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水产养殖新品种
农业农村部第28号公告公布了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福瑞鲤2号等多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宣传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适合在全国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因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本培育单位于2008年培育成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主养品种。近十年的推广养殖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因其体型、体色具有很好的市场接受度。但在养殖实践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因放养密度不断增加,近年来孢子虫病和出血病也日益严重,另外在苗种培育中也发现苗种培育成活率偏低。因此本培育单位利用银鲫独特的异精雌核生殖,辅以授精后的冷休克处理以整入更多异源父本染色体或者染色体片段,筛选获得有团头鲂父本遗传信息、性状发生明显改变的个体作为育种核心群体,以生长优势和隆背性状为选育指标,用兴国红鲤精子刺激进行10代雌核生殖扩群,培育出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
1.亲本来源
育种的原始母本是经遗传标记鉴别的银鲫E系。培育单位从来源于黑龙江方正县双凤水库、鄱阳湖等水系的不同银鲫克隆系进行血清转铁蛋白、RAPD、SCAR、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等分子标记鉴定,从中鉴定出A、B、C、D、E系等十几个银鲫克隆系,将鉴定出的银鲫E系作为母本进行新品种培育。
育种的原始父本是团头鲂和兴国红鲤,团头鲂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官桥基地养殖保种,兴国红鲤来源于江西兴国红鲤原种场,引种后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官桥基地。
2.技术路线
1995年利用团头鲂精子授精激活银鲫E系的卵子再经冷休克处理而创制雌核生殖核心群体,以生长优势和隆背性状为选育指标,用兴国红鲤精子刺激进行10代雌核生殖扩群,到2013年培育出异育银鲫“中科5号”。详细技术路线如下图:
1995年:利用雌核生殖和冷休克进行银鲫育种核心群创制
1996年~2013年:进行了连续10代雌核生殖选育,培育出异育银鲫“中科5号”选育指标:隆背性状生长速度快
2014年~2017年:连续4代雌核生殖扩群,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 ”为对照养殖品种开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
3.培育过程
1995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官桥基地,利用团头鲂精子刺激银鲫E系的卵子进行雌核生殖,授精后进行了冷休克(1℃~2℃,20分钟)处理,获得了一个银鲫育种核心群体。选择120尾体型正常的雌核生殖和冷休克处理后的后代进行养殖,同年12月进行生长统计,共计成活个体37尾,个体之间分化明显,其中最大个体236g,最小个体79g,平均体重(169±36.5)g。其中少量个体具有明显隆背性状和生长优势,并以此为选育指标,开展银鲫新品种选育。转铁蛋白和SCAR等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该新克隆系(F系)来源于E系,具有与E系相同的转铁蛋白表型、SCAR和微卫星DNA等分子标记,而与D系和A系的遗传背景不同;核型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核心育种群体除了含有母本E系的156条染色体之外,还含有来自团头鲂的超数微染色体片段,是一个有团头鲂精子DNA,性状发生改变,且具有养殖潜力的新品系。
1996年用体重超过200g、具有明显隆背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核心群体进行第一代雌核生殖,1997年~2007年,进行了连续3代雌核生殖。每一代都从雌核生殖扩群养殖的3000尾~5000尾成鱼中选择具有明显隆背性状和生长优势的个体作为选育亲本,进行雌核生殖扩繁、保种和选育。
2008年~2009年,每年从3000尾成鱼中选择1尾具有明显隆背性状和最大个体进行了2代单尾雌核生殖强化选育,并于2009年将第6代雌核生殖后代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进行同池养殖,结果显示它们的平均体重低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但正态分布分析表明新品系后代中存在少量明显具有生长优势的个体。
2010年~2013年又进行了连续4代优势群体雌核生殖强化选育,从养殖的650尾~1500尾成鱼中选择具有明显隆背性状和生长优势的个体,用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进行雌核生殖扩群选育,并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比养殖。2013年繁殖的第10代雌核生殖后代个体表型趋于一致,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且遗传性状稳定,定名为异育银鲫“中科5号”。
2014年~2017年,遗传稳定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又进行了连续4代雌核生殖,开展中试和生产性对比试验,同时开展遗传特征分析、分子模块标记鉴定和开发,以及抗病能力测试等试验。
1.生物学特性
背高而侧扁。鱼体背部较厚、呈灰黑色。头小,吻短钝,口端位,口裂斜,唇较厚,口角无须,下颌部至胸鳍基部呈平缓弧形。头顶往后、背部前段有一轻微隆起。鼻孔距眼较距吻端为近。眼较大,侧上位。背鳍基部长,鳍缘平直,最后1根硬刺粗大,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臀鳍基短,第3根硬刺粗大有锯齿。尾鳍叉形。体被大圆鳞,鳞片后缘颜色较深,使鱼体呈灰黑色。侧线完全,略弯。背鳍鳍式为D.Ⅳ-17~20,臀鳍鳍式为A.Ⅲ-5,侧线鳞30~33。
2.优良性状
与其他养殖鲫鱼品种相比,异育银鲫“中科5号”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抗病能力强的优点。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相比,在投喂低蛋白(27%)低鱼粉(5%)饲料时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8.20%,抗鲫疱疹病毒能力提高12.59%,抗体表粘孢子虫病能力提高20.98%。另外异育银鲫“中科5号”依然保持雌核生殖特性,利用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进行新品种扩繁,后代不分化,性状稳定。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3.中试情况
自2014年以来,在江苏和湖北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5号”中间试验,中间试验地点为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荣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南京市江宁区许仕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和湖北黄石江北农场水产养殖场。中试养殖方式包括主养鲫鱼搭配鲢鳙鱼、主养草鱼套养鲫鱼以及主养黑尾近红鲌套养鲫鱼等养殖模式,在主养或者套养养殖池塘中投放相同数量和规格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和“中科3号”苗种,通过中间试验检测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生长和抗孢子虫能力。3年累计中试面积1065亩,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2014年在湖北黄石江北农场水产养殖场在共200亩精养池塘中主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中科3号”夏花苗种,年底养成大规格鱼种。5月20日,每亩投放大小规格为0.3g的两个品系夏花苗种各5000尾,并套养适量的鲢、鳙鱼调节水质。12月20日清塘统计,养成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平均体重大17.3%,成活率高25%。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荣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5月25日投放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苗种15万尾于80亩养殖池塘中,亩投放1500尾~2000尾,搭配花白鲢125尾,与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作生产对照。年底经清塘检测,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1100kg,比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5%。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许仕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5月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苗种40万尾,亩投放苗种5000尾,养殖面积75亩。经过6个月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超过1000kg,比本公司以前养殖的普通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0%以上。
2015年湖北黄石江北农场水产养殖场在200亩池塘中主养2014年培育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中科3号”冬片鱼种,年底养成大规格商品鱼。2015年1月,每个品系每亩投放50g左右的规格冬片苗种各1000尾,并套养适量的鲢鳙鱼调节水质。12月25日清塘统计,养成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平均体重550g,异育银鲫“中科3号”平均体重495g,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平均体重大11.1%,成活率高23%。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荣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继续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苗种,投放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苗种15万尾,养殖方式和养殖密度与2014年相同,仍然与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作生产对照。年底经清塘称重统计,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1200kg,比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8%,生长优势明显。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许仕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采用2014年相同养殖方式和养殖密度,年底清塘称重统计表明,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1120kg,比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3%。
2016年湖北黄石江北农场水产养殖场在160亩主养草鱼精养池塘中套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中科3号”冬片鱼种。2015年1月10日,每个品种每亩投放50g大小的冬片苗种各150尾,并套养适量的鲢鳙鱼调节水质。12月28日清塘称重统计,异育银鲫“中科5号”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平均体重大12.3%,成活率高21%。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荣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继续开展异育银鲫“中科5号”中试养殖试验,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苗种15万尾,采取前两年相同的养殖模式,养殖结果统计,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1050kg,比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3%。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许仕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采取前两年相同的养殖模式,养殖结果统计,异育银鲫“中科5号”亩产1030kg,比本地养殖的异育银鲫生长平均快21%。
从连续3年的中试养殖情况来看,异育银鲫“中科5号”表现出较大的生长优势,而且无论是较本地的银鲫种还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成活率明显高,表现出明显的抗孢子虫能力。异育银鲫“中科5号”因生长快、成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另外还具有易垂钓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是非常适宜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的鲫新品种。
1.亲本来源
母本来源于经连续多代选育、保存于选育单位保种基地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群体,需符合异育银鲫“中科5号”种质标准,要求体色光亮,鳞片完整,无病,无畸形。繁殖季节成熟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鱼的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清晰,手摸有弹性,生殖孔微红。也可以用挖卵器从亲鱼泄殖孔内取出少许卵样,将卵样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卵球透明液,3分钟~5分钟后进行观察。成熟卵子大小整齐、颗粒饱满,全部或大部分卵子卵核偏位。
父本兴国红鲤2冬龄以上,成熟的雄兴国红鲤亲鱼,鳞片粗糙,轻压雄亲鱼后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后迅速散开为好。
2.亲本培育方法
(1)亲本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一般要求进排水系统独立完善,池塘四周开阔,向阳通风,环境安静,水深1.5m~2m,并且最好能够靠近产卵池和繁育车间,以便亲鱼搬运和其他繁殖操作。亲本池的大小面积以1亩~3亩为宜,一般根据繁育设施的规模而定。一般情况下,一个亲本养殖池中的亲本一次全部进行催产繁殖。投放鱼种前需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2)放养
母本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父本兴国红鲤需分塘培养。一般要求养殖密度较小,母本每亩放养总量在400尾~500尾,且不能与其他底层鱼类混养,以保证在强化培育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养殖环境,从而培育获得优质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繁殖用兴国红鲤父本大小规格0.5kg~1.5kg,以每亩放养500尾左右为宜。同时为了调节亲本养殖池水质条件,适当搭配放养少量鲢、鳙鱼。
(3)饲料投喂
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培育一般使用24%~28%左右的鲫鱼人工颗粒饲料,不同大小规格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对鲫鱼专用饲料有不同的需求,同时不同季节的饲料投喂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亲鱼培育中,秋季培育亲鱼十分重要,是亲鱼肥育和性腺开始发育的季节,因此是亲鱼培育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鱼的怀卵量,同时也对亲鱼的越冬和次年春季的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可按培育池放养银鲫体重总量的3%投喂饲料。初冬时期经严格筛选的后备亲本按照合适的养殖密度放养到亲本养殖池,此时亲鱼仍然能少量摄食,在体内累积脂肪。随着水温逐渐下降,亲鱼摄食量也显著降低,日投喂量也适当相应减少。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3℃以上就能进食,因此需要根据水温变化,日投喂量控制在1%以下。开春之后是亲鱼人工繁殖的强化培育,是性腺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在这阶段,亲鱼的摄食量将随着水温上升而日趋旺盛,可按培育池放养银鲫体重总量的3%~5%投喂饲料,促进性腺更好发育,将促使亲鱼体内营养成分大量转移到卵巢和精巢发育上。
(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和亲本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保证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的正常生长发育,要确保水质条件优良。养殖池塘的透明度保持在40cm~60cm,溶解氧在4mg/L以上,其他理化指标也必须满足基本要求。春季随着温度的升高,定期适当加注新水,并结合增氧和施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这对于性腺的发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月中下旬以后停止加注新水,以防亲本流产。
1.催产时间
2.催产剂量和注射方法
人工催产一般通过人工注射鲤鱼丙酮干燥的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排卵素(LRH)和地欧酮(DOM)的混合液。母本的有效剂量为:1mg/kg的PG,500国际单位/kg~700国际单位/kg的HCG,3μg/kg~5μg/kg的LRH和3μg/kg~5μg/kg的DOM。父本剂量一般为母本剂量的二分之一。在繁殖后期,异育银鲫“中科5号”成熟度更好,可以适当减少注射剂量。
异育银鲫“中科5号”可以采用一次或两次注射的方法,目前为了减少对亲本的伤害,一般采用一次注射,将注射器针头指向头的方向,注射器与鱼体成30°左右,在胸鳍基中无鳞的凹陷部位进针,采用体腔注射方法,入针深度要根据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的大小而定,一般为0.2cm~0.3cm。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注射要迅速,尽量缩短亲本的离水时间,减小对亲本的伤害。
3.孵化技术
(1)人工授精
亲鱼经催情后分开暂养,在效应时间前1小时~2小时,要注意观察亲鱼动态,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时,应立即采卵授精。将成熟排卵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和成熟的兴国红鲤雄鱼捕起,将雌鱼卵子挤入擦干的器皿中,同时挤入雄鱼的精液,用干羽毛轻轻均匀搅拌1分钟~2分钟,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后再轻轻搅拌,然后倒入泥浆水或者滑石粉脱粘,搅动3分钟后,用筛绢滤出卵子,在水中漂洗2次~3次后,放入孵化设施中流水孵化。受精卵搬运时避免阳光直射。
(2)孵化管理
在孵化过程中需要调节水流速度。孵化初期,为防止受精卵沉底结块,孵化缸水流速度和充气量可适当加大。到孵化后期开始出膜,为减少对鱼苗伤害,适当减小流速和曝气量。当鱼苗出膜后,由于鱼的鳔和胸鳍未形成,不能自己游泳,此时要适当增大水的流速,以免鱼苗沉入水底而窒息死亡。当鱼苗胸鳍出现,能活泼游动时,喜欢顶水游泳,此时应减小水的流速。至鱼苗腰点(鳔)出现,能平游时方可出池。孵化过程中需要经常洗刷过滤设备,尤其出膜时应更勤,防止因过滤膜堵塞而造成溢苗情况发生。
受精卵一般经过4天~6天的孵化,鱼苗腰点(鳔)出现,卵黄囊基本消失,体色正常,且能平游。此时水花苗种可出池,出售或下池开始培育夏花。
(2)预合金粉FeCrBSi与304L发生了液相共晶反应,即超固相线液相烧结,液相的增加有利于烧结致密化,但当添加量增至7%时,过多的液相会使晶粒长大,烧结试样出现变形.
1.鱼苗培育
(1)培育池及准备选择 3亩左右的长方形鱼苗池,且塘形整齐,深度以1.5m左右为宜。鱼苗池应有充足水源,且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适中,阳光照射充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5天~7天注水,注水深度以50cm~60cm为宜。注水后,立即在池塘施基肥培育鱼苗适口的饵料生物,每亩200kg~300kg。在鱼苗放养前一天清除短期内繁殖的大型枝角类、有害水生昆虫、蛙卵和蝌蚪等。
(2)鱼苗放养 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为20万尾/亩左右,如池塘条件好,水源、饲料充足,有较好的饲养技术,每亩可放养25万尾~30万尾。一般鱼苗下塘时水温差不超过3℃。一旦出现较大温差需搅动上下水层消减温差,缓缓放入鱼苗;或是将装苗的氧气袋放入池水平衡水温后再放入鱼苗。放苗时天气应正常。闷热天、长期阴雨天或雷暴雨前不适于放苗。放苗一般选择在上午9时~10时进行,鱼苗下塘安全。下午水温较高,易形成温差,鱼苗下池危害性大。放苗时一般选择在上风位入池,以便鱼苗随风游动移开。下风位放苗,则鱼苗游动力差不足以克服风浪而致苗密集造成死亡或损失。
(3)饲养管理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一般以豆浆为主。鱼苗放养后,每天每亩用2kg~3kg黄豆,分2次~3次磨成豆浆5kg,滤去豆渣后全池泼洒,每天2次~3次。豆浆现磨现用。一周后黄豆用量增加到每天每亩用3kg~4kg。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磨浆泼洒。每育成1万尾规格3cm以上的夏花鱼种,需黄豆7kg~8kg和豆饼2kg~3kg或粪肥30kg~40kg。泼喂豆浆时应全池遍洒,使其分布均匀;鲫鱼苗在沿池边活动较多,近池边浅水区适当多泼。后期随鱼体长大,可在池边加泼一次或增加投喂量。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池塘水色和鱼苗活动情况,以决定投喂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分塘和出售 鱼苗经15天~20天培育至全长2.5cm~3cm左右时应及时拉网锻炼并准备出池。
2.鱼种培育
(1)培育池及准备 鱼种池面积一般2亩~5亩,水深1.5m~2.0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池塘土质最好为壤土,既保水,又保肥。在池塘边设有进、排水口,最好是开放式的,排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鱼池的最低处,还兼有排污的功能。苗种培育池还应配备增氧设施,一般情况下每4亩~5亩水面配一台1.5kW的增氧机即可。鱼种塘需进行清塘,一般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清塘1周左右即可注水,注水时应用50目~60目筛绢包扎入水口,严防野杂鱼、虾苗等进入池塘。每亩施基肥500kg~700kg以培育大量的大型浮游生物。
(2)放养 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培育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一般多采用单养。其混养比例根据池塘情况、水源、水质、饲料、市场等来定主养对象,混养品种一般为鲢、鳙鱼和团头鲂等。鱼种放养密度需根据养殖目标、池塘条件、饲料情况、技术与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来定。如果需获得尾重25g~50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每亩水面放养夏花鱼种5000尾~10000尾。投放的夏花鱼种要求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畸形,入塘前需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
(3)饲养管理 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的饲料一般为24%~28%蛋白含量的专用鲫鱼饲料。投喂一般采用“四定”投喂方法,做到定时:饲料在每日上午8点~10点,下午2点~4点两次投喂,上午投喂量为总投饲量的30%~40%,下午投喂60%~70%;定位:投饵机在固定区域投喂;定质:饲料应鲜嫩适口,不得霉烂变质;定量:投饲应做到适量均匀,以饲料每次投喂后1小时~2小时吃完为宜。阴雨天、鱼病流行期投饲量应酌情减少。每天巡池不少于2次~3次。
清晨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发现严重浮头或鱼病应及时处理;上午投饲与施肥时应注意水质与天气变化;下午清洗饲料台检查鱼吃食情况,并做好饲养管理日志。
每隔15天左右加新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cm~15cm(其中包括部分换水)。使水位保持1.5m左右,注水口需要用密网封口,严防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混入。
(4)出塘分养 经过5月~6月养殖,养成50g左右的冬片鱼种,此时应及时进行分塘,放养在成鱼养殖池或拉网锻炼后出售。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主要采取主养和混养的养殖模式,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市场需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
1.异育银鲫“中科5号”池塘主养模式
放养的鱼种规格和密度按照池塘条件和预期商品鱼规格等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每亩投放50g左右的鱼种2000尾左右,再搭配10%~30%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种,还可以搭养5%的团头鲂。
2.黑尾鲌混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模式
放养黑尾近红鲌鱼种1500尾左右,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1000尾左右,搭配10%左右的鲢、鳙。当年,异育银鲫“中科5号”平均规格可达400g~500g。
3.主养草鱼套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模式
每年5月每亩养殖池塘中放养规格为2cm~3cm的草鱼1.5万尾~2万尾、规格为3cm/尾~4cm/尾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200尾,养殖到年底,草鱼规格可以达到8cm~15cm,异育银鲫“中科5号”可以达到400g~500g。
4.主养黄颡鱼套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模式
亩放养黄颡鱼夏花5000尾,套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300尾,并配养鳙3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当年规格可以达500g。
异育银鲫“中科5号”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对目前鲫鱼养殖中危害最大的孢子虫和出血病有一定的抗性,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病害预防的方法有:鱼苗下塘前做好鱼塘和鱼苗的消毒工作。放苗前一周,每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鱼苗用3%~5%盐水浸洗5分钟,或者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经常保持池塘卫生,随时清除池边杂草和残渣余饵;在鱼病易发的高温季节,一般每20天左右进行一次严格的消毒工作,如向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使池水终浓度为30ppm,或者用90%晶体敌百虫0.5ppm泼洒;当有鱼病发生时,在发病早期应及时进行诊断病情,针对性开展治疗,如病害情况严重,则必须立刻清除病鱼,避免疾病的传播扩大。
在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水霉病、锚头蚤和鱼虱病等病害,主要治疗方法为:
1.水霉病 该病的病原是水霉、绵霉等。此病主要发生在受精卵孵化阶段和鱼苗阶段,流行季节3月~5月。水霉菌丝着生在卵膜上,菌丝从卵膜内吸收营养,呈放射性排列。发生在养殖阶段的水霉病,主要是在捕捞或运输后,因鱼体受伤而引起的,水霉菌经伤口入侵,使被寄生部位组织坏死。防治方法为:在拉网捕捞以及搬运时操作要细致小心,防止鱼体受伤。鱼体受伤时可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塘泼洒。对于受伤的产卵亲鱼可采用聚维酮碘等浸泡,可防细菌感染。
2.锚头蚤 该病的病原是锚头蚤,感染此病的银鲫亲鱼消瘦,体表发黑,性腺萎缩,严重影响亲鱼的体质和繁殖。防治方法为:生石灰清塘,高锰酸钾浸洗水温15℃~20℃时用20ppm,水温21℃~23℃则用10ppm浸洗1.5小时~2小时,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水成0.3ppm~0.5ppm浓度,半月内连续2次用药。
3.鱼虱病 病原是多种鱼虱。寄生在鳃及体表,肉眼可见。虫体似耙钉般吸附在鱼体上,或者在寄生处到处爬行并以其腹面的倒刺、口刺、大颚,刺伤、撕破鱼体所寄生部位,致使病鱼呈现极度不安、狂游等。防治方法为:用生石灰清塘,杀死鱼虱的成虫、幼虫和卵块。用90%晶体敌百虫0.3ppm~0.5ppm全塘遍洒。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和邮编: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430072
联系人:王忠卫
电话:13627104519
2.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和邮编: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兴港大道41号,266061联系人:李建兵
电话:13707235385
1.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和邮编: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兴港大道41号,266061联系人:李建兵
电话:13707235385
2.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地址和邮编: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下安村,528216
联系人:李翘宇
电话:13925416198
3.江苏洪泽水产良种场
地址和邮编: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二河闸西,223100
联系人:潘家迅
电话:15715231701
4.安徽小老海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和邮编: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裕溪社区,241000
联系人:沈保平
电话:18056533333
5.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地址和邮编: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红光村,401220
联系人:但言
电话:13996256397
6.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
地址和邮编: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一心一村,432015
联系人:刘胜林
电话:13397277969
桂建芳 周莉 王忠卫 李熙银李志 李建兵 张奇亚 汪洋张晓娟 高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