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在山东青岛成立

时间:2024-05-25

本刊讯9月26日,“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下简称“水产联盟”)在山东省青岛市成立,来自全国27所高校,15家行业企业,7个科研院所和协会组织的近150位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学科教育处处长高斌,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理事长麦康森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活动指出,联盟的成立是进一步优化水产类专业教学资源配置,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积极举措。水产人才培养和科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人才培养要立足中国,扎根中国,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农林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坚持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强农兴农的重要使命。应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二是要围绕科学研究的提升来进一步下功夫;三是提升服务三农的贡献度;四是提升农林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活动强调,成立水产联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中国渔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和人才,水产学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支撑三农建设,推动现代渔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的成立,搭建了一个新的产学研推交流合作平台。希望联盟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把联盟打造成培养卓越水产人才的重要平台。

会议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李琪教授介绍了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成立的背景、宗旨、章程、建设内容、组织架构、发挥作用、目标等;郑小东教授介绍了新农科水产联盟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情况;温海深教授介绍了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李景玉副教授介绍了“双一流”背景下新农科水产联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勤峰教授从构筑发展共同体,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角度进行了汇报。

在研讨交流阶段,针对对接新农科专业、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平台资源建设;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一流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新农科水产联盟《章程》、组织机构设置等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大会通过了水产联盟章程,确定了联盟组织机构设置,通过了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发展共识。

麦康森院士指出,在新形势下成立新农科水产联盟十分必要,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水产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是联盟的中心任务,要深入思考新农科课程体系设计问题,实现传统农科与工科、理科的融合,培养产业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建议水产类专业以宽口径招生,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形态的复合型人才。水产业对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贡献很大,水产联盟应考虑解决水产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编制水产行业人才需求报告,成立专业委员会研讨相关问题,建立联盟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课程、实践基地和教材等资源共享,探讨联盟成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等。

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是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全面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海洋大学发起成立的非盈利、公益性的社会组织。联盟汇聚了27所高校,15家行业企业,7个科研院所和协会组织,涵盖了我国水产教育、科研、行业最主要的优势力量。联盟将本着“共建共享、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依托和汇聚大学、企业、研究所、行业协会等相关优质教学资源和科研力量,共享专业建设和科技成果,引领带动专业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加快推进水产领域卓越人才培养步伐。

会议同期,崔利锋站长与于志刚校长在山东省青岛市就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合作进行协商交流,并签订了“卓越水产人才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根据共建协议,双方将细化实施方案,依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基地,共建“卓越水产人才实践教育中心”,在技术试验示范、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懂两爱”的“三农”人才,为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