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北省蓝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4-05-25

高林森,杜晓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进入21世纪,蓝莓作为新兴树种,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成为果树的新兴产业。全国蓝莓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4 745 hm2增长至2015年的31 210 hm2,年平均增长率为92.96%;产量从2009年的1 773 t增长至2015年的30 000 t左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65.34%。2015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的前三大省份是贵州、山东和辽宁,产量的前三大省份是山东、辽宁和贵州[1]。2010年前后河北省开始引进蓝莓,经过多年的种植发展,逐步形成了蓝莓新兴产业基础。

1 基于蓝莓生长发育相关的河北省自然生态条件

1.1 土壤类型与pH值

河北省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盐碱土、棕壤土、栗钙土、风沙土和灰色森林土7个[2]。其中,褐土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的山前平原,面积50.8万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0.8%,土壤pH值为6.5~7.0;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京山线以南的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山区沟谷低阶地也有零星分布,面积425.0万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5.8%,土壤偏碱性(pH值8或以上);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冲积平原以及坝上地区,面积20.3万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3.0%,土壤偏碱性(pH值8.5);棕壤分布在燕山海拔600 m以上、太行山海拔1 000 m以上和冀东滨海低山丘陵海拔500 m地区,面积230.9万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土壤pH值为5.3~7.0;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上高原,面积127.7万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7.8%,土壤pH值为7.7~8.4;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坝上高原以及沙化严重的农田附近,面积0.4万hm2,土壤pH值为7.5~8.5;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土壤反应呈微酸性,pH值为5.5~6.5。

1.2 浅层地下水pH值

河北省农业用水多为地下浅层水,大多符合三类水水质要求,pH值为6.5~8.5[3]。滦南-玉田一线以南,安次-雄县-高阳-南宫-馆陶一线以东的大面积的碱性水及弱碱性水,造成这些区域的地下水pH值偏高,为8~9[4]。

1.3 气候条件

河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年均降水量484.5 mm,降水不够丰沛,且降水地域和时空分布极不平衡。降水地域趋势呈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其中,冀北高原是河北省最干旱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mm,而燕山南麓年降水量高达700~770 mm。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降水集中于夏季,占年降水总量的65%~75%;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2%左右;秋季降水稍多于春季,分别占年降水总量的15%和10%左右。年平均气温1.8~14.2℃,极端最高气温43.3℃(保定,1955年7月23~24日),极端最低气温-40.9℃(围场县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5]。特别是2016年6月,河北省平均高温(≥35℃)天数为5.0 d,为近4 a最多;16~22日连续7 d出现高温天气,影响到全省107个县(市)。尤其是22日,中南部92个县(市)出现高温天气,其中,25个县(市)温度超过38℃,最高气温达到了39.8℃(石家庄市藁城区)[6]。

2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条件

蓝莓属多年生灌木,树体大小因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其中,长白山地区的野生蓝莓品种笃斯越橘(学名,俗称蓝浆果、甸果子),树高50~80 cm,树体丛生,属于落叶小灌木,花冠坛状,花为绿白色,果实呈蓝紫色,酸甜可口,性耐阴。培育和引进栽培的蓝莓品种群分为高丛、矮丛和兔眼三大类,其中,高丛和矮丛类适宜北方栽培,按照蓝莓需冷量又划分了高丛、半高丛和矮丛3种;兔眼类适宜于南方栽培。

蓝莓生长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其适宜栽培的土壤pH值为4.0~5.5,最适壤pH值为4.5~5.0;土壤有机质含量>5%;土壤疏松、湿润,但不积水;有充足的灌水条件及设施。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生长季节高温、干旱少雨地区,如果没有喷灌设施,则不宜栽培。否则,若连续35℃以上高温持续15 d以上,蓝莓会由于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增强,树体养分消耗过度,而引起日烧早期落叶[7]。

3 河北省蓝莓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蓝莓生产现状

3.1.1 蓝莓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蓝莓种植面积达300 hm2以上,形成了蓝莓种植新兴产业基础。

3.1.2 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对蓝莓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水平提高,蓝莓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栽培模式从露地栽培到设施栽培,从土壤改良到无土基质栽培,以及疏花疏果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逐步完善提高,使得蓝莓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2 蓝莓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缺乏对蓝莓生长习性的认识,盲目引进 河北省土壤和浅层水的pH值普遍偏高(6.5~8.5),少雨干旱(年均降水量484.5 mm),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自然生态环境不利于蓝莓的生长发育。前期引进种植户因对蓝莓生长习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是引进不适应的品种,另一方面是没有对土壤进行改良或改良技术不正确,致使蓝莓出现生长发育不良、长势弱,甚至死亡等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2.2 蓝莓园区选址不当,种植失败 因园区选址不当而导致蓝莓种植失败的例子较多。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3个:土壤粘重、板结、pH值高,改良难度大,没有达到蓝莓生长的适宜土壤条件;夏季35℃以上高温持续时间长,导致蓝莓易发生日烧落叶;冬季少雨雪、干旱、风大,蓝莓易发生冻害和抽条。

3.2.3 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 为了创造适宜蓝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一次性投入费用高。据调查,一般土壤改良投入为30万元/hm2左右,防热和防寒设施投入为23万元/hm2左右,加上人工成本上涨,造成蓝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对蓝莓栽培技术不熟悉,直接影响蓝莓产量和品质,导致蓝莓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4 河北省蓝莓生产发展建议与措施

4.1 重视蓝莓生产技术学习

河北省早期引进蓝莓种植的许多农户,因品种选择不当、土壤没有改良到位、栽培管理技术缺乏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种植失败,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建议在蓝莓引进种植前,对园区的土壤、水质和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综合分析蓝莓种植的可行性;要重视蓝莓种植技术学习和咨询,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并掌握蓝莓生产管理技术。

4.2 适度规模发展

鉴于河北省土壤、水质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条件不利于蓝莓生长发育,以及蓝莓栽培成本较高等原因。因此,应根据经济投入的能力决定果园的规模,建议蓝莓生产园面积控制在6.7 hm2以内。利用蓝莓结果早、果实采摘期长、霜后叶片紫红等特点,将其作为特色果树种植,增加园区的看点和亮点。

4.3 选择适宜的园地和品种

在蓝莓园选址时,优先考虑土壤pH值<6.5的区域。如,选择在冀东滨海低山丘陵的棕壤土区域,以及燕山和太行山的褐土区域建园,可有效降低土壤改良的成本。

选择适宜的蓝莓品种。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种植北高丛或半高丛品种群的喜来、公爵、蓝丰、瑞卡和北陆等品种。

4.4 选择大棚设施栽培模式

在生产实践中,河北省蓝莓露地栽培时面临夏季高温日烧、冬春季抽条以及果实成熟期鸟害等不利因素。建议采取大棚设施栽培,从根本上解决热害、冷害和鸟害的问题。

4.5 选择控根器无土基质栽培

土壤酸度调节一般采用硫磺粉,需要60~90 d才出现酸化土壤的效果[3],费工、费时、效果慢;并且,生产管理中除草、施肥、浇水和降雨等外力作用,会使蓝莓根际土壤pH值发生变化,需要经常调节土壤pH值。而采取控根器无土基质栽培则可避免外力因素的影响。无土基质可选择草炭土、蛭石、醋糠、木屑、松针土和腐熟有机肥等混合配制。

4.6 控产增势,提高抗逆性

蓝莓成花容易、坐果率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其根系吸收营养能力差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在蓝莓幼树阶段应严格控制产量,以增强蓝莓树势,提高蓝莓对不利环境的抗性。这在河北省蓝莓种植中尤其重要。

[1]邵喜武,郭庆海,李亚东.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2):35-38.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3]张光辉,刘中培,张行南,连英立,严明疆.河北平原地下水安全情事及施用农药化肥影响[J].环境与健康,1990,7(5):202-205.

[4]河北省平原咸水区深层地下水pH值升高原因浅析[N/OL].网易科技,(2004-11-05) .http://tech.163.com/04/1105/06/14DE0I7U0009rt.html.

[5]苏剑勤,程树林,郭迎春.河北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6]河北省 2016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N/OL].长城网,(2017-01-04) .http://news.hebei.com.cn/system/2017/01/05/017733337.shtml.

[7]李丽敏.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8]张广杰,刘炎赫,谭秀山,连翠春,毕建杰.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方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6,20(2):40-42.

[9]谢兆森,吴晓春.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6,(1):1-4.

[10]和 阳,杨 巍,刘 双,赵新兵.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J].北方园艺,2010,(14):46-48.

[11]王明洁,吴雨蹊,段亚东,焦奎宝,染文卫,杜汉军.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4,(14):179-181.

[12]樊胜华,吴林生,曹彬彬,张春龙,王子迎.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J].园艺与种苗,2012,(7):75-77.

[13]沙 玲,邵 智,胡兆平.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9):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