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边疆农业高校特色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25

吴伯志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也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发展和提升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也 “取得了历史性的重要成就,学校综合实力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2],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地方农业院校也在努力实践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70年的办学历程,作为一所边疆农业高校,云南农业大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

一、躬耕疆域,砥砺奋进传薪火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其间相继并入滇南大学、滇西大学部分学科及云南畜牧兽医学院、云南农业劳动大学、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云南省农垦总局干部学校和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校址辗转寻甸县、宾川县,1980年搬迁回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办学至今。

1938年学院成立之初,只有2个系、2个本科专业。从1949年到1978年,学校先后发展到6个系、9个专业,在校本专科学生将近800人,专任教师320人。1980年迁回昆明后,云南农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1983年云南农大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获得博士授予权,2007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大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先后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双创”主题教育,以课程建设、学分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内涵发展,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已发展成为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多人,非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云南农大现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东盟培训中心等7个国家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等7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构建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植物保护、作物学、畜牧学、食品资源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等优势特色学科链。

70年的风雨兼程,云南农大铸就了“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践行着“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校训,凝练出演绎生物资源优势、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的准”(1)2018年1月5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困难,更有成就;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二、立德树人,强农兴校守初心

从建校开始,云南农大就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扎根边疆大地,针对生物资源优势和多民族特点,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办学兴校,把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和时代新人作为核心任务,全方位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行业需求建设特色学院和特色专业。低纬度、高原、纵向岭谷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云南独特的生物、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奠定了云南发展茶叶、花卉和烟草产业的基础。围绕云南省支柱产业,结合云南生物资源优势,云南农大成立了烟草学院、普洱茶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等专业学院,突出茶学、烟草、园艺等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与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凝练了聚焦一类资源、成立一个学院、建设一个特色专业、服务一个优势产业和提升水平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本科教学坚持“一阶段一中心”“一年一主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2000年以来,云南农大积极响应国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快速转变的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以学分制改革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一体系、二主线、三阶段、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2)“一体系、二主线、三阶段、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实践动手和双创能力培养,构建“双创”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践教学、“双创”训练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按通识基础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三阶段组织实践教学;强化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劳动、创新实训、毕业实习五个环节。,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试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云南农大依托云南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禀赋,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产业问题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拓展,全力聚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构建了“三融合”+“五驱动”(3)“三融合”即教学与科研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课内与课外融合,构建全学程育人体系;学校与社会融合,合作共赢拓展育人空间,聚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五驱动”即以创新创业理念驱动教学改革,以高原特色产业驱动学校特色创业,以创业平台建设驱动创新成果转化,以创新创业成果驱动精准扶贫,以基层创业驱动地方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三融合”聚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五个驱动”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在实践中,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大力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实现了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显著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升,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云南农大获准立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4项,省级45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2001年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成绩为良好。2008年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为优秀。2016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从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经过36年的发展,学校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从最初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50多个,教育层次从硕士拓展到博士,目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规模达3000人。同时,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培养质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多措并举推进研究生“1241”质量工程(4)“1241”即1条主线,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个着力点: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4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类型结构转变;三是培养模式转变;四是质量评价转变。1个体系:形成培养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宾川县、澜沧县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小院”全国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助力精准扶贫发挥了典范效应。

云南农大先后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水稻育种专家邓友成、烟草育种专家李永平为代表的15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是云南农业大学80载奋进的生动诠释。云南农大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在全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学校14年名列前茅,2012年入选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同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当年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6年又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三、顶天立地,依托资源创特色

云南农大始终秉承科学研究敢于“顶天”、技术创新甘于“立地”的科研精神。“顶天”即冲击农业科学研究“制高点”,依托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通过揭示和阐释农业生物资源遗传、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特征,开展基础性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立地”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究,构建产业行业技术体系,通过技术示范与推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和引领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烟草专家徐天骝20世纪40年代起就致力于良种烤烟的引种、试种及大面积推广,被誉为“云烟始祖”。育种学家诸宝楚1952年从云南地方水稻品种中选育出了水稻高产良种“背子谷”。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1947年出版了国内最早的植物病理学著作《植物病原菌学》,长期辛勤耕耘于农业科研领域,在稻瘟病和水稻百叶枯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园艺学家蔡克华利用云南热区“天然温室”发展冬春早熟蔬菜,助推云南发展成为我国外销蔬菜的重要基地。何顺长教授长期从事甘蔗野生资源考察与采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大在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动植物品种选育及种质发掘、地方特色生物产业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形成了极富区域特色的科研“名片”。其中,李铮友教授水稻育种团队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并率先实现我国杂交粳稻“三系”配套,创造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育成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朱有勇院士团队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被列为2000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首,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3.02亿亩,突破因作物品种单一化种植而发生的病虫害难题,成为世界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普洱茶研发团队围绕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通过建立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系统阐释了茶树起源、演化以及茶树基因迁徙规律,阐明了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机理,开发普洱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创新引领云南茶产业升级发展。动物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创新团队构建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与哈佛大学合作获得了世界第一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成果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发表。

2000年以来,云南农大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农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4500余项,科研经费达13亿元;选育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甘蔗、大豆、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等动植物新品种165个;发表论文27107篇,其中SCI、EI、CPCI-S等论文4197篇;获授权专利1177件,其中发明专利281件;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云南农大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55项。

四、服务“三农”,科技扶贫促发展

云南农大始终秉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理念,扎实开展挂钩扶贫、兴边富民、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农业科技进藏区、校地校企合作等农科教社会服务。

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扶贫等工作先后与昆明市等10多个州(市)开展校地合作,探索出一条社会服务与科研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科技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在校地合作中,创造性地开展了“3+3”校县联合行动,即1个学院+1个县级部门+1个乡(镇),1个学院党委+1个县级部门支部+1个脱贫致富示范村支部,100名教授、博士+100名县级干部职工+100家农户和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学习、科研、成果转化在生产中完成,显著提升了社会服务质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近年来,云南农大在姚安县、南华县、澜沧县等八县、一乡开展定点扶贫,采取团队扶贫、项目推进的方式,大力开展“六个一”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即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促进一个产业发展,带动一批农民脱贫致富。组建12个项目团队,开展蔬菜、果树、中药材、畜禽养殖等产业规划、基地建设、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和培训,培训农民2万余人、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300余项。2015年以来,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拉祜族聚居的澜沧县充分利用地区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转化了以林下有机三七、冬季优质马铃薯、冬早蔬菜种植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示范林下有机三七、冬季优质马铃薯等1万余亩,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关键产业技术支撑;同时以技能扶贫实训班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直过民族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实践关键环节和师资力量整合等办学方法和路径,培养了近千名乡土技术人才。

云南农大连续8年获得省委、省政府“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持续帮扶16年的姚安县如期脱贫摘帽,典型材料“厚植科技资源 助力产业扶贫”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个典型项目”。挂钩帮扶澜沧县成效显著并被中央电视台等9家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生动地诠释了云农人的责任和担当。

五、交流融通,开放办学谋共赢

云南农大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依托云南省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积极探索省级农科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泰国等23个国家的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云南农大抓住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机遇,通过实施教育国际化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可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有力推进了教育国际化。1987年开始,云南农大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先后完成了由欧盟等资助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项,联合培养了9名博士、一批硕士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共同发表108篇学术论文。基于近30年的科技合作基础,双方于2015年成功获批 “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同时,始于1989年的合作伙伴日本鹿儿岛大学也通过合作研究,先后为云南农大培养了8位博士、一批硕士以及青年教师;始于1993年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形成了后期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发展到2019年联合建设“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PLANTOMIX)”。在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学科背景,国际合作伙伴不断拓展;合作形式也由学术研究,拓展到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青年教师,学生交流等。目前,与荷兰范豪劳伦斯坦大学合作的“2+2”本科双学位项目已经成功进行18年;2016年获批与新西兰林肯大学举办“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云南农大先后有5位外国专家获得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聚焦生物资源优势的科技成果,有力推进了农业科技辐射南亚东南亚。基于相似的农业生产环境,云南农大的农业科技成果已在大多数南亚东南亚国家应用。从1994年开始,为越南培训农业科技人才。1997年获得留学生招生资质,主要面向周边国家招收留学生。2012年获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长期承办农业科技国际培训,累计为以东盟国家为主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长短期留学生和进修生4000多名,先后与越南、泰国、缅甸高校开展越南语、泰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1+1”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云南农大建成了中老、中缅科技示范基地和联合研究中心,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28个,每年推广20余万亩,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格局。

六、聚焦资源,服务社会拓空间

云南农大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空间不断拓展,2009年、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云南农村干部学院是“农村基层干部成长的摇篮、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决策智库、农村基层干部沟通交流的平台”。学院坚持把干部培训置于民生改善最前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干部成长第一线,开门开放办学,整合优质资源,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立足基层实际、研究基层问题、培训基层干部、服务基层发展。建院10年来,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培训“主心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培训“带头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培训“领头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培训“洋专家”,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累计培训各类学员38000多人次。学员通过学习培训,在“坚定道路、理清思路、找到门路、解决出路、沟通心路”等方面有新进步。同时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呈报省委决策咨询报告71期,有13份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2019年学院被云南省委认定为云南省委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云南省高原特色产业研究院围绕国家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地理气候资源优势,构建云南省国际绿色食品联合研究中心,搭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孵化与产业化平台,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着力推进创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为实现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推动云南大生物产业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支撑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依托云南农大资源成立的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云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等平台,都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学科、科研、技术和教育优势,聚焦云南区域资源和发展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教育和农业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为云南农大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3]。2019年9月5日,***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事业发展予以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这是涉农高校的新时代责任使命。

70年的建设发展,云南农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同类高校相比,在高层次人才、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学科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期间对云南未来发展建设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给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云南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作为地方农业高校,云南农大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围绕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安吉宣言”“北大仓行动”,以专业评估认证为抓手,加强专业改革建设,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抓手,加强思政课及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忧势,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主战场,聚焦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时代命题,集中发力,多出成果,继续在以优势求突破、以特色促发展的改革发展路上取得新的成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