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中勉县武侯祠

时间:2024-05-25

陕西汉中一带,古时是秦、蜀间重要通道,是汉中盆地的军事要隘,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汉江从勉县穿过,位于城南的定军山依偎着汉江,与城北的天荡山遥遥相对。这里曾是三国时期的战场。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占据汉中后,欲长期与蜀对峙,派夏侯渊、张郃驻重兵,运粮囤积于天荡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攻汉中,在阳平关与曹军对峙,诸葛亮遣赵云、黄忠攻打天荡山,打败守将张郃后在此安营扎寨。在随后的战斗中,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占领定军山。刘备夺得天荡、定军、汉水两岸后,在天荡山屯兵,为攻取汉中做积极准备。勉县境内的定军山、天荡山及附近的阳平关等地有许多三国遗迹,包括武侯墓、侯墓祠、马超墓祠等等。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在南阳郡,因刘备三顾茅庐而成为其主要谋士,任丞相。刘备据其谋略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励精图治,助刘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后被封为武乡侯,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时病死于军中,葬在定军山脚。武侯墓,即诸葛亮墓,墓园四周围有垣墙,面积约45 000 m2,墓冢为覆斗形,高约6 m,墓后有古桂两株,繁茂高大,浓荫如盖,称“护墓双桂”,园内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墓前立有小亭,曰“墓亭”,内竖石碑,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

勉县武侯祠与武侯墓隔着汉江遥相对峙,位于距离勉县城西4 km的武侯镇上,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又称诸葛庙。蜀汉景耀五年(263年),蜀汉怀帝刘禅下诏修建勉县武侯祠,这是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全国许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如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宝鸡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等,都没有勉县武侯祠历史悠久。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朝,当地守臣对勉县武侯祠均有修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多次对勉县武侯祠进行局部维修。1956年陕西省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勉县武侯祠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53 000 m2,四周均有红墙围护。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的风格特点,呈南北向布局,所不同的是,山门入口在北面。武侯祠中轴线上从北至南依次为山门、乐楼、牌坊、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寝宫、观江楼等,亭台楼阁遍布,加上东西配殿及院落庭园等共有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是一座具有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

进入山门,面对的是乐楼背面的照壁,与两旁的建筑围成一个呈横条状的院落空间。从乐楼两侧的旁门进入便是祭祀礼仪的开敞广场,乐楼为一舞台形式的建筑,三开间,明间较宽,歇山灰瓦屋顶,舞台上两边置有乐鼓。正对着乐楼是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牌坊,高10 m,中宽6 m,东西两侧各宽3 m,斗栱上为庑殿式灰瓦屋顶,八角起翘,其北面坊额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南面坊额写有“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牌坊前立有旗杆石,广场两侧靠南处开东西辕门,辕门之后沿南北向建有多重庭院,使空间不断向内扩展延伸。

琴楼高两层,楼房立于城门之上,三间歇山顶,二楼上悬挂“高山流水”匾额,四周有木制栏杆围绕。琴楼仿城楼做法,意寓诸葛亮大开城门,在上撫琴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琴楼两旁是六角形的钟楼和鼓楼。琴楼之后的戟门,三开间硬山屋顶,过去是历代官员祭拜诸葛亮时暂存兵器和整理衣冠的地方。过戟门便来到拜亭,拜亭也是三开间的硬山屋顶,中有供桌和香炉,两侧内墙旁置有大小不一的碑石,拜亭屋顶梁架雕梁画栋,装饰华丽。拜亭两侧为庑房,内置文臣武将雕塑。

拜亭后即大殿,大殿是整座祠庙建筑的核心,五开间歇山屋顶,上覆灰色板瓦及淡蓝色琉璃筒瓦。正面檐下明间开四扇屏门,次间与稍间开双扇屏门;背面檐下明间开四扇屏门,其余为青砖砌筑的墙体,上开有四个圆洞窗。大殿正中神龛上为诸葛亮塑像,手持羽扇,琴童书童侍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两侧塑有关兴、张苞护卫像。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之“忠贯云霄”四字,为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皇帝所书,由钦差工部侍郎代表皇帝前来悬挂。大门两侧的对联“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道出了诸葛亮临终之旷古遗憾。

大殿后的寝宫即崇圣祠,室内供奉诸葛祖宗神位。建筑为五间硬山顶,中央三间置有檐廊,形成凹廊状。从乐楼到崇圣祠,形成五进三院落。最后是观江楼,位于南面端部围墙之外,墙上开有门洞可通向观江楼,楼高二层,三开间歇山顶,四面通透开窗,观景视野极佳,过去可眺望汉江航行的风帆。观江楼之东,有一凉亭曰“琴台”,相传诸葛亮北伐与魏交战时期,闲暇之余在此弹过琴,后人建亭以纪念诸葛亮。

勉县武侯祠因其历史悠久,历代名人留下之墨迹甚多,祠内碑石林立。其中有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李调元,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乾隆皇帝御前侍卫工部尚书松筠、同治年间大臣黎庶昌,以及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国民党元老于佑任等的赋诗题字。现保留汉代以来的碑石有91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在众多的文物之中,唐代贞元十一年(795年)由沈迥的《蜀丞相诸葛忠武侯新庙碑铭并序》碑、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皇帝颙琰御书的《忠贯云霄》,还有晋代石琴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除此之外,武侯祠内古树名木甚多,遍布各处,有汉柏、汉桂、旱莲、银杏等30余株,尤以古柏及旱莲最为珍贵,其中汉柏18株,测定树龄均在1 700年以上,而旱莲为世界稀有花木,树龄达400余年,现被定为汉中市市花。

作者简介:

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刊园林(古建园林)赏析专栏特约撰稿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