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文/王丰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孕育了我们独特的华夏文明。本文介绍了黄河资源现状与全面禁渔的迫切性,分析了水库阻断洄游通道,流域水环境污染,泥沙含量减少等黄河渔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并对保护黄河渔业资源提出了建议。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km,水面落差4480m,流域面积79.5×104km2(图1)。在黄河,孕育了我们独特的华夏文明,2019年9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并将保护黄河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图1 黄河水系流域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捕捞强度不断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被破坏,野蛮式的炸鱼、毒鱼等行为更是对有限渔业资源断子绝孙的做法,鱼类资源明显衰退。过度的开垦及气候的变化,黄河成为了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并出现了许多地上悬河。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黄河渔业资源丰富、生产量高,七十年代资源量开始减少,近年来的调查显示黄河渔业产量下降约80%~85%,黄河干流呈现种群数量减少,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的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80年代,黄河水系共发现鱼类高达191种,隶属于15目32科116属。而据黄河水产研究所2002年至2008年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显示,黄河水系目前鱼类只有82种,隶属于13目23科,鱼类种类数量减少57%。在区域分布上,上游鱼类增加到23种属,中游鱼类下降到49种属,下游鱼类下降到48种属。北方铜鱼、黄河雅罗鱼、鳗鲡、黄河鲤等珍稀鱼类已难寻其迹或已绝迹。与此同时,目前黄河流域发现的外来水生生物共有41种,其中从国外引入26种,从国内其它水系引入15种。
早在1995年,我国就在东、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2003年,原农业部发布并开始实行长江全流域禁渔制度,2018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正式决定每年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为黄河禁渔期,这意味着母亲河黄河首次推行全流域禁渔,黄河禁渔期选择在每年的4月和5月,保护了黄河鱼类的正常繁殖和种族延续。
图2 2008年和2016年黄河水质比较
在全面禁渔前,各地区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有关渔业生产作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以约束违规渔业行为。青海省自1995年以来在扎陵湖、鄂陵湖先后两次实施封湖育鱼,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3年末黄河宁夏段鱼类捕捞量仅为450,000kg,实行休渔制度三年后捕捞量达到了900,000kg。但由于地方性文件和规章制度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禁渔的成效难以持续。
由于渔业资源的枯竭,黄河流域专门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已很少。实际上,黄河渔业资源迅速衰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建设、水域污染以及河水泥沙含量过高才是鱼类资源真正的“杀手”。
虽然黄河实行了全面的禁渔,但是黄河渔业资源恢复仍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这包括缺乏基础渔业数据和监测系统,渔业执法力度薄弱,以及如何维护禁渔成果等问题。
水电水利工程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由于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致使黄河花园口以下河段经常断流,渔业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另外,水电站也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上溯洄游通道,导致洄游性鱼类减少或绝迹。如1982年调查还存在的鳗鲡、北方铜鱼已多年未被发现。2020年,黄河上游规划建设的38座水电站将全部竣工,整体装机容量预计高达到2.493×107kw。如此规模的水电工程,将对渔业水域环境、原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
黄河上游水质优良,而到了中下游地区,河流沿岸工矿企业较密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严重,导致一些水域渔业资源绝迹。部分湖泊因污染逐渐失去了渔业功能,渔业生产力急剧缩减。除了工业废水,降雨和灌溉等淋溶使没有被利用的化肥随水流入湖泊水库,造成水质污染,据统计,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水质污染影响着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还对其繁育及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产卵场水环境的不断恶化,鱼类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加大了仔鱼的野外生存压力,致使种群数量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而根据《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通行300至500吨级船舶、船队,形成横贯我国北方的一条现代化水上运输新通道。这会给黄河生态带来更多的挑战。
图3 2017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实测输沙量对比
而让我们稍感欣慰的是,黄河的水质在不断的改善。对比《200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和《2016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我们不难发现黄河水质的改善(图2)。虽然和2008年相比,2016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了3.31亿吨,但增加的污水排放主要是城市居民生活废污水和第三产业废污水。第二产业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减少了5.21亿吨,同比下降了19%。经过多年的整治,黄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I、II类水质(适合鱼类产卵)的增加和III-劣V类水减少。但是我们依然看到,2016年黄河流域劣于V类水质仍然有5022.9公里,占22.5%。2018年4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山西省三维集团工业废渣直接倾倒至农田,生产废水直接排放至汾河,导致当地农田与河流污染的事件,诸如此类事件一定会越来越少,但也警示我们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严峻。
总体而言,黄河含沙量高,水体透明度低,抑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黄河干流的生物饵料现存量很低。而生物饵料是黄河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过高的泥沙含量还会使鱼类缺氧,造成“流鱼”。黄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支流汇入大量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近年来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黄河泥沙含量锐减,逐渐出现变清的态势。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效果明显,逐渐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2017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输沙量与上年比较,唐乃亥站增大73.8%,潼关、道拐、艾山和高村站分别增大20.4%、15.3%、7.2%和5.6%,其余站减小3.3%~42.2%。与1987年~2000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少,其中小浪底站偏小近100.0%, 其余站偏小42.1%~99.1%。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其中小浪底站偏小近 100.0%,其余站偏小43.4%~99.4%(图3)。泥沙的减少将提高水体透明度,提升浮游生物生产力,使水环境朝着对渔业资源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原国家水产总局对黄河渔业资源开展调查,此后30多年,仅做过一些小范围调查,未开展系统性资源环境调查,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缺乏基础数据,致使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对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其渔业资源现状,明确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制定合理有效的渔业管理制度。确定鱼类组成,以更好的安排增殖放流活动。对重点保护鱼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群体变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以准确掌握鱼类资源。同时通过调查确定鱼类的产卵场,以制定切实可行的鱼类保护措施。
黄河流域流经的省(区)大都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渔业养护经费紧张,渔政管理力量薄弱。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工作进行缓慢,科学的养护手段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尚未完备,也缺乏工作专项资金。据2009年数据,黄河全流域共有246个执法机构、2405名执法人员,平均下来每省只有27个渔政执法机构、267名执法人员,而兼职渔政执法人员达到30%。这样少的行政人员很难适应黄河流域79.5×104km2的渔政管理工作要求。而沿岸渔民的安置也是处理黄河渔业资源紧张的重中之重,可以将渔民纳入巡河的队伍,这样可以使渔民更加支持禁渔,更自觉的保护黄河。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违法成本,以补贴财政问题。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在房地产和基建的拉动下,对沙土的需求增大,沿岸偷采偷挖的现象严重。黄河河道的采砂作业对河床生态、渔业环境以及鱼类“三场一道”都直接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应该尽快完善构建沿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确定污染源,及时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花了大力气才保护好的成果需要进行长期维护。三个月的全面禁渔和人工增殖放流对黄河的生态修复将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而常年的捕捞限额和渔具限制将是对全面禁渔成果的保障和扩大。在确定鱼类资源的基础上,对渔业捕捞进行限额配制,对捕捞渔具进行限制,使鱼类资源可持续利用。
增殖放流是进行渔业资源养护的有效措施。现阶段,黄河流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尚未好转,科学合理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对渔业资源的养护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133%,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83.5亿单位,同比增长45%。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河沿岸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地转化升级,并鼓励当地渔民发展休闲渔业和高效生态渔业来增加地方收入,同时开发黄河鱼类特种养殖以此缓解野生鱼类的需求压力,促进黄河流域渔业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黄河的环境问题不能一代传一代,如今全面禁渔已经跨出了重要一步,而我们也看到黄河环境的变好。成果维护很关键,如何提高渔民素质,加强渔政管理,从而使沿岸老百姓从中得到可持续的效益才是黄河生态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