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胡何琼,郭丽君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从1973年起,互联网的发展已有40余年,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互联网也显现了其局限性,于是移动互联网成为突破其局限性的新型互联网形式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间较短,距今经历了十多年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自进入21世纪后,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开始了迅猛发展。目前,学界对于“移动互联网”涵义还未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中国科学院通信专家侯自强认为,移动互联网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宽带移动互联网,即通过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采用HTTP协议接入公共互联网,与传统固定互联网相比仅是接入网络不同;其二是采用WAP协议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主要是手机[1]。第二种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余晓辉认为,移动互联网必须包括几个关键要素:移动通信网络接入,2G,3G和E3G。作为一种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有WAP和Web两种形式,具有移动性和与移动终端的相适配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专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便携式电脑[2]。实际上,我们可以按照网络和终端的不同来划分狭义和广义的移动互联网。在广义的移动互联网中,网络泛指一切无线网络,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AD和移动电脑等各种手持移动设备。而在狭义的移动互联网中,终端则限定在手机。由于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无线上网,除了网络接入方式以外,和传统互联网并没有本质区别[3],为了突显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本文中,采取的是将移动互联网局限在用户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移动数据和信息服务。
课堂是由课堂中的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包括教室及其中设施)互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高校,本科生教育仍以大学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学课堂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各种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大学课堂,引发了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关于教学模式及互动方式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型的课堂生态环境。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携性、及时性、私密性以及交互性等特征,冲击着传统的大学课堂模式,促使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相应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课堂环境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大学课堂的新特征。
第一,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作为大学课堂的生态主体,两者在大学课堂中所处的关系及交流互动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呈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往往处于单边且形式简单的状态,教师的提问通常会因学生水平差异而受到局限,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而无法参与课堂互动与交流,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相应地,当课堂中的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搜寻教师所提问题的有关背景信息时,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扩大知识面,推进师生互动的及时性与连续性,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课堂的互动不再是师生一对一的形式,而可以形成多边甚至是复杂向的具有更深层次内涵的课堂互动循环,学生将观点反馈给教师,亦能激发教师对问题的不断挖掘与深入研究的热情。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的主体,当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作为课堂辅助时,所形成的主动参与课堂的行为便一改传统课堂的被动互动形式,更符合健康课堂生态的发展需求。
第二,大学课堂生态环境的转化。课堂生态环境主要由课堂物理环境、课堂技术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几个部分组成。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大学课堂的出现,突破了原有课堂生态环境的界限,扩大了知识信息接收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成为了与外界社会衔接的半开放的课堂生态环境。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一词专指实体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实场所,黑板、粉笔和印刷材料是传统课堂中的主要技术环境,有时会用到幻灯、投影、电视等电声媒体来辅助教学[4]。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课堂能给学生提供较为全面、便捷和及时的信息搜索,如学术搜索引擎、学术APP、文库等,使其不再拘泥于课堂环境之内的知识流动,而是能迅速连接外界终端,开放课堂生态技术环境。移动互联网在课堂上能促进学生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个性发展,构筑较为密切的学习交流讨论模式,如以小组团体成员形式出现的共同合作体、同伴互助等代替以个人为主的独立的学习体。同时,学生主体之间学习模式的改变也促使教师主体从“场外指导者”向“场内参与者”转变,丰富课堂生态社会环境,推动整个课堂生态环境向新型、特色化方向的发展。
第三,大学课堂学习模式的变更。大学课堂历来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通俗来讲,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往往较为被动地学习。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开始倾向于探究式学习、发现学习、MOOC以及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翻转课堂。以探究式学习为例,它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而开展的科学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而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忙碌于证据的收集,同时要进行解释和求证的活动,再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而这些对于探究至关重要的内容多由教科书或教师包办,留给学生进行探究的空间极小[5]。但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予学生更为宽广的探究领域,使其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之中,能更好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同时,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笔记方式,如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一般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录下尽可能多的笔记内容,较为费事且易遗漏重点,而移动互联网推出的各类笔记软件、备注本,甚至是拍照等形式更为省时、更为高效,也易于课后整理,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效率。
移动互联网在大学课堂中的出现,给传统的课堂生态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新的特征,不仅改变了生态主体关系、生态环境及学习模式,也推动着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变化。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移动互联网在不断赋予大学课堂新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课堂生态的失衡现象。
第一,大学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失衡。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是维系整个课堂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主体部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才能构筑平稳的课堂生态系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现象。例如,在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会更倾向于用移动设备进行查询而不是向老师提出来解惑。有调查数据表明,11.3%的学生会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8.9%的学生会选择翻阅书籍、杂志等纸质资料,而58.3%的学生会选择利用手机、PAD等移动网络搜索[6]。再者,虽说移动互联网一方面在大学课堂上加强了师生间通过技术手段而进行的交流,这从表面上看是提高了效率,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无异于是没有温度的机器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不是单纯的教育者或受教者、主导或主体间的关系,而应该是在双方真挚情感建立、心灵互为沟通基础上的课堂主体关系构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利用电子邮件、APP交流软件等技术手段进行交流与沟通,减少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场景,增多了冰冷机器文字间的对话。可以说,单纯地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交流缺少了感情的融入而显得生机与活力不足,人文关怀的疏离和失落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甚至冷漠,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长久下去会造成互信、互惠、互动的情感缺乏,导致学术交流的不深入和不充分[7]。移动互联网渐渐抢夺话语权,最终演变成不健康、不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的失衡。学生既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又作为大学课堂中人才培养的对象,与教师主体之间不是单一的直线型的相互关系,而是多维向度的师生关系,以此维持生态主体间的平衡状态;同时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物理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间互为交叉的关系,只有保持对课堂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环境的稳定,才能维系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平衡。然而随着学生在课堂中对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低头族”,一般出现的情形是“教师在台上讲自己的,学生在台下看自己的”。这一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切断了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与互动,教师与学生成为两个独立且互不交集的个体,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成为了互不打扰的独立个体存在,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个单独形式存在的小个体,整个课堂生态的社会环境之中交流减少、互动减少,亦无法再形成多维交互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与依赖,给原本课堂生态的技术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用生态学角度来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就是生物的耐性范围。同理,课堂中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也要遵循耐度定律,一旦超过合理范围,便会引发课堂生态技术环境的破坏。
第三,大学课堂文化与课堂规范环境之间的失衡。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和观念。高等教育规范生态环境包括文化因子、伦理道德因子和规章制度因子[8]。本文所指课堂规范环境则主要是由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影响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的精神氛围环境,包括师生关系、道德素质以及班级班规等因素。大学课堂文化是一种课堂理念氛围的体现,理想的大学课堂文化应该是师生间处于积极和谐交流互动状态且与课堂生态环境互为共生的、能够营造健康学习气氛,最终体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文化理念。然而大学课堂中移动互联网的不当使用不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文化,例如现今在许多大学课堂流行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班级签到,即使用“课堂派”APP或关注公众号形式便能在上课期间统一签到,这样的签到方式会导致学生本人根本不去上课,只要在签到的有限时间内让在教室周边的他人帮助登陆移动设备代替签到就行,甚至出现学生叫其他人代替自己去上课的情况,这样一种课堂文化,阻碍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良好道德素质培养及班级班规的建立。无疑,作为课堂生态主体之一的学生利用虚假且不诚信的手段破坏了课堂生态环境,无法造就良好的大学课堂文化。再者,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使课堂中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沉迷于其中的游戏、聊天等,也会增长学生的惰性,主动性下降且逐渐丧失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此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的维系,同时也不利于良好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整个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与变革,作为兼具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性双重特质的移动互联网,在大学课堂中展现了其积极影响的一面,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并导致大学课堂生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失衡。只有当一个生态系统保持内部稳定发展与运行时,才能趋向于长久不衰。因此,针对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需要站在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促进课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第一,遵循教育生态链法则,优化课堂生态中的师生生态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古代谚语描述了生物界中的生态链。而在教育生态系统中也有教育生态链,与自然界的生态链不同的是,它不仅有基于能量流传递摄取的关系,更多地是知识流的富集关系,它不仅有横向的生态链,更有其纵向的生态链,还有纵横交叉生态链[9]。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要转变移动互联网使用方式,共同构筑和优化师生生态链。
要明确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师生关系。从教学关系上来讲,教师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点拨者和启蒙者,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并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学术知识的能力;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知识的大门并逐渐寻求和发现新的知识。从心理情感关系上,教师用真诚和信任关爱学生,学生亦对老师敞开心扉,建立亦师亦友的真实情感,增进学习与生活上的交流。在大学课堂生态系统中,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不当使用直接影响到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存在。站在教育生态学角度看,大学课堂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应是互利共生的良性生态关系。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使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构建形式多样的大学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如设计圆桌式、小组式、内圈式等多种座位排列形式,不仅能改善课堂物理环境,也同样能完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生态环境,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要改进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移动互联网侵入课堂导致学生遇到疑问宁愿使用移动互联网去找寻答案,而不愿向教师直接请教,这一行为方式阻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亦阻断了师生生态链完整连续。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随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富集度增大,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会向高水平发展,但富集度也不是越多越好,超过适宜范围,也会造成反作用。学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知识流的富集,在适当范围内能呈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一旦知识富集流超过可承载范围,反而会造成效率降低,甚致扰乱师生生态链的合理、持续发展。因此,学生不能只依靠移动互联网进行知识信息流的积累,而要多与教师建立起面对面交流的互动方式。如创建共建式大学课堂教学,强调“可持续发展性”,采用“非结构化”和“开放生成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积极促成教师与学生共同体的构建,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与互动。
第二,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营造良好课堂生态环境。谢尔福德(Shelford)认为,生物在一定环境下成功存活下来,需要对该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值,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内才能生存。换句话说,生态因子超过最大量或是小于最小量都将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对于大学生来说,移动互联网为平常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不但能节约时间且能提高效率,因而在课堂上的使用十分普及。调查数据显示,82.31%的学生明确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过移动学习,只有3.84%的学生通过其它电子设备进行移动学习[10]。移动互联网一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使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制约。但由于大学生甄别能力不强,也造成对于海量学术信息难以正确选择,引发学术信息的效度问题。有调查数据表明,在学习者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了信息后,27.9%的人“依据个人知识或常识”来判断,24.6%的人选择通过“发现信息出现在很多地方(交叉参考)”,15.1%的人选择了“咨询相关领域专家”[11]。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在课堂生态系统之中,应对移动互联网信息资源获取遵循耐度和适度原则,在适宜范围和程度之内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信息资料的收集及外部资源的累积,给整个课堂生态系统注入新鲜的、不同视野角度的学术信息。同时,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可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让学生形成对移动互联网学习功能的辩证认识,既看到有利之处,亦了解存在的弊端,把握使用的适度范围;也可通过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合理约束学生在课堂上过度使用移动互联网行为。据央视新闻调查报道,重庆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要求新生上课期间不能使用移动互联网,并上交移动设备,以此约束学生课堂不当行为,增强课堂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学生主体应当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适时提高对移动互联网的鉴别能力,努力提升学术信息的效度,积极创设合理的、健康的课堂生态环境。
第三,遵循限制因子定律,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因为不足或过量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时,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8]。也就是说,在某一生态关系中,其在当时情况下所起作用最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及时了解个体生态的限制因子,排除某种限制因子,能使个体得到健康的发展。
课堂生态主体之一的学生作为课堂中的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精神的力量可以部分转化为能量和物质,因而能主动地创造条件,积极调适,将限制因子变为非限制因子。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大学课堂并得到学生的广泛应用,其对大学课堂形成了进一步的影响。可以说,在此种环境下,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限制性因子。从学习方式来看,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方式。而学生这一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其更加依赖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和工具,成为重要的限制性因子。随之而来的是这种依赖性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会有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无所不能的,一切学术问题都能解决,都能找到答案。当学生开始产生这种“全心全意”的依赖时,就会停滞自己动脑思考的步伐,最终只会失去自己的独一性和原创性。因而大学生要理性对待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积极地调适自身的行为,将作为限制性因子的移动互联网变为非限制性因子。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流不能超过界限范围,要做好及时的反馈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护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第四,规避“花盆效应”,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花盆效应又被称做“局部生境效应”,原意是指在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作物和花卉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长得很好,但其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9]。换句话说,作为人工创造环境下生长的作物和花卉,如果脱离人工养殖的适宜环境,便很难在自然环境下生存。从空间格局上看,物理环境限制下的大学课堂也处在一个“花盆”位置,其物理环境相对闭塞和狭隘,会造成学生生态主体因局限于课堂之中而很难发挥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仅仅在课堂之中学习,而没有走出课堂投入实践当中,过度强调课堂经验知识的学习容易脱离实践,违背理论联系实践的规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随着移动互联网来到大学课堂,虽说突破了原有大学课堂的界限,扩大了知识信息接收的时空维度,然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课堂仍是一个高级的“花盆”环境,整体环境没有变,信息交流与接收只是从更大的层面加深了经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学生生态主体自我进行的实践体验,依然是在“纸上谈兵”,而没有“实际演练”。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冲击下,学校更应鼓励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多参与实践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激发潜能,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探索一片学术的新天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