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稻植株矮化原因分析及综合控防对策

时间:2024-05-25

雷庆宾,周检军,杨勇军

(1.邵东县火厂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湖南 邵东422818;2.邵东县农业局,湖南 邵东422800)

水稻植株矮化原因分析及综合控防对策

雷庆宾1,周检军2,杨勇军2

(1.邵东县火厂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湖南 邵东422818;2.邵东县农业局,湖南 邵东422800)

对引起水稻植株矮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植株矮化可分为生理失调型和病虫为害型;气候不适、缺素、病虫为害、管理不当、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以及植株体内养分运输功能受阻,是水稻矮化的主要原因;可通过科学管水、合理施肥;避免出现缺素症状;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有效地预防水稻矮化,从而避免损失。

水稻;矮化;症状;原因;综合控防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矮化现象,一般是外界条件不利或病虫为害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造成的。近年来,水稻植株矮化现象日益加重,平均减产10%~20%,严重的甚至绝收。2007年,邵东县中、晚稻因感染水稻霜霉病,水稻植株大面积矮化枯死,严重田块的病丛率达45%以上;2009年,全县中、晚稻因感染缺钾型胡麻斑病而出现大面积矮化僵苗,发病田病丛率为20%~30%,严重发病田病丛率达100%;2010年,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全县中、晚稻出现大面积水稻植株矮化而不能抽穗的现象,感病面积达2.275 hm2,占全县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7.79%,尤以中稻发病最为严重,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6%,接近失收的面积达15 hm2。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水稻矮化已成为影响邵东县水稻高产的主要原因。

1 水稻植株矮化的主要类型

1.1 生理失调型

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如缺素、低温等),使水稻植株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或失调而出现的矮化现象。主要由缺素或气候或调节剂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矮化植株体内无有害生物或侵染原,无扩散和传染力。

1.2 病虫为害型

水稻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害虫为害或病原物侵染而造成的矮化现象。矮化植株体内可以发现害虫或病原物,这一类型的矮化现象具有扩散性或传播性。

2 不同类型矮化原因及主要表现症状

2.1 致病型矮化

2.1.1 水稻霜霉病 又名黄化萎缩病,由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Scleophthoramacrospore)真菌引起。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品种间差异不明显。通常于秧田期就开始表现症状,分蘖盛期表现明显。感病后,植株萎缩,叶片淡绿并呈斑纹花叶状,斑点黄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排列不规则;拔节后病株萎缩更明显,株高不足健康植株的1/2,叶片短而窄,病株心叶呈黄色卷曲,所有分蘖全部受害,呈系统性侵染;田间病株分布不均匀,发病早的植株提前枯死[1]。

2.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由SRBSDV病毒引起,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新种。研究证明,该病毒由白背飞虱带毒进行远距离传播。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深泥田、冷浸田和缺素僵苗田易发病且症状明显。水稻6叶前最容易感病,发病植株心叶短小、抽穗缓慢,叶片颜色偏深绿,叶脉上有不规则腊白色瘤状突起,部分穗头难以结实,茎秆下部节间及节上部位有腊白或黑褐色的条状突起,病株的根系不发达,须根短少,严重时根呈黄色[2]。此病在邵东县表现的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化,叶尖扭曲,发病植株至收割时仍不枯死;地上茎节出现高位分蘖,地下茎节出现倒生根(气生根);初期稻茎节间出现腊白色,后期出现黑褐色条状突起(泪痕)。

2.1.3 害虫为害 水稻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在叶鞘内取食危害造成枯鞘团,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幼虫取食叶片影响光合作用,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取食心叶等,也会导致水稻植株出现成团或成片的相对矮化现象。

2.1.4 其他病菌侵染 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胡麻叶斑病菌(Bipolarisoryzae)等感染,也可引起水稻植株矮化。

2.2 缺素型矮化

2.2.1 缺氮 一般先从叶尖开始表现症状,逐渐由基叶延及至心叶,先是叶片均匀黄化,最后全株叶色褪淡变为黄绿色,下部老叶枯黄,根系发育慢,黄根多。

2.2.2 缺磷 秧苗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很少分蘖;叶片细瘦且直立,有时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根短而细,新根很少。

2.2.3 缺钾 植株矮小,叶面出现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严重时只有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

2.2.4 缺锌 下部叶片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并产生红褐色斑点或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植株明显矮化丛生,根系呈褐色[3]。

2.3 外部刺激型矮化

2.3.1 低温 早稻苗期遇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最低气温低于16℃或一次降温幅度大于15℃,并伴有大风和降雨过程的寒潮天气,就可能使水稻植株生长缓慢,出现失水枯尖、黄叶或叶片卷筒、暗绿等症状。

2.3.2 中毒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绿肥翻耕过迟时,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甲烷等,可使水稻不发根或出现黑根,并影响茎叶生长;烂泥田、冷浸田因长期积水,土壤通透性差,其还原物质也会增加,进而导致水稻根系呈深褐色而无弹性,稻株生长停滞[4]。

2.3.3 药害 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2,4-D等)使用浓度过大,也可使水稻植株出现药害而影响生长发育。

3 水稻植株矮化的危害性

(1)水稻根系受害,其吸收能力就会下降。低温僵苗、土壤缺素等,使植株根系生长受阻,白根少,植株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稻株生长发育不良。(2)稻叶上形成斑点,其光合作用能力就会下降。植株缺磷、缺钾,稻纵卷叶螟、稻秆潜蝇取食或植株受病菌侵染后,叶片上出现斑点、白叶甚至枯死等症状,使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有机物质合成量减少,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3)破坏运输系统。二化螟钻蛀稻茎或病毒在植株体内繁殖堵塞维管束,均可影响植株体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运输,使水稻生长受阻。

4 水稻植株矮化的综合防治

4.1 干湿管水,科学施肥

水稻移栽后,坚持干湿交替的灌溉模式,保持田间浅层水,烂泥田、冷浸田则提前开好排水沟,以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有机肥用量大时,前期应适当增施氮肥,防止有机肥在腐烂过程中的“生态夺氮”或撒施少量石灰促进腐烂;氮、磷、钾搭配施用,防止氮肥施用过量过迟,早稻苗期温度偏低要增施磷肥,杂交稻尤其要重视增施钾肥。

4.2 避免出现缺素症状

4.2.1 防止缺氮 除基肥外,应在水稻插后10 d左右追施氮肥;出现缺氮症状时,再及时补施速效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宜少量多次,以叶面追施为主。

4.2.2 防止缺磷 防止水稻缺磷,重在施基肥。一般稻田在翻耕时撒施过磷酸钙30 kg/667m2,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增强植株代谢能力。

4.2.3 防止缺钾 出现缺钾症状时,及时排水晒田7~10 d,复水时追硫酸钾10 kg/667m2,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吸肥能力,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4.2.4 防止缺锌 早稻秧苗揭膜后,叶面喷施硫酸锌2 kg/667m2;移栽大田7 d后或与追肥时混施硫酸锌2 kg/667m2;始穗期、齐穗期,用硫酸锌100 g/m2对水50 kg叶面喷施,可促进抽穗整齐,加速养分运转,有利灌浆结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3 及时防治病虫害

4.3.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培育无病秧苗;防虫网覆盖育秧;及时拔除病株;用10%吡虫啉(拌种剂与种子的比例为15︰1)进行药剂拌种;秧苗现青后用50%吡蚜酮WG(15~20 g/667m2)对水15~20 kg喷雾,隔7~10 d防治白背飞虱一次,实施“治虱防矮”[5]。邵东县近年来推广“避虱防病(一季稻4月上、中旬播种,使秧苗期避开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期)、治虱防矮(及时防治白背飞虱,减少传毒机率)、健身栽培(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减少冷浸田,防止僵苗)”等措施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取得了较好成效,2014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相比上一年减少了50%以上。

4.3.2 水稻霜霉病 秧苗返青后,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减少病源;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WP 800~1 000倍液或90%霜疫净WP 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 1 000倍液防治[6]。

4.3.3 其他病虫防治 苗期病虫害最容易能引起水稻矮化。邵东县一代二化螟一般在5月中下旬(幼虫三龄前)施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0~12 ML/667m2)对水15~20 kg喷雾;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根据迁入时间确定防治时间,在幼虫三龄前用20%甲维·茚虫威SC(10~12ML/667m2)对水20~25 kg喷雾;稻秆潜蝇在中、晚稻苗期发生较重,一般可以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兼治;苗期稻瘟病(苗瘟)出现发病中心时用40%稻瘟灵EC(50~100ML/667m2)对水20~25 kg,对发病田、发病田周围的田、易感品种田、常年发病田及山冲湿度大的田等类型田进行喷雾防治和预防,兼治胡麻叶斑病等。

[1]隆旺夫.水稻霜霉病与功疫病的识别和防治技术[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4);34-35.

[2]张译颖,李 魏,戴良英.水稻黑条矮缩病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8):23-26.

[3] 赵会亮. 水稻缺素症及防治方法[EB/OL]. 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 ArticleID=230813. 2013-01-24.

[4] 王跃平. 水稻僵苗的原因与对策[EB/OL]. http∶//www.nxagri.gov.cn/nxxnyxxw/nykj/trfl/content_58831.html. 2009-04-27.

[5]纪翠红.永安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4,(9):33-34.

[6] 刘洪春. 水稻霜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EB/OL]. http∶//www.gzjcdj.gov.cn/wcqx/detailnew.jsp id=3262502. 2012-04-08.

(责任编辑:成 平)

S435.111

A

1006-060X(2015)04-0046-02

10.16498/j.cnki.hnnykx.2015.04.017

2015-03-20

雷庆宾(1958-),男,湖南邵东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植检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