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唐冰璇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09)
农业产业化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需求不断提高而产生,他是一种通过对当地主导农产品实行统一布局和管理,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基本经营方式[1]。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着力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株洲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做到了“三个突出”,即:突出培育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突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突出增强服务“三农”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为湖南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截止2012年底,株洲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面积有31.3 万hm2,安排农村劳动力6.3 万人,完成总产值约150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145 亿元,完成增加值49.9 亿元,实现利润达6 亿元,上交税金近3 亿元。
截止2012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 730 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 家,全市1 000~5 000 万元企业65 家,5 000 万元~1 亿元企业16 家;1 亿~10 亿元企业8 家;10 亿~50 亿元企业2 家,形成了以畜禽、粮油、竹木、中药材、棉麻、茶叶等产业链为主的产销一体化链条,打造了唐人神、福来喜、湘洲、龙华、金湘米业、松本林化、千金药业、银太纺织、利达茶叶、神农生态等一批在各自行业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航母,越来越呈现出产业实力增强、贡献增大的强劲发展势头。
经调研,截止2012年底,株洲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18.5 亿元、利税6.6 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79%。全市有6 家企业即将改扩建。例如,唐人神企业将围绕1 000 万头生猪产业链建设能容纳3 万头原种猪的扩繁场、年产4 万头商品猪的示范基地;良强公司计划2015年初新建麻鸭粗加工生产线及蛋产品加工线,推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预期到2016年底拟建成500 万羽麻鸭养殖基地,饲料加工及麻鸭加工总产值预计达1.5 亿元;新盛农业开发公司拟在攸县新市投资2 700 万元,预计到2015年底建设成为攸县最大的油茶加工企业;湘泰粮油公司拟在攸县大同桥发展晚稻种植基地约6 700 hm2,新建精米生产线,可年加工精米3.6 万t,争创省级粮油加工企业。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技术指导和服务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调研结果来看,粮食种植和畜禽养殖企业与农户联接关系相对紧密。截止2012年底,株洲市优质稻米协会入会会员达到10 万户,通过“协议+农户”的订单模式,发展优质稻基地面积约2.4 万hm2,为全市粮农增收500 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 500~2 250元/hm2。万丰生态公司以“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为理念,2012年底共流转土地约340 hm2,生产粮食9 800 t 以上、油菜籽200 t 以上,直接带动农户超过2 000 户,农民实现增收近3 000 元/hm2。到2012年底,攸县华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水稻种植基地约100 hm2,带动442 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通过这种紧密合作方式,带动了当地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融资信贷服务平台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积极为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搭建银信合作桥梁,仅2012年,就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3.6 亿元,休闲农庄企业融资8 000 万元[2],较好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是科技服务平台正在建设。据调查,80%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有签约或意向签约合作协议,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是教育培训平台不断完善。通过“蓝色证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仅2012年全市共组织了840 人参加培训,超过50 名技术人员开展了学历教育,并有80 位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老板参加了经营管理类培训,从技术、管理等层面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是宣传促销服务平台基本建立。组织了电视台、报社记者等对农头企业进行宣传报道,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建立休闲农业网站,及时搜集发布信息,初步形成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的体系。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开拓者,他联系着千家万户,具有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等重要功能。近年来,株洲市农头企业成长较快,加工规模从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但总的来说,首先,龙头企业数量还是偏少,且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同一种原料在株洲市往往只能加工出几种产品,而在国内发达地区却能生产几十甚至上百种产品。其次,龙头企业定位水平还较低,与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带动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仍有大量农户没有进入产业化体系。目前,株洲市龙头企业仅有唐人神和普兰特两家。第三,优势产业布局不够集中,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调查发现,能实现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数量仅占40%左右。第四,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例如唐人神年肉制品加工消耗的牲猪量仅占出栏猪的3%左右,同时很多农产品都带有季节性。
利益联结机制是企业与农户或农村合作社合作的核心所在。他们通过利益机制联结各个环节,产生1加1 大于2 的效益。目前,株洲市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相互激励、相互约束的机制不健全。一方面,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意识差,技术人才短缺,政府扶持生产机制不健全,导致各经营主体各自单一加工生产而不成规模。一些深加工企业还不能较好地扶持生产,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及时,在让利于农的方面也较欠缺,导致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在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意识不强,各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和利益的驱动下,把风险、损失转嫁给农户,导致很多时候农户不愿意将产品卖给企业,“订单失效”情况时有发生。即使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除粮食设定最低收购保护价以外,其他农产品均没有设定保护价。同时,很多“合同”或“协议”是口头约定,真正签订订单的还不到35%[3],有的即使签订订单,其违约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首先,近年来大部分企业增势强劲,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由于信贷政策偏紧,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政府扶持的资金力度不够,企业土地变性难,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经营模式,但有些地方却违背了“由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根本原则,过分强调行政推动与行政参与,人为硬性地“拉郎配”。据了解,几年前的107 国道产业结构调整、速生黑杨项目等,政府引导和推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部分企业、合作组织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统一地规划、指导和协调,首先规划就不合理,再加上缺乏技术支撑,最后导致出现“烂尾楼”工程。
第三,产业一体化经营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宣传促销平台等还不够完善,企业、技术、人才等信息服务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4]。
突出做强龙头企业,要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充分利用株洲、粮食、粮油、蔬菜、果茶、竹木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势,重点打造唐人神等种养业、特产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特色优势鲜明、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一是要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要支持现有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活力[5]。二是要开拓一批潜力企业。要突出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围绕株洲的主导产业进行生产、加工并强化服务管理。三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企业的发展要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要根据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培训,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让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要狠抓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品。没有市场不能发展,有市场没有规模不能形成气候。产业化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土资源,打破行业、地域等限制,培育开发优势产品,形成当地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一个优势产业带,集中连片、区域种植、规模经营,从而产生规模效益[6]。
一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基于农业弱质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6],农产品基地建设、组建龙头企业、农产品技术开发及市场开拓,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因此,政府必须把宏观引导与市场经济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中的作用,出台服务“三农”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信贷等人、财、物各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贷、集体、企业、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农业投入机制[7]。
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彻底打破行业分割、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的局面,要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协调好产业化链条中各个环节的经济利益关系,切实保障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特别是利益应向农民倾斜。同时,实行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确保各类人员都有利益收入,同时,完善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消除专业化联合和跨地区发展的各种障碍。
三是创建合同约束机制。公司、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需借助契约或合同加以确定,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四是创建风险共担机制。基于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的特点,政府应制定一些交易规则,开办农产品风险基金、价格调剂基金,增强农民对风险的抵御能力[8]。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积极开展“服务下乡”活动,根据各村、镇、县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挑选各方面的专家编写资料,并进行实地指导培训;同时,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产业化所必须的服务资源,如金融、物流、营销、科研等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出现市场失灵等问题,因此需加强信息资源重要性的宣传,完善送教下乡、乡镇自训等多种培训渠道,并将好的技术传授给农户,实现城与乡、区域产品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二是各地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农机服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物流和产品服务平台、种子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平台等建设[9],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与大市场进行对接,使农民利益与合作组织利益联结起来。金融部门应逐年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重点项目在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额度;同时,从优种引进、病虫害防治、产供销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10];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淡化“官位”思想,转换职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和协调沟通,不断完善政企、银企、科企、超企等对接机制,加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1]朱有志,李友志.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王 东.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10):92-94.
[3]陈志新,易 纯,宗锦涛.湖南农业企业化经营与发展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7,(5):12-14.
[4]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史书强,袁立新,张 鹏,等.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12):65-68.
[6]张世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以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实践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2,(2):79-83.
[7]李喜梅.以市场化为目标实施中国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10,(2):48-50.
[8]贺 培.农村支付体系建设问题刍探[J].农村金融研究,2012,(7):44-45.
[9]杜 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0,(1):16-17.
[10]张 敏,卢向虎,秦 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4):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