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章竹青,郭卫星,彭梦霜,王志宇,陈耆验
(长沙市气象局,湖南 长沙410205)
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因素很多,不同品种及群体对产量构成的要求不同。除了品种和栽培措施以外,生态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热量与光照是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生育期主要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其次受温度高低的影响。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据观测,2014年由于大田生长期的日照时间不足,所以早稻生育期比往年推迟了3 d;加上成熟期遭遇大暴雨,早稻无法收割,进而耽误了农田整理时间,导致晚稻秧苗期过长,使得秧苗不再适宜插秧机耕种,因此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就2014年长沙地区温度、光照和降水等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2014年,长沙早稻生育期间在3月中旬至7月中旬,气温条件总体呈现前好后差的态势,前期有利于早稻秧苗生长发育,而后期阴雨天气居多,不利于早稻成熟及产量的形成。(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出现在3月10日,比历年平均出现日期(3月23日)偏早13 d,除3月19~20日出现了一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望城靖港出现5 m in 左右的冰雹外,其他时段均为晴雨相间的天气,无倒春寒、强寒潮、气象灾害等。(2)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不足,农业气象条件变幅较大;上半月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明显偏高,日照正常;下半月多阴雨天气,其中4月19~21、23~26日出现阶段性的阴雨天气,宁乡县四月下旬出现倒春寒。(3)5月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强降水过程较多,分别出现在5月8~10日、16~17日、24~25日,其中5月24~25日暴雨过程导致部分低洼地区的水稻遭受淹涝灾害,对早稻生长有一定影响。(4)6月气温正常,日照偏少,雨日偏多,达16 d,但降水量偏少,其中强降水过程有6月1日、4~5日、19~20日。(5)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日照明显偏少,降水偏多;7月1~3日受高空浅槽影响有雷阵雨,部分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7月4~5日受高空低槽及低层切变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出现短时强降水;7月12~17日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影响,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其中7月12日、15日有暴雨,局地大暴雨,伴有雷暴、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7月18~19日受台风外围影响,多云有小到中等阵雨,局地大到暴雨;7月23~24日受台风外围偏东北气流影响,多云间阴天有阵雨;7月25~27日受低槽和低层切变影响有中雨,局地大到暴雨。
从表1 中可以看出,2014年早稻生育期内,长沙地区气温比历年略偏高,≥10℃的积温为2 559.5 ℃,比历年高161.5℃;累积降水量为679.4 mm,比历年少30.9 mm;降水日数为57 d,比常年多10 d;日照时数为465.0 h,比历年少16.9 h。由于苗期至移栽期光照较充足,在整体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2014年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光照比历年少47.3 h,特别是成熟期出现了两次强降水天气,雨天多,光照明显不足,导致早稻成熟期推迟3 d,双抢季节比历年推迟7~10 d。
表1 早稻各发育阶段气象要素与历年比较统计
2.1.1 苗期 2014年双季早稻播种期天气偏好,3月气温回升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开始日期出现在3月10日,比历年平均3月23日偏早13 d;育秧期间,气温偏高,大于10℃积温为292.9℃,比历年多83.1℃;日照时数为56.4 h,比历年多13.4 h。光热条件较适宜,属暖春年份,没有发生烂秧现象,秧苗长势较好。早稻在3月23日播种,3月26日出苗,平均气温17.3℃,比历年同期高6.4℃,4月7日出现三叶,经历日数为12 d,平均气温18.7℃,比历年同期高4.8℃,移栽期为4月19日,平均气温20.3℃,比历年同期高3.6℃。
2.1.2 移栽-返青和分蘖期 4月19日移栽,4月22
日返青,经历日数3 d,平均气温16.5℃,日照时数2.7 h;5月3日分蘖,经历日数11 d,平均气温19.1℃,日照时数52.5 h,比历年同期多12 h。但4月18~26日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使得水稻秧苗返青速度减缓。移栽至分蘖期,大于10℃积温为503.7℃,比历年同期多36.3℃;日照时数为118.8 h,比历年同期多27.8 h;均有利于早稻的分蘖、发蔸。
2.1.3 拔节-抽穗期 早稻在5月21日拔节,经历日数18 d,平均气温21.2℃。6月6日孕穗,经历日数16 d,平均气温25.6℃,降水量156.6 mm,比历年同期多42.8 mm,雨日10 d,比历年多3 d,日照时数63.8 h,比历年同期少11.0 h,如此天气对幼穗分化十分不利。6月17日抽穗,经历日数11 d,平均气温26.8℃,降水量14.2 mm,比历年同期偏少85.9 mm,雨日3 d,比历年同期少3 d,日照时数53.2 h,与历年同期近似,有利于抽穗扬花。拔节至抽穗期,大于10℃积温为1 085.0℃,比历年同期多44.2℃,日照时数为179.4 h,比历年同期少25.9 h,雨日为22 d,比历年同期多4 d。这样的气象条件对拔节、孕穗有些不利影响,但对抽穗和扬花授粉有利。日照不足,不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稻株茎秆长势弱,发育进度较常年偏迟。6月19~21日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农田受淹、农作物受灾,“大雨洗花”使水稻空壳率达28.5%,严重影响产量。2.1.4 抽穗至成熟期 该时期降水多,光照少,乳熟期出现在6月25日,经历日数8 d,平均气温25.7℃;降水量104.7 mm,比历年同期多43.5 mm;雨日6 d,比历年同期多4 d;日照时数16.5 h,比历年同期少17.5 h。成熟期为7月12日,经历日数17 d,平均气温29.8℃;降水量110.2 mm,比历年同期多20.1 mm;雨日10 d,比历年同期多5 d;日照时数93.9 h,比历年偏少14.9 h。
由图1 可知,在早稻灌浆成熟期间,7月1~5、12~16、18~19日还出现了阶段性的降水天气过程。其中,7月5日为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7月12~14日持续中到大雨天气;成熟时7月15日为一次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大于10℃积温为677.9℃,与历年同期持平;日照时数为110.4 h,比历年同期少32.4 h;雨日为16 d,比历年同期多9 d。由于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日照时数明显偏少,降水偏多,对早稻籽粒灌浆成熟极为不利,使早稻生育期推迟3 d 左右。而成熟时遭遇暴雨袭击无法进行收割,出现倒伏而影响产量,致使双抢季节推迟7~10 d。
水稻倒伏是指直立生长的作物因风雹、暴雨等自然因素或外力影响发生成片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1]。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严重倒伏时,产量明显降低,有时甚至可能造成绝收。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拔节后、农作物生育的中后期。通常,大风暴雨天气将加大水稻倒伏风险,并加重倒伏程度,光照强度对倒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光照通过控制维管组织横向和纵向发展的平衡而影响节间伸长,低光强可促进节间伸长,降低了茎壁厚度,弱化细胞壁的发生以及木质化程度,增加倒伏风险。此外,稻田淹水、通气不良、营养释放缓慢、各种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含量的增加,均不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的支撑能力减弱,也增加了倒伏的几率[2]。
图1 2014年长沙地区7月降水量分布
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早稻播种期,多为晴雨相间天气,光照、热量条件适宜,无倒春寒,适宜于早稻播种以及秧苗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培育壮秧;五月无低温天气,热量条件有利于早稻幼穗分化,但日照时数不足,早稻分蘖数偏少,作物长势较弱,发育进度较常年偏迟;早稻成熟期遭受暴雨袭击,降雨日数多,日照时数严重偏少,早稻出现倒伏,使早稻成熟推迟3 d,双抢季节推迟7~10 d。
研究表明,水稻栽培密度过高,会加剧群体内个体对水、肥、光、气的竞争,致使个体发育不良,茎秆纤细,茎部节间增长,茎秆抗折能力下降,易发生倒伏;而合理稀植可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采用宽行窄株种植方式,扩大移栽行距,并减少基本苗数,有利于改善中后期群体间通风透光性,使茎秆组织老健,从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3]。还有研究显示,氮肥使用过量会导致植株疯长,使得茎秆纤细、韧性小,茎壁薄,从而降低水稻植株对大风暴雨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合理稀植,科学施肥,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健壮茎秆,可增强水稻植株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此外,还可通过药剂处理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例如:为了控制水稻植株高度,当采用移栽方式种植时,可在秧苗期、断奶期分别喷施多效唑1.5~3.0 kg/hm2;当采用直播方式种植时,可于2 叶一心前喷施多效唑1.5~3.0 kg/hm2。对于高秆品种,可于拔节初期喷施多效唑1.5 kg/hm2。另外,多次喷施50、80 mg/L 浓度的SiO2溶胶制剂,可缩短水稻茎秆的节间长度,提高节间充实度和植株下部的硅含量,增强抗倒伏能力。
[1]胡继松,彭伟正,庞柏泉,等.水稻抗倒伏性及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13):41-44.
[2]彭日民,陈 勇,金晨钟,等.株两优15在娄底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9,(4):15-16.
[3]史占忠,王晓明.水稻倒伏原因及防御技术措施[J].北方水稻,2014,44(4):56-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