼和水稻和谐共生系统、田鱼文化等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青田县主打旅游项目之一。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的打造,对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很好借鉴。

(四)浙江省湖州市南浔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太湖流域广大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经济养殖模式,其发挥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促进动植物资源的相互循环,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一种生产效果极佳的生产模式,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

(五)浙江省诸暨市的珍珠文化

历史长河中,有珍珠记载的历史长达4000多年,《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都有关于珍珠的记载。中国珍珠之都山下湖镇位于西施故里浙江省诸暨市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贸易中心之一,拥有中国超大规模的珍珠、珍珠饰品专业市场。诸暨市建有珍珠湖,配套建设珍珠文化群雕、珍珠文化长廊,并围绕文化展示、教学、销售等一系列配套数字化设施设备,串起了一条珍珠文化研学游路线。

(六)浙江省嘉兴市宫廷金鱼文化

金鱼是吉祥富有的象征,是中国的瑰宝,嘉兴市是金鱼最早的人工养殖地之一,金鱼在嘉兴俗称金金鱼。金鱼家化饲养最初由皇宫传到民间并逐渐普及,南宋高宗赵构对推进金鱼家化功不可没,最早发现和饲养金鱼的记录,其实就在宋代的嘉兴城。嘉兴市金鱼养殖历史悠久,逐渐融入当地文化,人们喜欢在家中客厅、办公室放置一二鱼缸,或挖个金鱼池,放养品种各异的金金鱼。

(七)长江下游的吃鱼文化

喜欢吃鱼的江浙人,研究出的做鱼方法五花八门,有糖醋鱼、鱼羹、松鼠鱼、软兜长鱼,还有鱼圆、鱼饼、鱼片、鱼八鲜等,这些都是餐桌常见的美味。“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更是江浙人自古以来年夜饭和宴请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水产品。而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也是自古以来的渔中珍品,引得许多文人墨客纷纷称颂。

二、长江渔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渔业和渔文化,二者在长江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如何在“十年禁渔”期间,保护和利用长江流域渔业物质和文化遗产,进一步研究长江渔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江渔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一些长江渔文化元素正在消失

河姆渡遗址

稻鱼共生

桑基鱼塘

诸暨珍珠养殖

金鱼

长江刀鱼

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过程中,个别地方在渔船收缴拆解和渔民转产上岸后,将原有渔村拆迁,渔具、渔法等没有得到很好地保存,部分长江传统渔村风貌难以保持。

(二)渔文化传承人正在减少

目前,很多地方熟悉渔业生产、留存渔家生活记忆、传承渔文化技艺活动的大多是中老年渔民,而他们也在不断离开此领域,对年轻一代培养力度不足,导致渔文化传承后继力量较为薄弱,渔文化传承令人担忧。

(三)政策理解和宣传不到位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没有制定配套的行为规范和开展良好的政策宣传,执行层面对于禁捕水域范围和涉渔活动形式理解不透彻,出现了盲目扩大范围、擅自层层加码和简单搞“一刀切”等现象,容易对合法合规的渔文化活动及休闲娱乐性垂钓造成一些“误伤”。

三、做好长江渔文化保护和宣传的建议

随着历史发展,我国渔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如何把渔文化与传统技艺结合,进行深度挖掘、研究、传承和发扬光大,采取有力措施加紧挖掘、整理、抢救和保护长江渔文化,令其重新焕发魅力,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政府支持、规范管理、促进研究

在渔文化传承保护中,建议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灵活运用政策和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拯救濒危渔文化资源的投入力度,制定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使长江渔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保护长江渔文化,还要进一步促进对长江渔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长江渔文化的思想内涵,提炼长江文化精神价值,赓续历史记忆、凝聚文化共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情感共鸣。

(二)扩大宣传、提高意识、培育队伍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和媒体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对渔文化遗产价值形成正确认知与理解,从而给渔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注重提高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保护渔文化遗产的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和有识之士参与保护工作,提高保护效率。三是调动水产从业者和文化研究人员对渔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育一支包括文化、科研、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化综合研究队伍,以便全面、有序开展渔文化研究保护。在文化挖掘和研究中,注意借助新媒体,有助于信息及时沟通交流传递以及资源有效整合,并促进渔文化宣传及科普产品的开发。

(三)开展调研、挖掘文化、有序保护

建议政府组织实施长江渔文化保护工程,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渔文化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并根据类别实施不同的保护方法,使保护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

(四)讲好故事、形成共识、提升自信

鱼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文学艺术等,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许多与长江渔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典故,如《卧冰求鲤》《孟母还鲊》及《年年有鱼》等,或以鱼来表达情意、思念等,渔人既是隐士的象征,也是高士的别名,更寓意了自由自在的人。讲好中国渔文化故事,有助于全社会形成渔文化保护共识,并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我们既要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也要守护好长江文化,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长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既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兴产业发展,又实现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