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之年,恰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成立30周年。水产总站成立后的30年,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发展壮大的30年,是全体水产技术推广人辛勤耕耘、砥砺奋进的30年,也是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与时俱进、成绩斐然的30年。30年来,总站伴着中国渔业同步发展,在经历几次机构调整后,不断壮大,特别是2001年《中国水产》杂志社整建制并入总站、2016年与中国水产学会合署办公,机构队伍和职能任务得到明显加强和拓展,既给总站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也为总站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空间。
30年来,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部相关司局的指导帮助下,在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总站团结带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三农”工作大局和渔业中心工作,坚持以促进渔业科技进步和服务渔业发展为己任,切实履行《农业技术推广法》赋予的公益性职能,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总结过去30年,特别是“十三五”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对于研究谋划做好“十四五”工作规划,更好地服务于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有力贯彻落实1993年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法》、2006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2019年《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改革中稳中求进。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省、地、县、乡”五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1.17万个,实有人员2.98万人,形成了1个国家级、36个省级、307个市级、1882个县级、9480个乡级(区域站151个,乡镇站9329个)的五级联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成示范基地3000余个,实验室近2000个,培训教室约1500个,增强了资源养护、产业融合、质量安全等方面职能。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员聘用、责任渔技和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开展推广人员骨干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遴选“最美渔技员”等形式,着力在基层培养“一懂两爱”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组织编写16项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10余种职业(工种)培训教材以及8个职业(工种)的鉴定试题库,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00余人次,督导员300余人次,国家级裁判员100余名;共计培养技能人才21.8万人次,培养“双师型”推广人才近万名;推举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农业技术能手”15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0余名,省级“技术能手”150余名;“一主多元”的推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逐步建成职能明确、运行高效、装备良好、服务到位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先后组织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948计划”“高密度小网箱”等重大关键技术推广和引进项目,对提升水产养殖效率和效益,实现集约化高效养殖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集成示范推广了160多项典型技术模式,每年组织开展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示范、推广,指导养殖面积300多万公顷,受益渔民500多万人,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创建、运行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重点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和关键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盐碱水绿色养殖、大水面增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设施养殖等一批技术模式,在促进种养结合和资源综合利用、拓展养殖发展空间、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方面优势明显。其中,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连续三年列入农业农村部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2019年启动实施的农业农村部池塘养殖转型升级绿色生态模式示范项目,主要示范推广池塘集装箱生态循环水养殖、池塘连片尾水处理生态化养殖两大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打造出6个池塘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展示以“1+N”为核心的现代渔业技术,创新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协同推广等新机制。
在2005年农业部启动的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带动下,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参加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每年带动科技人员6000多人展开科技入户2万多次,为渔民答疑解惑,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培训和赠送科技资料等,为渔民增收、助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种业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组织审定水产新品种215个,示范推广了一批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新品种,其中鲤、鲫、中国对虾、扇贝、海带等品种实现更新换代,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达到52.8%;参与编制水产种业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建设水产遗传育种中心28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86家;组织开展先进育种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构建斑点叉尾鮰、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联合育种模式。初步建成了可实现水产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培育和良种扩繁生产供应的现代化水产种业体系,为我国水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的种苗保障,有力促进了我国水产种业体系建设与发展。
2020年,农业农村部部署实施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由总站组织各地推广部门具体实施,将对加快水产养殖业补齐发展短板和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着力提升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防控能力。连续20年开展“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在全国设置基层测报点4500余个,覆盖养殖面积31万公顷,累计刊发《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月报》174期,发布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900余篇。连续15年实施“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针对重大水产疫病和新发外来疫病开展重点监测,监测范围覆盖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采集样品4000余份;自2013年起,形成年度《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并对外发布,2019年首次同期出版报告英文版。2014年起,组织开展全国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累计参验实验室675个、测试项目2325个。2017年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2020年扩大到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知识培训,为全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全面实施提供支撑。
2012年开通并运行“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鱼病远诊网)”,免费为渔民和基层技术人员提供远程服务80余万人次,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渔民“看鱼病难”问题,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为渔民办理的实事之一。2020年6月改版后的“鱼病远诊网”启动试运行,增加短视频上传、语音上传和快速问答及值班医生与转诊模块,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专家对问诊回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至2019年底投资近4亿多元,建设了27个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和7个技术支撑能力建设项目。目前全国有24个省(区、市)设有独立或综合性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鱼病防治机构),125个地(市)级、652个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批复加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鱼病防治机构牌子。水生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渔业官方兽医3728人,渔业执业兽医4319人,渔业乡村兽医1.5万余人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3万余人。
持续推进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连续13年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通过培训讲座、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形式,将实用知识与技术送到池边塘头。全国每年组织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3000场次以上,专家现场技术指导10000人次以上,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万份以上。该项活动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为农民办实事之一,每年受益渔民30万人次以上。
自2015年起持续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监测省份从5个扩大到14个,监测品种由鲤、鲫等6个扩大至14个,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10万次以上。监测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耐药性监测规程,创新集成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体系,监测结果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20余家省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承担了“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水产养殖用兽药及其他投入品安全隐患排查计划”等多项监控任务。
近3年以“减量用药、节本增收、稳产保供、质量安全”为目标,组织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水产养殖用抗生素类兽药年均减少5%以上。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应用及幼杂鱼使用情况调研,对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成果进行集中宣传和展示,组织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试验示范,在改善养殖水环境和质量安全的同时助力渔业资源保护。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研究形成了集养殖投入品检测、水产品质量检测、渔业产地环境监测和病害远程诊断为一体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已建设国家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1个、省级平台21个、市县级平台194个,追溯企业终端2239个。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养护工作。构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完善信息采集工作机制,总结梳理资源养护先进技术,为渔业水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成立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支持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启动24项海洋牧场技术标准编制,联合举办国际海洋牧场博览会,推进海洋牧场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目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10个。
创新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服务工作。参与法律法规制修订,开展国际合作和水野调查监测项目,启动水生生物识别软件开发。开展水生生物保护区基本信息调查,完成50多种常见外来水生物种危害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提出外来水生物种防控工作长期规划建议,组织编撰相关科普图书。
承担全国渔船管理专家委员会和全国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牵头制定渔港污染防治设施设备配备标准、渔港水陆域环境监测规程、休闲渔船管理办法等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承担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审查、捕捞渔船减船转产方案研究等相关工作。
努力提高渔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受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承担全面渔业统计工作,搜集、审核、汇总的渔业统计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渔业数据的唯一来源,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外公布中国渔业数据的唯一来源,每年出版《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自2009年启动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工作,连续11年对全国16个水产养殖主产省(区)的227个信息采集定点县的681个采集点、33个水产养殖品种的生产投入、苗种投放、成鱼出塘、综合出塘价格、生产损失等数据进行全年的动态信息采集和分析。组织开展全国水产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完善水产品指数体系,强化市场信息发布,继2016年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价格200指数体系后,2019年推动将市场信息采集体系纳入FAO构建的全球水产品价格指数体系,增强了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2017年启动了“智能渔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信息资源和已建信息系统的深度整合,拟实现监测统计数据上报、国家级原良种场验收复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能力验证等站会核心工作的全流程在线办理,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不断提升渔业宣传工作质量。认真办好《中国水产》杂志,巩固全国渔业宣传主阵地和重要窗口地位,在宣传政策、普及技术、引领观念、指导生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适应形势变化和读者需求,《中国水产》不断进行改版,优化栏目设置,共设有要闻速览、本期聚焦、综合信息、地方渔业、探讨分析、质量市场、技术交流、健康养殖、休闲渔悦等9个栏目。截至2020年9月,已出版538期。
紧跟新媒体发展形势,大力加强“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信息5条,全年发布千条以上,为业内读者提供及时、权威、优质的信息服务。经过近5年的运营,“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拥有超过5万的关注者,多篇文章阅读量达10万+,在行业内享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此外,总站学会还承担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等7个工作机制秘书处工作,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积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牵头制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和分模式技术标准;组建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0年更名为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了“产、学、研、推、用”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举办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渔米评比活动;连续多年组织举办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和休闲渔业高峰论坛。
参与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编制联合发布《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推进产业品牌培育;组建了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推广组,参与起草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连续多年组团赴台湾省开展休闲渔业交流活动。
认真落实对口帮扶、片区扶贫、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等工作任务,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农业农村部统一安排,以先进技术模式为引领,以推广体系为支撑,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在哈尼梯田古老农耕文化基础上培育出绿色生态扶贫的新渔业,推进元阳县稻渔产业发展取得实效。认真落实对口帮扶任务,在湖北省恩施州开展大鲵等冷水鱼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在湖南省湘西州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连续6年支持大兴安岭南麓片区黑龙江省泰来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为该县发展新兴产业、脱贫摘帽作出贡献。
连续4年支持河北省涿鹿县开展集装箱循环水养鱼试验示范,并安排干部挂职担任涿鹿县副县长,协助当地开展扶贫工作,有效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的引入,助力形成“一个产业+一批专家”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依托示范推广项目,连续10多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池塘微孔增氧、鱼菜共生等先进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带动形成了渔业特色扶贫新产业。指导云南省元阳县和辽宁省盘锦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云南元阳产业扶贫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和于康震副部长的充分肯定。
总站学会合署办公后,总站全力支持配合学会发挥作用,形成合署合力的工作格局。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每年组织召开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质量、交流水平显著提升,成为水产学科领域标志性学术交流平台。为加强世界一流学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学会学术影响力,2019年将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命名为“范蠡学术大会”,并成功举办首届大会,于康震副部长亲自出席并讲话,多位院士专家作专题报告,850多名代表参会,有力提升了学术年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学会各分支机构紧紧围绕渔业产业发展,根据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特点和学科优势,着力探讨解决影响和制约渔业科学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近3年共举办活动60多次,交流论文达3000多篇,参加交流人数近万人次。与相关单位、组织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承办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和主题沙龙研讨会,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举办“水产新品种成果展”和“水产种业发展论坛”,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就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合作推进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
加强科技成果评价和人才举荐。修订完善《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奖奖励办法》并组织评审,发现和推出一批优秀水产科技研究和推广成果;先后遴选推荐院士候选人、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候选人近60名;举荐5位青年水产科技工作者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经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推荐,累计有103名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124名水产养殖户获得了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
积极推进学术期刊建设和科普工作。水产学会主办或联合主办《水产学报》、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海洋渔业》《科学养鱼》《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渔业经济》《渔业科学进展》等7种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学报》还荣获“中国精品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称号。2016年,在“中国水产期刊协作网”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水产学会期刊分会,并设立“金梭奖”“银梭奖”以表彰贡献突出的优秀编辑,促进青年编辑成长成才。每年组织开展“水产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中国水产学会主会场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建立了14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15家科普教育基地、17家基层科技服务工作站和10支科技志愿者队伍。
深入开展国际贸易研究和交流合作,跟踪研究水产品国际贸易和热点问题。总站成立后,围绕渔业工作重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已与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1991年以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先后实施引智项目40多项,引进国外专家50多人次,共派出5个培训团组、70多个出国考察团组、20多个国际学术大会团组、400多人次前往各主要渔业国家考察学习和接受技术培训,并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国《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等问题建言献策。
全面参与国际水生动物卫生管理工作,履行OIE相关义务,及时准确向OIE通报水生动物疫情信息,并积极参与《OIE水生动物卫生法典》和《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等水生动物防疫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与FAO、NACA等联合举办亚太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研讨会、培训班及交流活动,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树立负责任渔业大国良好形象。
2020年是很不平常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总站学会和各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工作安排,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水产技术推广重点工作,在水产品稳产保供、科普辟谣、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站的成长发展和所有成绩,得益于部党组和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部相关司局的指导帮助;得益于各兄弟单位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得益于总站历任老领导、老同事开创和拓展了总站事业,为总站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和传递了宝贵经验;更得益于总站学会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同志们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站在而立之年和谋划“十四五”的新起点,总站人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决心要进一步加强总站学会和两个系统政治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秉持新发展理念,始终牢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助力建设现代渔业”的使命任务。当好服务中心工作的主力军。坚决按照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和有关司局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三农”大局和渔业中心工作,主动入位、担当作为,积极承担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当好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先锋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现代渔业建设,持续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加强先进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促进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发展,为早日实现渔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当好提升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智囊团。搭建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前沿科技和重大关键问题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为渔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三十载砥砺奋进,向未来逐梦前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