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5年海昌奖获奖者先进事迹(四)

时间:2024-05-25

2015年海昌奖获奖者先进事迹(四)

陈仁朝(卫士奖)

陈仁朝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站从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十多年来,他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兢兢业业,正确行使手中的处罚权和自由裁量权,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个案件。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渔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北京是首都,是首善之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环保形象。陈仁朝与其他人员共同举办了五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竞赛过程中社会代表与执法人员同台竞技,起到了良好的普法作用。特别是第五届知识竞赛走进了北京市电视台演播厅,制作了一期精彩的法制宣传节目,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14年,陈仁朝负责组织北京渔政系统执法技能比武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农业部和主管领导的肯定。

放流活动是宣传首都野保工作的好时机。陈仁朝先后在天津、山东、广东、陕西、广西负责组织放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更是全程随行报道,《人民日报》也对放归活动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巨大。

为加强本地土著物种的保护,陈仁朝组织起草了《北京市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将17种本地珍稀鱼类纳入保护范围,对保护北京市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树立首都的良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强化执法是基础。陈仁朝负责组织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在查处违法行为方面,他首当其冲,不畏困难,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工作。自2002年至今,陈仁朝组织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案件70余起,罚没海龟、玳瑁、鹦鹉螺、库氏砗磲、海马、胭脂鱼、珊瑚制品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数百万元。他参与办理的行政处罚案卷,在历年市政府法制办案卷评查均取得优异成绩。

右为陈仁朝

黄晓平(奉献奖)

黄晓平是江西省最早一批呼吁设立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的学者,经过多年努力,江西198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鄱阳湖春季禁渔和冬季禁港制度。他利用所学专长,认真分析天然湖泊渔业资源衰退原因,2002年,江西省正是启动增殖放流工作,现在放流范围已从初期的鄱阳湖逐步扩大到五河流域,2015年,有87个县(市、区)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放流规模也从“十一五”的5.5万尾增加到“十二五”的20亿尾。为科学规范增殖放流行为,提高效果,他主持制定了《江西省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办法》和《江西放流月制度》等技术规程,使增殖放流进一步科学规范。

针对鄱阳湖因低枯水位提前、时间延长,影响鱼类正常繁殖产卵的问题,黄晓平自2002年就在鄱阳湖推行人工鱼巢,极有效地缓解了鱼类产卵场减少的不利影响,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他主持开展的铜鼓县大鲵种群修复和赣江指标鱼(胭脂鱼)放流效果评估等试验稳步推进,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监测表明,铜鼓大鲵放流种群自然栖息成功,其野性恢复良好;赣江指标鱼(胭脂鱼)长势良好,放流效显现,近年渔民在赣江误捕到胭脂鱼已是常见,说明胭脂鱼已在赣江形成一定种群量,从而也佐证了经济鱼类放流的效果。

2005年,黄晓平在全省积极推进水生野生动物依法特许经营利用,建立完善了江西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连续10年领导和组织全省联动打击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统一行动,共查处违规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案件100余起,发放水生野生动物特许利用证件700余份,有效促进了江西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6年3月,新余分宜县严嵩洞景区管理者为吸引游客,通过非法途径从浙江获得一只39公斤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放入洞中,并炮制严嵩洞惊现巨型甲鱼,千年甲鱼再现等新闻,吸引大量媒体和游客关注,社会影响较大。为查清真伪,黄晓平3次赴新余调查取证,以敏锐的职业嗅觉和出色的办案水平,很快查清了业主违法利用国家保护动物,自导自演虚假宣传的事实真象,依法处罚,将鼋及时转送浙江省鼋保护区,消除了不良影响。

保护区建设工作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平台,也是生态保护工作的难点。但黄晓平不畏艰难,始终把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作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推进,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西省渔业条例》有关规定,不断强化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制定并在全省推行水生生物保护区“四牌一标”建设规范,为规范江西省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他先后组织推荐的2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国家级保护区,全部通过农业部评审公布,直接领导和推动了全省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通过他的努力,先后争取到1000多万元保护区项目建设经费和每年100余万元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专项经费,使江西省保护区建设走在全国内陆省份前列。

左四为黄晓平

张可怡(科普奖)

张可怡,2004年毕业于澳洲悉尼大学主修海洋科学,2008年加入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任教育主任,现为社区教育助理经理。张可怡2014年参与成立“两岸三地鲎保育联盟”,并于2015年被委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鲎专家小组教育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自2009年起,张可怡开始参与“马蹄蟹校园保姆计划”工作,把幼鲎转给中学生饲养,夏季再把学生饲养的幼鲎放到本来的栖息地。通过半年的独特经历,参与的同学们对野生动物保育有了深深的体会。到2015年为止,共84家学校的2700同学参与,共同放养了约1300只幼鲎,把保育讯息推广至超过7.7万人。

同时,还有大量的商界人士参与到“马蹄蟹保姆计划”之中,在2014年,通过张可怡的协调,香港太古地产成为第一家参与“马蹄蟹保姆计划”的企业,由职员义务照顾8只幼鲎。饲养过程约四个月,整个计划共有80多位“保姆”参与,讯息广泛传播至参与的三个办公室、亲友和合作伙伴。

为推进科普工作,张可怡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4年,联合香港、广东省、澳门政府和志愿团体的力量,通过公众讲座、绘画比赛、展览来推广三地的珍贵海洋资源。三年的比赛共有超过三万人次的参与,有效地完成了海洋科普工作。张可怡于2012年开展环保海鲜承诺行动,发动群众的力量,向游人推广环保海洋概念及鼓励游人签署承诺不吃鱼翅、苏眉及蓝鳍吞拿鱼三个月。由浅入深,让市民更容易接受新概念及推动行为上的改变。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会的保育工作在香港及中国的发展机会日渐增多,但保育人才十分欠缺,极需要更多年轻专家的加入。因此,张可怡主张保育基金会,通过给予亲身参与一线保育工作的机会,鼓励更多学生从事保育的事业。

保育基金在2005年推出此赞助计划,资助了六位香港大学的学生参与两项野外考察。至今已资助了共280名本地大学生前赴亚洲超过10个国家,参与多达121项的野外考察工作。现在,多年来尽心尽力培养的保育生力军已纷纷投入到保育事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